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千里“追兵”到東北,張張機票見證執著與無悔

軍嫂網10月23日訊 (李培林 馮利董 賈海艦)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有一個叫四方坨子鹽鹼地, 它名不見經傳, 卻被當地老百姓稱為“禁地”, 皆因關押著幾千名重刑犯人。 這裡人跡罕至, 遍地蒿草叢生, 林立的高牆、密集的電網, 公安武警層層布控把守, 令人望而卻步。 然而, 作為中國航空的一名管理人員, 鄭浩卻千里迢迢地從北京辭職, 直飛科爾沁草原, 而且還托運來了17箱家當。

鄭浩未滿30歲, 身為女性的她卻剪了一頭短髮, 幹練中透著精明, 加上性格直率, 在哪兒都能聽到她爽朗的笑聲。 就這樣一個潛力無限的時尚美眉,

不在首都北京的中航當“金領”, 卻跑到“連老鼠都含著眼淚逃離”的四方坨子, 究竟是啥讓她如此癡迷?用鄭浩的話說:“我要找他。 ”

鄭浩千里迢迢乘機“追”的這個他, 名叫宋博, 武警白城市支隊四中隊指導員, 曾是鄭浩的半個高中同班同學。 說起宋博, 他不僅是個說學逗唱的“藝術範”, 而且身上還散發著“彎弓射雕”的陽剛之氣。 他們的感情故事既有詩和遠方, 也有回眸一笑百媚生, 拿東北話來說“夠唱一台戲的”。

情竇初開巧相遇 就像花兒開心裡

鄭浩和宋博都是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人。 高中時, 兩個人曾短暫地在班裡待了一個月, 後來因分班才有了距離。 但情竇初開的宋博見到鄭浩第一眼, 便擦出愛的火花, 由此喜歡上了鄭浩。 那時鄭浩心思全用在學習上, 對宋博頻頻投來的“秋波”, 毫不知情。 而宋博也因為學習壓力大, 把鄭浩深藏於心底, 全力以赴迎戰備考。

之後, 鄭浩考取了華北航太工業學院, 落榜的宋博當兵來到吉林省白城市四方坨子, 杳無音訊的鄭浩也被宋博封存進夢中,

不再提起。 按說“你走你的路, 我淌我的河”的兩個人, 此生應再無感情交集。 然而, 愛情不僅充滿魔力, 有時候因茫茫人海的一次擦肩而過, 竟能續接最初的懵懂心緒。

宋博身上有一股強勁, 工作、訓練、學習不甘落於人後, 無論是訓練場上的翻飛跳躍, 還是執勤一線頂風冒雨, 他都出色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 佳績不斷。 當兵四年後, 宋博回家探親, 偶然間聽到了鄭浩的消息, 知道她在北京工作, 發展得特別好。 於是, 早已熄滅的愛情火花在宋博心中再次燃起, 他二話沒說要來了鄭浩的聯繫方式, 以軍人特有的勇氣向感情高地發起進攻。

當宋博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把電話打給鄭浩時, 鄭浩卻驚愕認定這個電話是騙子打來的,

好在宋博報出班主任、班長等同學的名字, 鄭浩才勉強承認宋博是她的同學。 鄭浩過後回憶說, 當時她腦子轉了上百圈, 也沒想起來上高中時有這麼一個叫宋博的同學。

一來二去的溝通, 鄭浩從宋博身上看到了軍人的真摯與灑脫, 也感受到了宋博巨大的人格魅力。 但這個“愛”字宋博始終難以說出口, 畢竟自己只是一個高中畢業的“大頭兵”, 而從鄭浩嘴裡吐露出來的, 除了流利的英文就是專業術語, 他和她根本不在一個起跑線上, 差距成為橫亙在他倆之間的高山。 “很不般配”, 一想到這, 宋博就氣餒搖頭。

宋博把愛又一次深藏心底, 全部精力都用在刻苦訓練上, 他惡補文化知識、苦練軍事技能, 不懂不會就向鄭浩請教,

每個月一百多元的津貼, 大部分變成了電話充值卡。 在愛情的推動下, 宋博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軍校。

按說, 擺在宋博面前的是一條陽光大道, 肩上扛“星”的他應該有底氣向鄭浩表白, 可這“臨門一腳”, 他又選擇了退縮, 要不是由鄭浩捅破隔在他們之間的感情窗戶紙, 宋博可能至今還在愛情的小路上苦苦尋覓。

