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南岸政事|密織保障網 民生實事得民心

緊貼民生需求, 加大民生投入, 南岸區始終堅持民生是第一目標, 密織就業、社保、教育、醫療、民政、文體等民生保障網, 創新服務體系, 扎實推進民生實事, 民生品質進一步提高, 群眾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

六公里人行天橋

農村公交線路

修整飲用水管道

南岸區青年創新創業分享交流會

廣陽鎮互助平臺

普惠幼稚園

今年以來, 南岸區推進的民生實事受到廣大群眾廣泛讚譽, 群眾總體滿意率達90%以上。

“公交188路運力不足。 ”“長生橋鎮茶花小鎮社區居民出行難。 ”“天文街道奧園越時代社區居民出行難。 ”……前不久,

南岸區服務群眾綜合資訊平臺接到反映, 關於江南新城片區公交出行問題達36起。

接到反映後, 平臺工作人員趕赴現場瞭解獲知, 由於江南新城片區城市化進程加快, 居住人口和外來流動人口增多, 部分居民居住區域暫未開通公交線路;部分公交線路運力不足, 無法滿足高峰時間段以及夜間乘車需求。 隨即, 南岸區服務群眾綜合資訊平臺建議, 由區交委牽頭, 屬地鎮街配合, 開展江南新城片區居民交通出行調查工作, 根據市場需求、人流量及流向等因素, 協調公交公司優化公交運營線路和網站設置, 調整線路班次和開收班時間, 方便市民出行。

民生無小事。 南岸區不但整合12個資訊系統建立服務群眾綜合資訊平臺,

及時收集有效處理群眾的民生訴求;還成立民生工作辦公室, 綜合協調和承辦民生工作, 將民生工作落到了實處, 做到了老百姓心坎上, 提高了群眾幸福指數。

A 創業就業穩中向好

設置“就業援助月”、推動“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打造“江南之星”創業品牌、高校畢業生“回爐培訓”行動……今年以來, 南岸區完善就業創業服務水準, 全區城鎮新增就業人員4.47萬人, 新增創業人員9925人,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以下。

10月初, 南岸區第三屆“江南之星”創業大賽決賽在重慶華商國際會議中心落下帷幕。 最終“易點學車VR虛擬實境+機器人教學平臺項目”備受青睞, 一舉奪魁。

“江南之星”創業大賽是南岸區面向城鄉創業者舉辦的重大創業活動, 到今年已舉辦3屆。 今年大賽組委會收到參賽專案130餘個,涵蓋智慧製造、文化創意、資訊技術、綠色經濟、生活服務等多個領域。

據透露,入選創業大賽的“十強”項目,除了得到現金扶持獎勵外,南岸區還將免費為創業專案提供“一對一”創業輔導、享受政府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優先推薦入駐市區創業孵化基地等創業政策支援。同時,對於市場前景好、推廣和帶動效應強的專案還將優先推選重慶市創業專案庫。

“就業是基本的民生底線,激發創業熱情,滿足就業需求。”南岸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南岸區實施積極的就業創業促進政策,完善就業創業服務水準,鞏固充分就業區、創業型城市創建成果,就業創業穩中向好。

據介紹,南岸區精准制定區級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打破創業融資瓶頸,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272萬元;開發高校創業創新資源,發揮“江南之星”創業品牌效應,通過第三屆“江南之星”創業大賽,引領大學生成功創業155人。與此同時,該區高密度舉行“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線上線下招聘求職活動;有效推進重點群體就業服務,依託公益性崗位結存安置就業困難人員506人,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強化與高校、企業對接,針對高校畢業生“有學歷缺技能就業難”現象,開展電子設備裝接、焊接技術等專業“回爐培訓”,訓後就業率達85%。

B 醫療提質保障健康

今年6月,南岸區推出的老年人意外保險保障計畫——為全區96500位65歲以上南岸戶籍老年人提供意外傷害身故、殘疾以及意外傷害醫療保險。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107位符合條件的老年人辦理了賠付,賠付金額超過45萬元。

醫療衛生事業是群眾最關切的民生,與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南岸區在醫療衛生事業上,以深化醫改為重點,堅持大健康工作理念,便民措施不斷完善,醫療服務品質持續提升,不斷改善居民醫療衛生條件,努力編織一張“方便看病,看得起病”的保障網。

據瞭解,南岸區穩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實現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改革全覆蓋;全面落實藥品採購“兩票制”,更新合同1684份,涉及品規410種;開展全市首批試點健康卡,髮卡2.5萬余張,實現自助掛號、繳費、結算。同時,在3家醫院試點貧困患者“先診療,後付費”;開展八類人群免費體檢10.58萬人;落實特殊群體優先便捷服務,為特殊群體開通就醫綠色通道;推進醫養結合,所有養老服務機構分別與轄區20餘所醫療機構建立醫養服務合作;開展生活飲用水水質線上檢測,保障飲用水安全。

