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京杭大運河自行車挑戰賽順利收官 全民參與助推健康中國

人民網北京10月23日電(楊磊) 近日,環廣西自行車賽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與此同時,連續舉辦了兩屆的“京杭大運河自行車超級挑戰賽”也順利收官。

“2017怡寶·京杭大運河自行車超級挑戰賽”10月3日自北京通州出發,10月7日抵達終點——杭州塘棲古鎮,共設5個連續比賽日。 今年,賽事總獎金70萬元,賽段平均長度超過300公里,最遠賽段德州到徐州,實際騎行距離長達455公里。 還在超過400公里的賽段設立了強制補給點。 該賽事一登場就備受世人矚目,影響廣泛。 以弘揚京杭運河文化和騎行文化為願景的“京杭大運河自行車自行車超級挑戰賽”,通過全民參與,積極助推全民健身戰略發展。

本屆比賽全程約1624公里,在線路指引方面,組委會提供了電子即時路書、路標、人工指引等服務。 以上這些特徵,都決定了京杭大運河自行車超級挑戰賽是“極限級”賽事,本屆“京杭大運河自行車超級挑戰賽”參賽選手,是提前被挑選的,選拔標準也很獨特,沒有職業,專業,業餘之分,只要能能力和資質證明,就有資格入圍。

參加的車手基本可分為三類:鄒鎔禧、楊靜、尚思愷、曹波、伍文國等退役或者依然服役中的選手,曾代表國家隊、省市隊、俱樂部隊打過諸多國際比賽,他們是職業車手代表。 而孔文生、魏奎、胡志超、張含、吳雲飛等,這些年幾乎壟斷了國內業餘自行車賽事的榮譽,是業餘車手中的佼佼者。

而張樹橋、王香正、毛琦、林曦、張豪等,則多揚名於各種以堅、長、苦、虐為特徵的賽事, 是活躍在祖國各地各種騎行活動和賽事中的“勇士”。

京杭大多數賽道都比較平坦,比較適合與長距離、平路型衝刺能力強的車手。 但當比賽距離超過300公里後,個人平騎能力、車隊整體能力和把握路況能力,外加一點運氣,最終決定了成績的高低。 因此如何利用紅綠燈、交叉路口、坡路、領先車隊、修路情況和分時出發等進行有效攻防,也值得總結和分析,這也是中國自有的運河賽事的特點和亮點。

對於那些通過嚴格選拔進入正式比賽的車隊來說,無愧挑戰,認真完賽,這才是參加京杭大運河自行車超級挑戰賽的第一要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