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靠譜的職業經理人長啥樣?陳春花給了七個標準

當今中國企業都有哪些問題呢?最難的莫過於這五點:企業經營問題, 企業管理問題, 持續增長問題, 變革轉型的問題, 老闆和職業經理人問題。

其中, 職業經理人問題是當下企業比較突出的問題。 因為中國企業正步入職業經理人時代, 當職業經理人成為企業極為重要的角色, 如何做好一個職業經理人, 就成為當下一個極為重要的話題。 本文先從職業經理人入手, 探討職業經理人的七項修煉。

作 者|陳春花

素材來源|春暖花開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職業經理人既是一種職業, 也是一種職位, 職業經理人既是自我實現的角色,

也是組織實現的角色。 只完成自我實現, 而忽略了組織實現, 或者只完成組織實現, 而忽略了自我實現, 都不是一個好的職業經理人。

對於中國企業的而言, 如果從職業經理人這個層面去思考, 職業經理人需轉變思維方式, 轉變心態和自己的行為, 我界定為以下七個方面的轉變, 或者稱之為“職業經理人的七項修煉”。

其一, 職業化的心態

對於職業經理人而言, 首先需要具備的是職業化心態, 是需要做出合適的行為選擇, 以及承擔這個角色所需要的責任, 以及所呈現出來的心理情感。

職業心態首選就是創業心態, 要不斷清晰地確定, 你是在自己工作, 而不是為老闆工作。 其次是積極心態, 一個優秀的領導者,

就是在黑暗中點亮一盞燈的那個人。 再次是承諾心態, 德魯克先生清晰地界定了管理者需要做出三個承諾:對目標承諾, 解決為什麼做的問題;對措施承諾, 解決如何做的問題;對同事承諾, 解決與誰做的問題。 還有歸零心態, 超越經驗和成功, 尤其是在資訊時代、互聯網時代, 所有的行業都在被重塑, 過去的經驗只會成為障礙。

其二, 協同工作

職業經理人需要有更寬廣的胸懷來協同不同的人, 一起工作並達成一致的目標追求。 一個好的職業經理人, 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 不要成為獨行俠, 成功來自團隊, 來自于各關係方的通力合作;

2, 尊重每個人的價值觀, 只有瞭解並尊重每個人的價值觀, 才會找到協同工作的路徑;

3, 努力踐行公司文化;

4, 不要因為業績的成功而擁有優越感;

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這需要謹記。

其三, 事實求是

對於職業經理人而言, 實事求是之道, 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 做到對於環境敏感。 很多時候, 無法處理好變化是導致企業走向危機的根本原因。 一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 一定是擁有極強的危機意識, 從而對環境變化極為敏感, 也正是因為這樣, 每一次變化反而是一次機會, 能夠把握住機會的經理人, 也就創造了非常好的業績。

第二, 腳踏實地工作。 勤勉與盡責是經理人本能的選擇, 一方面是職位本身的要求, 因為這個職位是公司戰略與執行的環節, 無法回避。 另一方面是角色的要求, 需要以身作則, 帶領團隊克服困難,

取得成效。

第三, 關注結果。 經理人唯一能夠獲得尊重的是業績結果, 關注結果, 或者叫做結果導向是重中之重。 一個好的經理人, 一定是用結果證明, 而不是用對錯來證明的。

第四, 對於不確定問題公開坦誠。 管理者要學會識別不確定性, 學會與不確定共處, 要有定力。 換句話說, 就是要能夠坦誠不確定問題, 以及我們的局限性, 唯有這樣, 才是實事求是地面對問題。

其四, 轉變職業經理人的角色

職業經理人的角色轉換表現為四個方面:

第一, 從設置戰略到闡明意義, 以使戰略能夠變為行動。 經理人的角色, 就是把戰略轉化為能夠執行的行動方案。

第二, 嵌入企業的雄心壯志, 以使成員可以面對所遇到的困難。 企業是否可以擁有面向未來的能力,

擁有應對變化的能力, 擁有接受挑戰的能力, 這都取決於經理人的引領。

第三, 灌輸組織價值, 以使成員具有行為選擇的標準, 知道什麼該做, 什麼不應該做。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 會遇到很多挑戰與變化, 會遇到很多誘惑和衝擊, 如果經理人不能夠明確企業的價值準則, 成員在價值選擇上混亂, 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可怕的。

第四, 給員工的工作賦予意義, 以使成員願意為之全力付出。 讓每一個員工, 在自己的崗位上感受到成就、意義與價值, 是非常關鍵的。

其五, 向上管理

向上管理, 管理自己的上司。 因為管理需要資源, 而資源的分配權力在你的上司手上, 這樣你就需要對你的上司進行管理。 向上管理的核心就是有意識地配合上司取得工作成效, 而取得工作成效需要建立並培養良好的工作關係。