在服務群眾方面,南岸區還為常住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12大類46項服務,專案人均補助高於市級標準51.5元;繼續實施擴大免疫規劃,全區接種國家免疫規劃各類疫苗14余萬人次,接種率99%;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穩步推進。截至9月30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226個,簽約服務人口15.8萬人,其中重點人群457647人。

C 多措並舉改善民生

投入2.35億元推動90餘個教育項目建設、10餘資助專案3160萬元資金惠及學生11萬人次、文化體育活動“天天有活動、周周有賽事、月月有高潮”……堅持教育惠民理念,推進幸福教育和文體事業發展。

今年9月,南岸區新開辦6所公辦中小學校(含1個校區)。其中,南坪地區中小學各1所,江南新城地區有十一中融創中學、禦峰小學等4所學校。

近年來,江南新城快速崛起。南岸區以江南新城為重點,不斷完善教育配套資源建設,著力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投入2.35億元推動90餘個教育項目建設。

“堅持教育惠民理念,有力推進幸福教育。”南岸區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南岸區規範制定從學前教育到高中階段教育的資助體系,實施家庭經濟困難幫扶、減免中職學生住宿等10餘個資助專案。截至目前,累計投入2629萬元,各學段受惠學生達11萬人次。推進全區“一校一品”特色學校建設,學生獲國際金獎11人次、國際金獎32人次。

在文體事業方面,南岸區重點打造了重慶國際馬拉松賽、重慶城市樂跑賽、重慶國際半程女子馬拉松賽、全民健身挑戰日等全民健身活動;建成了區、鎮街、社區(村)晨練晚練健身點,學校企事業單位向社會開放健身設施、社會經營性健身場館(俱樂部)為補充的五級全民健身設施網路;全區組建21支“好體育人”志願者服務隊,15個鎮街選聘160位專職社體指導員,近300位骨幹活躍在全區各社區公園、廣場、體育場館等,受益群眾近20萬人次。

此外,南岸區在保障和改善底線民生、安置退役軍人、推進社會福利體系等方面下大力氣提檔升質。

D 整合資源開通熱線

整合區長公開信箱、陽光南岸等12個資訊系統,在全市率先創建“服務群眾綜合資訊平臺”,完善“集中受理、分類處置、統一協調、部門聯動、限時辦結”工作機制,把群眾需求之事辦成群眾滿意之事。

隨著南岸區經濟社會發展,各部門受理群眾各類型政務來電量越來越大,對政務服務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政府部門先後設置了各自的政務電話。但不少老百姓並不知道各自的訴求找哪個部門反映,一個部門一個電話,大家也記不住、分不清。

2015年7月,南岸區將區長公開電話、區長公開信箱、群工系統等12個資訊系統整合成“96016南岸服務熱線”,在全市率先建立“服務群眾綜合資訊平臺”。群眾只要記住一個電話,就能及時、快速、有效地得到政府的服務和説明。

96016平臺

南岸區民生辦負責人介紹,服務群眾綜合資訊平臺不只是接收群眾投訴、派發訴求辦理,還要對這些辦理事項實施進度進行督查,對辦理效果進行考核,避免了政府部門之間互相推諉、拖延辦事效率等情況,提高了群眾訴求辦理效率,暢通了社情民意反映管道。對條件不成熟尚不能辦理的民生訴求,區民生辦還要做好耐心細緻的解釋工作。

現在,南岸區出臺了《南岸區服務群眾綜合資訊平臺考核辦法》,制定了《“96016南岸服務熱線”專線電話接聽制度》、《“群工系統”電子工單交辦件的處理和回饋制度》等相關工作制度,形成了“集中受理、分類處置、統一協調、部門聯動、限時辦結”的工作機制,初步實現區、鎮街、村(社區)三級“縱向聯動”,各部門、各系統“橫向對接”,把群眾需求之事辦成了群眾滿意之事。

連結》》

十件民生實事年底完成

今年以來,南岸區政府堅持把推進民生實事落實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努力解決好群眾生產生活相關的民生訴求,有力地推進了區民生實事的落實。