原來, 宋博的父親患有塵肺病, 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 家裡全靠母親一人支撐, 經濟比較拮据。 鄭浩讀懂了宋博的心事, 她堅定地向前走了一步, 排除壓力選擇和宋博在一起。

愛的力量叫勇氣 你難開口我追你

選擇和宋博戀愛,鄭浩首先戰勝了自己。

選擇和宋博結婚,最先站出來反對的是鄭浩的父母。

憑什麼已經在北京工作、月入上萬的女兒要到東北找個窮小子嫁了?父母向鄭浩鋪展了一副異常美好的畫卷:找北京對象,在北京安家,離河北還近,回娘家方便,以後有了小孩,在北京上學,工作穩定,衣食無憂,多好。見鄭浩鐵了心跟宋博仗劍天涯,父親指著中國地圖對她說:“找白城市都費勁,更別說找四方坨子了,聽都沒聽說過,趁早死了這條心。”

鄭浩試圖做通父母的工作,就把宋博的優點和對自己的好一一列舉出來。一位親戚聽後,很不屑地說:“想找軍人還不容易,在北京又不是找不著,這事包在我身上。”

親情的壓力接踵而來,鄭浩引發了家裡一次又一次“地震”。無論親友怎樣苦口婆心,鄭浩答覆的就一句話:“我就要嫁給他”!“談話”逐步升級,在重重壓力之下,鄭浩毅然決然地和宋博領取了結婚證。

鄭家人覺得自己的女兒許了個“三無”女婿:無房、無車、無存款。鄭浩卻深信自己嫁了個“三有”丈夫:有志氣、有感情、有能力。

婚後,因為工作原因,他倆只能兩地分居。為了能相聚,鄭浩輾轉搭乘飛機、火車和客車,往返于北京和白城之間,通常是週五出發,在東北過完週末,周日趕回北京。兩地飛來飛去的日子裡,張張機票、車票印證了鄭浩與宋博這對伉儷,追求幸福的軍戀艱辛與執著。

宋博曾問過鄭浩:“我們戀愛的5年裡,我沒給過你承諾、沒給你買過禮物、沒送過你時髦的衣服、沒同你結伴旅遊過,別的女孩子能得到的我都沒給你,你為啥還選擇我?”鄭浩總是笑笑不予回答。

2015年,宋博的父親塵肺病復發,住進了北京的醫院,他當時在外培訓趕不過去。鄭浩每天下班後,先熬雞湯、燉骨頭,再坐2個小時的地鐵送到醫院,照顧公公,安慰婆婆,每天返回家時已是深夜。但她從不向宋博訴苦,總是告訴他:“這裡有我呢,你就安心培訓吧”,一個月後,老人出院了,鄭浩卻瘦了5斤。

讓一步是真誠的心,退一步是真摯的情

結婚4年,兩地分居4年,兩個人一直沒要孩子。

一想到妻子南來北往的奔波,再看看自己無暇照顧的年邁雙親,宋博感到既對不起父母,又對不起妻子,思來想去,便萌生了轉業的想法。

鄭浩知道丈夫深愛軍營,要不是家庭原因,他哪會捨得脫下這身軍裝,天大的困難,她可以一個人扛著,但不能讓丈夫的人生留有遺憾。想到這,她毅然決定辭去北京的優越工作,選擇隨軍。

“啥?找個在大東北當兵的丈夫就夠嗆了,這還要去紮根落戶?”鄭浩的決定又一次遭到了家庭的“阻擊”。

在鄭浩看來,她工作在地方企業,放棄了在哪都可以重新找到工作,但丈夫一旦脫了軍裝,就無法再穿回來了。“愛,並不僅僅是一句山盟海誓的諾言,一次承擔或奉獻,還有對現實的妥協。為了他,我願意接受這個妥協。”鄭浩堅定地說。

“妥協”了的鄭浩也曾在某一個午夜時分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思念、惦記家鄉的父母,她覺得選擇了做軍嫂就少了一份孝心。但鄭浩也安慰自己,畢竟選擇的是軍人,他們遠離家鄉,承擔著保家衛國的重任,作為最可愛的人,他們在前面犧牲小我,總得有人給他們一個安穩的後方陣地。