好的工作關係是由五個方面組成的,缺一不可:

第一,和諧的生活方式,能夠採用雙方接受的形式處理問題、交流看法並明確各自的職責,各自更注重互補性而不是彼此的差異。這需要花費時間去尋找,並最終形成一種相互默契的工作方式。

第二,相互期盼,能夠經常溝通雙方的期望,並通過不斷提升期望來提升各自的能力,一旦形成這樣的狀態,雙方都會發現對方是一個最好的參照物,各自會不自覺地拉升自己的期望,使得各自都逐步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第三,資訊有效流動。組織資訊的正式傳遞、過濾、發佈、溝通方式、“意見領袖”、形成與控制,在所有的這些命題中,是由一個要素貫通的,這個要素就是你與你的上司之間的資訊流動。所以一定不要借助第三者來流動,更加不要有所保留資訊,這樣都會傷害資訊流動。

第四,誠實與可靠。記住向上管理是一個相互依賴的關係,不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而是配合和協助的關係。一定要真正能夠理解和欣賞你的上司,千萬不要不欣賞你的上司。要知道,一個人可以承擔更大的責任是更重要的,而不是你所具有的能力,能力之上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信任,從信任的層面上講,彼此欣賞是一個重要的依據。

第五,合理利用時間與資源。上司的時間和資源就是你要爭取的內容,上司的資源最直接的功效就是為你的工作提供幫助。

其六,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同樣是職業經理人需要擁有的基本素質之一,並且是挑戰最大的一個部分。德魯克先生提到過“自我管理”:“知識工作者必須成為自己的首席執行官……要清楚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知道自己是怎樣學習新知識和與別人共事的,並且還明白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自己又能在哪些方面做出最大貢獻。”這個觀點對職業經理人同樣適用,甚至更加適用,因為職業經理人不僅僅是要把自己管理好,還要通過管理好自己,而引領團隊成員一起成長。

從職業經理人的角度,可再增加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理性對待工作。要理性態度對待工作,而不能夠按照自己的偏好去工作,更不能以自己的習慣作為依據,可以說,職業化的過程,就是和自己不良習慣做鬥爭的過程,要一直保持理性與客觀。

第二,個性發展要符合共性原則。因為職業經理人作為一個獨特的角色,首先需要承擔的是組織的目標,需要引領團隊成員的行為一致性,確保每一個成員的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是合而為一的,這樣才可以稱之為職業經理人。

第三,思想要奔放,行為要約束。傑出的管理者能夠不斷探尋業務模式和事物因果關係,能夠嘗試著從新的角度看問題,這是對職業經理人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因為擁有創新能力,就能夠從不同的視角尋找機遇從而突破障礙。同時,我們要求經理人行為要約束,如果行為上不做約束,就無法取得成效,相反會傷害到組織,以及經理人自身。

第四,在合適的環境裡做合適的事。一切都在變化之中,尤其是今天的技術帶來的變化,對於企業提出更高的挑戰,同樣也帶來更多的機遇,這就意味著,經理人需要帶領企業能夠與變化相適應,並獲得變化帶來的機遇。

其七,品牌內涵

職業經理人就是“人才的發動機”,職業經理人獲得品牌的根本是在於成為生產人才的“發動機”,能夠保障組織獲得持續的優秀人才,企業因此而獲得持續性的保障。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向下負責”。向下負責包含:提供平臺給下屬;對下屬的工作結果負有責任;對下屬的成長負有責任。

向下負責的核心是發展下屬,發展下屬由四個方面組成的:

第一,提供工作團隊清楚的方向感與努力的目標。很多員工不能符合企業的管理要求或者企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經理人沒有與下屬溝通工作團隊的方向和目標,下屬不瞭解目標與方向,自然就無法得到好的結果。

第二,鼓舞下屬追求更高的績效。沒有下屬能力的提升,也不會有超越,企業是在員工自我超越的過程中創造佳績的。

第三,支持下屬的成長和成功。向下負責的具體表現是支持下屬的成長和成功。

第四,建立合作的關係。被工作團隊的成員所信任是實現向下負責的基礎,只有被下屬信任經理人才能夠發揮作用,帶動大家。

對於經理人來說,其職業的要求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行動者。如果不能夠有職業化的心態,不能夠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不能夠配合企業和投資者的要求,不能夠帶領員工共創業績的話,那麼經理人對自己的角色定位便產生了誤解,因此而產生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理解了職業經理人行動者的這一職能,才能夠消除職業痛苦,也消除給企業帶來的不必要的傷害。

職業經理人目前中國企業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但中國企業發展中面對的問題卻不僅僅是職業經理人問題。企業發展至今,照搬國外企業的模式、制度這條路已經走不通,是時候由自己人來思考、解決自己企業的問題了。