南岸區民生辦負責人介紹,一是城市棚戶區改造完成2768萬平方米、3304戶,提前半年完成21.52萬平方米的全年改造任務;農村危舊房有64戶農戶提出申請,已完成改造40戶。二是對全區農貿市場、超市進行了摸底調查,優化了77個食品風險監測點的設置,正在進行風險監測點基礎設施建設和快檢設備購置的相關手續辦理。三是已為全區10.58萬名65歲以上老年人、孕產婦、0-6歲兒童、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建卡貧困戶、失獨家庭8類重點群體進行免費常規體檢。四是已完成10個老舊居住區方案設計,其中3個專案開標,7個專案正在進行招標預算審查。五是已完成全區51個行政村垃圾清運設備配置和保潔隊伍組建,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初步建立,農村垃圾收運率超過90%。六是全區43所公立小學結合各自實際開展了延時拓展服務,開展了社團活動、課後輔導、興趣培養、安全監管等工作。七是建成26所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成立了2個心理健康名師工作室,組建了38人的區級心理教師核心隊伍,建立了區未成年人積極心理輔導中心,開通了2條區級心理輔導熱線和微信公眾號。八是按養老機構床位數,為區社會福利中心、5個鎮敬老院、23個民辦養老機構辦理了意外身亡、意外傷殘、意外醫療責任險補助。九是完成近10萬名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的保費繳納工作,為100餘名老年人辦理了意外傷害賠付,賠付金額達45萬元。十是培訓創業人員977人,打造眾創空間和創業孵化園共6個,發展小微企業5072戶。

據統計,今年以來,南岸區市區民生實事完成資金投入15.34億元,完成全年資金投入計畫的89%。工程類民生實事完成整體建設進度的85%,政策類民生實事全部落實到位。該負責人表示,從目前推進情況看,10件民生實事都能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end】

圖片由南岸區委宣傳部提供

今年大賽組委會收到參賽專案130餘個,涵蓋智慧製造、文化創意、資訊技術、綠色經濟、生活服務等多個領域。

據透露,入選創業大賽的“十強”項目,除了得到現金扶持獎勵外,南岸區還將免費為創業專案提供“一對一”創業輔導、享受政府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優先推薦入駐市區創業孵化基地等創業政策支援。同時,對於市場前景好、推廣和帶動效應強的專案還將優先推選重慶市創業專案庫。

“就業是基本的民生底線,激發創業熱情,滿足就業需求。”南岸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南岸區實施積極的就業創業促進政策,完善就業創業服務水準,鞏固充分就業區、創業型城市創建成果,就業創業穩中向好。

據介紹,南岸區精准制定區級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打破創業融資瓶頸,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272萬元;開發高校創業創新資源,發揮“江南之星”創業品牌效應,通過第三屆“江南之星”創業大賽,引領大學生成功創業155人。與此同時,該區高密度舉行“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線上線下招聘求職活動;有效推進重點群體就業服務,依託公益性崗位結存安置就業困難人員506人,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強化與高校、企業對接,針對高校畢業生“有學歷缺技能就業難”現象,開展電子設備裝接、焊接技術等專業“回爐培訓”,訓後就業率達85%。

B 醫療提質保障健康

今年6月,南岸區推出的老年人意外保險保障計畫——為全區96500位65歲以上南岸戶籍老年人提供意外傷害身故、殘疾以及意外傷害醫療保險。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107位符合條件的老年人辦理了賠付,賠付金額超過45萬元。

醫療衛生事業是群眾最關切的民生,與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南岸區在醫療衛生事業上,以深化醫改為重點,堅持大健康工作理念,便民措施不斷完善,醫療服務品質持續提升,不斷改善居民醫療衛生條件,努力編織一張“方便看病,看得起病”的保障網。

據瞭解,南岸區穩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實現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改革全覆蓋;全面落實藥品採購“兩票制”,更新合同1684份,涉及品規410種;開展全市首批試點健康卡,髮卡2.5萬余張,實現自助掛號、繳費、結算。同時,在3家醫院試點貧困患者“先診療,後付費”;開展八類人群免費體檢10.58萬人;落實特殊群體優先便捷服務,為特殊群體開通就醫綠色通道;推進醫養結合,所有養老服務機構分別與轄區20餘所醫療機構建立醫養服務合作;開展生活飲用水水質線上檢測,保障飲用水安全。

在服務群眾方面,南岸區還為常住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12大類46項服務,專案人均補助高於市級標準51.5元;繼續實施擴大免疫規劃,全區接種國家免疫規劃各類疫苗14余萬人次,接種率99%;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穩步推進。截至9月30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226個,簽約服務人口15.8萬人,其中重點人群457647人。

C 多措並舉改善民生

投入2.35億元推動90餘個教育項目建設、10餘資助專案3160萬元資金惠及學生11萬人次、文化體育活動“天天有活動、周周有賽事、月月有高潮”……堅持教育惠民理念,推進幸福教育和文體事業發展。

今年9月,南岸區新開辦6所公辦中小學校(含1個校區)。其中,南坪地區中小學各1所,江南新城地區有十一中融創中學、禦峰小學等4所學校。

近年來,江南新城快速崛起。南岸區以江南新城為重點,不斷完善教育配套資源建設,著力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投入2.35億元推動90餘個教育項目建設。

