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夢想激揚 初心不忘

——政論專題片《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壓軸播出, 他們這麼看……

沈曉瑩

七集政論專題片《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講述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展示五年來中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生動實踐和巨大成就。 本片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中央電視臺聯合攝製, 是迎接黨的十九大系列電視專題片的壓軸之作。 它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壯闊征程, 充分表現了黨中央不忘初心、逐夢前行的勇氣、擔當和智慧。

該片自開播以來就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烈好評。 因此, 《廣州青年報•大學城事》採訪了幾位專家學者, 聽聽他們對這部專題片的感受及評價。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希:我們有信心走向未來

對於這部專題片,

我總結起來有三點要說。

第一點是關於題目。 它的題目實際上引用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此後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提到過“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 所以這次用這個作為專題片的片名是很有深意的。 其深意在於兩個方面, 第一個當然是繼承歷史。 歷史是永遠不能被磨滅的, 因為歷史裡有很多光榮的傳統、革命的傳統。 我們要發揚和繼承這樣的優良傳統, 同時不忘共產黨的宗旨和目標, 這些都是不忘初心;另外繼續前進, 就是要在信念堅定、目標堅定的前提下, 繼續走改革開放的道路、繼續走現代化的道路, 我覺得標題將這兩個含義都涵蓋了。

第二點從內容上來講, 這個專題片主要是回顧從2012年11月到今年這五年裡,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治國理政、開拓進取、持續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並取得的重大成就。 同時, 我們現在又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 要開始新的征程, 要面向新的未來, 要實現“兩個100年”的奮鬥目標,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所以從內容上說, 《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也確實是鼓舞人心的。 它讓我們有信心走向未來。

這個專題片雖然是一個宣傳片, 但裡面的內容很扎實, 講的都是一些近五年以來發生的一些重大的事件。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扶貧政策——以中大或者是廣東省的高校來說, 我們每一所大學其實都有扶貧的任務。

但以前的扶貧和這五年扶貧是不一樣的, 這是因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個“精准扶貧”的概念。 就是說扶貧要到位, 要取得成效, 這個相比以前就有了一個很大的改進。

當然, 這部專題片在使我們看見國家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時, 也指出了我們面臨的危機和存在的問題, 包括東西部的貧富差距、經濟發展不平衡、資源破壞、環境污染和民族文化素質還有待提高等問題。 那麼這些問題也是接下來要面對和解決的。 這樣一分為二地講是比較清醒, 也是比較理性的。

最後, 如果說對十九大的展望, 我就希望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的時候, 能夠加大對於民生的關注。 比如說目前農村的問題還很嚴峻,

包括土地流轉等問題。 還有城市中的下崗失業問題。 總之, 社會發展已經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要往前發展的話, 一定會涉及到更全面的層面。 十九大在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 一定會在全方位都有所突破。

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學院講師李小平:貼近生活的小視角更打動人

在這部專題片中我們可以看到, 中國近五年的發展不管是讓世界, 還是讓我們自己, 都非常震撼。 記得春節時我回鄉下, 跟村裡人聊天, 他們說中國近幾年的變化之大讓他們感到像做夢一樣, 幾乎難以適從。 因為原來我們是受壓迫的, 現在解放了, 可以自己當主人了, 這是一種巨大的幸福感所在。 這種變化在外國人身上也有體現, 現在很多到中國來的外國人, 他們都不走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出國後,也都願意回來了。這正是因為祖國強盛了,發展更加繁榮了。

我們過去可能就是靠賣一些白襯衣、鞋子、大豆、棉花賺錢,這是我們八九十年代引以為豪的事情。但我們現在掌握了高新技術,可以更驕傲地走出去。特別是習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等,這些都足以讓外國人看到我們中國的現代化機制。

除了經濟方面,讓我內心感觸最深的就是習總書記的那句“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個鄉愁講得特別好,以我自身來講,鄉愁就是小時候的那個農村。那時候生態特別好,青蛙特別多,而我們每一人回憶鄉愁也不外乎就是我們的鄉黨(玩伴)啊,風俗啊,古樹啊,還有愛玩的一些東西。這些都是屬於我們的鄉愁。後來農村治理轉型,經濟上來了,但環境沒跟上。所以習總書記抓住了一個特別好的時間點,除了脫貧,也從環境治理這方面推動農村轉型,重現從前的自然生態。

