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梧州長洲區:把“第一公里·橋”打造成党群連心橋

廣西新聞網梧州3月13日訊(通訊員梁少歡 史秋蘭)自“第一公里·橋”攻堅站開展以來, 梧州市長洲區認真抓好項目規劃和實施, 帶動村民們“擼起袖子加油幹”, 目前, 轄區內部分橋樑, 如莫屋橋已經完工, 有些橋樑如天香橋能在汛期前投入使用, “第一公里·橋”項目的實施一改村民以往趟水過河或者繞行的歷史, 真正成為長洲區党群的連心橋。

“我們村的橋建好了, 村民們相當於吃了一顆定心丸。 ”長洲區倒水鎮馬水村支書周陸超表示, 該村的莫屋橋現在已完工, 橋寬3.5米,長10米, 受益人口五六百人。 以前, 河上無橋,

村民們都是淌水過河, 一到汛期, 村民要麼閉門不出, 要麼繞行2公里, 河的對岸還有一個200畝左右的砂糖橘種植園, 砂糖橘是村裡的主要經濟作物, 沒有橋, 如何運送砂糖橘也讓果農們犯難。 汛期將至, 村民們再也不用為出行難困擾了。

在馬水村有一塊功德碑, 上面記載著村民和愛心人士捐款建橋的明細, 據瞭解, 莫屋橋前後投資約9萬元, 其中村民籌資約4萬元。 建橋過程中, 村民們自發投工投勞, 有錢出錢, 有力出力, 每天都有20多位村民積極參與到建橋中, 為建橋節約了1萬多元的人工和材料成本。

莫屋橋的建成使用, 是黨委政府和群眾共同努力的結果, 據介紹, 長洲區開展“第一公里·橋”攻堅戰, 在“十三五”期間完成新建改建橋樑58座,

2017年要完成18座, 按照“政府主導、社會支持、群眾參與”的要求, 採取“六個一點”, 即財政投入一點、項目整合一點、企業捐助一點、部門幫扶一點、社會支援一點、群眾籌措一點的方式解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