面對執拗的鄭浩,父母又一次妥協了。就這樣,鄭浩帶著17箱個人物品,從北京搬到了離四方坨子還有一段距離的部隊機關所在地——白城。

而此時,一直忙於工作的宋博連房子都沒租好,總不能讓鄭浩把17箱東西擺到馬路上,把宋博一頓埋怨的戰友給他們騰出了一間房子,算是鄭浩的新家。

為了讓宋博安心工作,也讓宋博別有太多愧疚,搬到白城僅一周,鄭浩就開始找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燃氣公司做日常管理工作,月工資1800元。雖然鄭浩在北京工作7年,面對1800元的收入她心裡多少有點失落,但一想到近在咫尺的宋博,她的心又充滿了歡喜。

一個與空運打交道掙高薪的”金領“,如今變成了在菜市場為省5毛錢跟賣菜大媽砍價的路人甲,宋博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但鄭浩卻覺得這是她最快樂的時光。

經過努力,鄭浩通過競聘進入白城一家保險公司,從事財務工作。雖是半路改行,但她從頭學起,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短短一年時間就成為公司的財務經理,工資待遇逐步提高。財務工作敏感性、原則性強,鄭浩嚴格執行公司規章制度,認真遵守各項財經紀律,被公司領導和員工譽為“女管家”。

每當有人問起鄭浩在白城苦不苦?累不累?後不後悔?鄭浩笑而不答。千里追夫到東北,擔當在肩、癡情在胸、溫暖在心,哪曾有過後悔,此情此愛怎不會感天撼地。

一個與空運打交道掙高薪的”金領“,如今變成了在菜市場為省5毛錢跟賣菜大媽砍價的路人甲,宋博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但鄭浩卻覺得這是她最快樂的時光。

經過努力,鄭浩通過競聘進入白城一家保險公司,從事財務工作。雖是半路改行,但她從頭學起,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短短一年時間就成為公司的財務經理,工資待遇逐步提高。財務工作敏感性、原則性強,鄭浩嚴格執行公司規章制度,認真遵守各項財經紀律,被公司領導和員工譽為“女管家”。

每當有人問起鄭浩在白城苦不苦?累不累?後不後悔?鄭浩笑而不答。千里追夫到東北,擔當在肩、癡情在胸、溫暖在心,哪曾有過後悔,此情此愛怎不會感天撼地。

愛的力量叫勇氣 你難開口我追你

選擇和宋博戀愛,鄭浩首先戰勝了自己。

選擇和宋博結婚,最先站出來反對的是鄭浩的父母。

憑什麼已經在北京工作、月入上萬的女兒要到東北找個窮小子嫁了?父母向鄭浩鋪展了一副異常美好的畫卷:找北京對象,在北京安家,離河北還近,回娘家方便,以後有了小孩,在北京上學,工作穩定,衣食無憂,多好。見鄭浩鐵了心跟宋博仗劍天涯,父親指著中國地圖對她說:“找白城市都費勁,更別說找四方坨子了,聽都沒聽說過,趁早死了這條心。”

鄭浩試圖做通父母的工作,就把宋博的優點和對自己的好一一列舉出來。一位親戚聽後,很不屑地說:“想找軍人還不容易,在北京又不是找不著,這事包在我身上。”

親情的壓力接踵而來,鄭浩引發了家裡一次又一次“地震”。無論親友怎樣苦口婆心,鄭浩答覆的就一句話:“我就要嫁給他”!“談話”逐步升級,在重重壓力之下,鄭浩毅然決然地和宋博領取了結婚證。

鄭家人覺得自己的女兒許了個“三無”女婿:無房、無車、無存款。鄭浩卻深信自己嫁了個“三有”丈夫:有志氣、有感情、有能力。

婚後,因為工作原因,他倆只能兩地分居。為了能相聚,鄭浩輾轉搭乘飛機、火車和客車,往返于北京和白城之間,通常是週五出發,在東北過完週末,周日趕回北京。兩地飛來飛去的日子裡,張張機票、車票印證了鄭浩與宋博這對伉儷,追求幸福的軍戀艱辛與執著。

宋博曾問過鄭浩:“我們戀愛的5年裡,我沒給過你承諾、沒給你買過禮物、沒送過你時髦的衣服、沒同你結伴旅遊過,別的女孩子能得到的我都沒給你,你為啥還選擇我?”鄭浩總是笑笑不予回答。