最後說,這部專題片在講述方式上非常貼近生活。例如第一集,習總書記要到國家博物館,但事先沒有任何通知。專題片裡從觀看者的視角來講述這件事帶給他們的驚訝。它以非常貼近普通民眾的小視角,來看習總書記如何以身作則、親近群眾。和以前一些大視角專題片相比,它現在更實一點,也更容易打動人。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支部書記盧燕琦:它回答了“我們為什麼要入黨”

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之際,此專題片的推出,給人啟迪、令人鼓舞、催人奮進,鼓舞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作為一名學生黨支部的書記,我經常要與學生討論一個關鍵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入黨?今天,這部專題片的推出,更形象直觀地回答了這個問題。“為人民服務,一切為了人民”,這是中國共產黨出發的原點、立党的初心。五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民生改善與經濟發展良性迴圈,讓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得到滿足。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我們學生黨員的付出,我們一定要緊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刻苦學習,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忘初心共築夢,砥礪奮進寫新篇,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回首這五年,我們的發展不僅是全中國的發展,更是全世界的共同發展。正如習總書記所說:“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一個走向復興的民族,更需要全部人的合作”。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合則共贏,分則俱傷”。正在實現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中國人以不再固步自封,而是積極攜手世界各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共譜繁榮發展的世界局面。

偉大的時代需要有偉大的夢想,而偉大的夢想需要偉大的實踐來承載。我們堅信,中國共產黨正是推動這偉大實踐的力量。

他們都不走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出國後,也都願意回來了。這正是因為祖國強盛了,發展更加繁榮了。

我們過去可能就是靠賣一些白襯衣、鞋子、大豆、棉花賺錢,這是我們八九十年代引以為豪的事情。但我們現在掌握了高新技術,可以更驕傲地走出去。特別是習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等,這些都足以讓外國人看到我們中國的現代化機制。

除了經濟方面,讓我內心感觸最深的就是習總書記的那句“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個鄉愁講得特別好,以我自身來講,鄉愁就是小時候的那個農村。那時候生態特別好,青蛙特別多,而我們每一人回憶鄉愁也不外乎就是我們的鄉黨(玩伴)啊,風俗啊,古樹啊,還有愛玩的一些東西。這些都是屬於我們的鄉愁。後來農村治理轉型,經濟上來了,但環境沒跟上。所以習總書記抓住了一個特別好的時間點,除了脫貧,也從環境治理這方面推動農村轉型,重現從前的自然生態。

最後說,這部專題片在講述方式上非常貼近生活。例如第一集,習總書記要到國家博物館,但事先沒有任何通知。專題片裡從觀看者的視角來講述這件事帶給他們的驚訝。它以非常貼近普通民眾的小視角,來看習總書記如何以身作則、親近群眾。和以前一些大視角專題片相比,它現在更實一點,也更容易打動人。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支部書記盧燕琦:它回答了“我們為什麼要入黨”

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之際,此專題片的推出,給人啟迪、令人鼓舞、催人奮進,鼓舞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作為一名學生黨支部的書記,我經常要與學生討論一個關鍵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入黨?今天,這部專題片的推出,更形象直觀地回答了這個問題。“為人民服務,一切為了人民”,這是中國共產黨出發的原點、立党的初心。五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民生改善與經濟發展良性迴圈,讓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得到滿足。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我們學生黨員的付出,我們一定要緊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刻苦學習,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忘初心共築夢,砥礪奮進寫新篇,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回首這五年,我們的發展不僅是全中國的發展,更是全世界的共同發展。正如習總書記所說:“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一個走向復興的民族,更需要全部人的合作”。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合則共贏,分則俱傷”。正在實現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中國人以不再固步自封,而是積極攜手世界各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共譜繁榮發展的世界局面。

偉大的時代需要有偉大的夢想,而偉大的夢想需要偉大的實踐來承載。我們堅信,中國共產黨正是推動這偉大實踐的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