而取得工作成效需要建立並培養良好的工作關係。

好的工作關係是由五個方面組成的,缺一不可:

第一,和諧的生活方式,能夠採用雙方接受的形式處理問題、交流看法並明確各自的職責,各自更注重互補性而不是彼此的差異。這需要花費時間去尋找,並最終形成一種相互默契的工作方式。

第二,相互期盼,能夠經常溝通雙方的期望,並通過不斷提升期望來提升各自的能力,一旦形成這樣的狀態,雙方都會發現對方是一個最好的參照物,各自會不自覺地拉升自己的期望,使得各自都逐步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第三,資訊有效流動。組織資訊的正式傳遞、過濾、發佈、溝通方式、“意見領袖”、形成與控制,在所有的這些命題中,是由一個要素貫通的,這個要素就是你與你的上司之間的資訊流動。所以一定不要借助第三者來流動,更加不要有所保留資訊,這樣都會傷害資訊流動。

第四,誠實與可靠。記住向上管理是一個相互依賴的關係,不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而是配合和協助的關係。一定要真正能夠理解和欣賞你的上司,千萬不要不欣賞你的上司。要知道,一個人可以承擔更大的責任是更重要的,而不是你所具有的能力,能力之上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信任,從信任的層面上講,彼此欣賞是一個重要的依據。

第五,合理利用時間與資源。上司的時間和資源就是你要爭取的內容,上司的資源最直接的功效就是為你的工作提供幫助。

其六,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同樣是職業經理人需要擁有的基本素質之一,並且是挑戰最大的一個部分。德魯克先生提到過“自我管理”:“知識工作者必須成為自己的首席執行官……要清楚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知道自己是怎樣學習新知識和與別人共事的,並且還明白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自己又能在哪些方面做出最大貢獻。”這個觀點對職業經理人同樣適用,甚至更加適用,因為職業經理人不僅僅是要把自己管理好,還要通過管理好自己,而引領團隊成員一起成長。

從職業經理人的角度,可再增加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理性對待工作。要理性態度對待工作,而不能夠按照自己的偏好去工作,更不能以自己的習慣作為依據,可以說,職業化的過程,就是和自己不良習慣做鬥爭的過程,要一直保持理性與客觀。

第二,個性發展要符合共性原則。因為職業經理人作為一個獨特的角色,首先需要承擔的是組織的目標,需要引領團隊成員的行為一致性,確保每一個成員的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是合而為一的,這樣才可以稱之為職業經理人。

第三,思想要奔放,行為要約束。傑出的管理者能夠不斷探尋業務模式和事物因果關係,能夠嘗試著從新的角度看問題,這是對職業經理人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因為擁有創新能力,就能夠從不同的視角尋找機遇從而突破障礙。同時,我們要求經理人行為要約束,如果行為上不做約束,就無法取得成效,相反會傷害到組織,以及經理人自身。

第四,在合適的環境裡做合適的事。一切都在變化之中,尤其是今天的技術帶來的變化,對於企業提出更高的挑戰,同樣也帶來更多的機遇,這就意味著,經理人需要帶領企業能夠與變化相適應,並獲得變化帶來的機遇。

其七,品牌內涵

職業經理人就是“人才的發動機”,職業經理人獲得品牌的根本是在於成為生產人才的“發動機”,能夠保障組織獲得持續的優秀人才,企業因此而獲得持續性的保障。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向下負責”。向下負責包含:提供平臺給下屬;對下屬的工作結果負有責任;對下屬的成長負有責任。

向下負責的核心是發展下屬,發展下屬由四個方面組成的:

第一,提供工作團隊清楚的方向感與努力的目標。很多員工不能符合企業的管理要求或者企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經理人沒有與下屬溝通工作團隊的方向和目標,下屬不瞭解目標與方向,自然就無法得到好的結果。

第二,鼓舞下屬追求更高的績效。沒有下屬能力的提升,也不會有超越,企業是在員工自我超越的過程中創造佳績的。

第三,支持下屬的成長和成功。向下負責的具體表現是支持下屬的成長和成功。

第四,建立合作的關係。被工作團隊的成員所信任是實現向下負責的基礎,只有被下屬信任經理人才能夠發揮作用,帶動大家。

對於經理人來說,其職業的要求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行動者。如果不能夠有職業化的心態,不能夠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不能夠配合企業和投資者的要求,不能夠帶領員工共創業績的話,那麼經理人對自己的角色定位便產生了誤解,因此而產生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理解了職業經理人行動者的這一職能,才能夠消除職業痛苦,也消除給企業帶來的不必要的傷害。

職業經理人目前中國企業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但中國企業發展中面對的問題卻不僅僅是職業經理人問題。企業發展至今,照搬國外企業的模式、制度這條路已經走不通,是時候由自己人來思考、解決自己企業的問題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