2015年,宋博的父親塵肺病復發,住進了北京的醫院,他當時在外培訓趕不過去。鄭浩每天下班後,先熬雞湯、燉骨頭,再坐2個小時的地鐵送到醫院,照顧公公,安慰婆婆,每天返回家時已是深夜。但她從不向宋博訴苦,總是告訴他:“這裡有我呢,你就安心培訓吧”,一個月後,老人出院了,鄭浩卻瘦了5斤。

讓一步是真誠的心,退一步是真摯的情

結婚4年,兩地分居4年,兩個人一直沒要孩子。

一想到妻子南來北往的奔波,再看看自己無暇照顧的年邁雙親,宋博感到既對不起父母,又對不起妻子,思來想去,便萌生了轉業的想法。

鄭浩知道丈夫深愛軍營,要不是家庭原因,他哪會捨得脫下這身軍裝,天大的困難,她可以一個人扛著,但不能讓丈夫的人生留有遺憾。想到這,她毅然決定辭去北京的優越工作,選擇隨軍。

“啥?找個在大東北當兵的丈夫就夠嗆了,這還要去紮根落戶?”鄭浩的決定又一次遭到了家庭的“阻擊”。

在鄭浩看來,她工作在地方企業,放棄了在哪都可以重新找到工作,但丈夫一旦脫了軍裝,就無法再穿回來了。“愛,並不僅僅是一句山盟海誓的諾言,一次承擔或奉獻,還有對現實的妥協。為了他,我願意接受這個妥協。”鄭浩堅定地說。

“妥協”了的鄭浩也曾在某一個午夜時分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思念、惦記家鄉的父母,她覺得選擇了做軍嫂就少了一份孝心。但鄭浩也安慰自己,畢竟選擇的是軍人,他們遠離家鄉,承擔著保家衛國的重任,作為最可愛的人,他們在前面犧牲小我,總得有人給他們一個安穩的後方陣地。

面對執拗的鄭浩,父母又一次妥協了。就這樣,鄭浩帶著17箱個人物品,從北京搬到了離四方坨子還有一段距離的部隊機關所在地——白城。

而此時,一直忙於工作的宋博連房子都沒租好,總不能讓鄭浩把17箱東西擺到馬路上,把宋博一頓埋怨的戰友給他們騰出了一間房子,算是鄭浩的新家。

為了讓宋博安心工作,也讓宋博別有太多愧疚,搬到白城僅一周,鄭浩就開始找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燃氣公司做日常管理工作,月工資1800元。雖然鄭浩在北京工作7年,面對1800元的收入她心裡多少有點失落,但一想到近在咫尺的宋博,她的心又充滿了歡喜。

一個與空運打交道掙高薪的”金領“,如今變成了在菜市場為省5毛錢跟賣菜大媽砍價的路人甲,宋博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但鄭浩卻覺得這是她最快樂的時光。

經過努力,鄭浩通過競聘進入白城一家保險公司,從事財務工作。雖是半路改行,但她從頭學起,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短短一年時間就成為公司的財務經理,工資待遇逐步提高。財務工作敏感性、原則性強,鄭浩嚴格執行公司規章制度,認真遵守各項財經紀律,被公司領導和員工譽為“女管家”。

每當有人問起鄭浩在白城苦不苦?累不累?後不後悔?鄭浩笑而不答。千里追夫到東北,擔當在肩、癡情在胸、溫暖在心,哪曾有過後悔,此情此愛怎不會感天撼地。

一個與空運打交道掙高薪的”金領“,如今變成了在菜市場為省5毛錢跟賣菜大媽砍價的路人甲,宋博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但鄭浩卻覺得這是她最快樂的時光。

經過努力,鄭浩通過競聘進入白城一家保險公司,從事財務工作。雖是半路改行,但她從頭學起,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短短一年時間就成為公司的財務經理,工資待遇逐步提高。財務工作敏感性、原則性強,鄭浩嚴格執行公司規章制度,認真遵守各項財經紀律,被公司領導和員工譽為“女管家”。

每當有人問起鄭浩在白城苦不苦?累不累?後不後悔?鄭浩笑而不答。千里追夫到東北,擔當在肩、癡情在胸、溫暖在心,哪曾有過後悔,此情此愛怎不會感天撼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