“堅持教育惠民理念,有力推進幸福教育。”南岸區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南岸區規範制定從學前教育到高中階段教育的資助體系,實施家庭經濟困難幫扶、減免中職學生住宿等10餘個資助專案。截至目前,累計投入2629萬元,各學段受惠學生達11萬人次。推進全區“一校一品”特色學校建設,學生獲國際金獎11人次、國際金獎32人次。

在文體事業方面,南岸區重點打造了重慶國際馬拉松賽、重慶城市樂跑賽、重慶國際半程女子馬拉松賽、全民健身挑戰日等全民健身活動;建成了區、鎮街、社區(村)晨練晚練健身點,學校企事業單位向社會開放健身設施、社會經營性健身場館(俱樂部)為補充的五級全民健身設施網路;全區組建21支“好體育人”志願者服務隊,15個鎮街選聘160位專職社體指導員,近300位骨幹活躍在全區各社區公園、廣場、體育場館等,受益群眾近20萬人次。

此外,南岸區在保障和改善底線民生、安置退役軍人、推進社會福利體系等方面下大力氣提檔升質。

D 整合資源開通熱線

整合區長公開信箱、陽光南岸等12個資訊系統,在全市率先創建“服務群眾綜合資訊平臺”,完善“集中受理、分類處置、統一協調、部門聯動、限時辦結”工作機制,把群眾需求之事辦成群眾滿意之事。

隨著南岸區經濟社會發展,各部門受理群眾各類型政務來電量越來越大,對政務服務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政府部門先後設置了各自的政務電話。但不少老百姓並不知道各自的訴求找哪個部門反映,一個部門一個電話,大家也記不住、分不清。

2015年7月,南岸區將區長公開電話、區長公開信箱、群工系統等12個資訊系統整合成“96016南岸服務熱線”,在全市率先建立“服務群眾綜合資訊平臺”。群眾只要記住一個電話,就能及時、快速、有效地得到政府的服務和説明。

96016平臺

南岸區民生辦負責人介紹,服務群眾綜合資訊平臺不只是接收群眾投訴、派發訴求辦理,還要對這些辦理事項實施進度進行督查,對辦理效果進行考核,避免了政府部門之間互相推諉、拖延辦事效率等情況,提高了群眾訴求辦理效率,暢通了社情民意反映管道。對條件不成熟尚不能辦理的民生訴求,區民生辦還要做好耐心細緻的解釋工作。

現在,南岸區出臺了《南岸區服務群眾綜合資訊平臺考核辦法》,制定了《“96016南岸服務熱線”專線電話接聽制度》、《“群工系統”電子工單交辦件的處理和回饋制度》等相關工作制度,形成了“集中受理、分類處置、統一協調、部門聯動、限時辦結”的工作機制,初步實現區、鎮街、村(社區)三級“縱向聯動”,各部門、各系統“橫向對接”,把群眾需求之事辦成了群眾滿意之事。

連結》》

十件民生實事年底完成

今年以來,南岸區政府堅持把推進民生實事落實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努力解決好群眾生產生活相關的民生訴求,有力地推進了區民生實事的落實。

南岸區民生辦負責人介紹,一是城市棚戶區改造完成2768萬平方米、3304戶,提前半年完成21.52萬平方米的全年改造任務;農村危舊房有64戶農戶提出申請,已完成改造40戶。二是對全區農貿市場、超市進行了摸底調查,優化了77個食品風險監測點的設置,正在進行風險監測點基礎設施建設和快檢設備購置的相關手續辦理。三是已為全區10.58萬名65歲以上老年人、孕產婦、0-6歲兒童、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建卡貧困戶、失獨家庭8類重點群體進行免費常規體檢。四是已完成10個老舊居住區方案設計,其中3個專案開標,7個專案正在進行招標預算審查。五是已完成全區51個行政村垃圾清運設備配置和保潔隊伍組建,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初步建立,農村垃圾收運率超過90%。六是全區43所公立小學結合各自實際開展了延時拓展服務,開展了社團活動、課後輔導、興趣培養、安全監管等工作。七是建成26所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成立了2個心理健康名師工作室,組建了38人的區級心理教師核心隊伍,建立了區未成年人積極心理輔導中心,開通了2條區級心理輔導熱線和微信公眾號。八是按養老機構床位數,為區社會福利中心、5個鎮敬老院、23個民辦養老機構辦理了意外身亡、意外傷殘、意外醫療責任險補助。九是完成近10萬名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的保費繳納工作,為100餘名老年人辦理了意外傷害賠付,賠付金額達45萬元。十是培訓創業人員977人,打造眾創空間和創業孵化園共6個,發展小微企業5072戶。

據統計,今年以來,南岸區市區民生實事完成資金投入15.34億元,完成全年資金投入計畫的89%。工程類民生實事完成整體建設進度的85%,政策類民生實事全部落實到位。該負責人表示,從目前推進情況看,10件民生實事都能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end】

圖片由南岸區委宣傳部提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