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同樣是頂級獵食者 為什麼獅子群居而老虎獨來獨往

要說陸地上的頂級獵食者, 居於前列的肯定有老虎和獅子, 不說打遍地球無敵手, 至少在他們各自的生活範圍內, 都是居於食物鏈的頂端。 二者在貓科動物大家族裡面, 同樣屬於豹屬(Panthera), 體型與骨骼結構非常接近。 不過對二者稍微有些瞭解的都知道, 獅子是群居動物, 並且經常進行群體性捕獵;而老虎是獨居動物,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 這是為什麼呢?

老虎:不相干的都滾開

首先說明一個事實, 老虎並非絕對獨居, 有記錄顯示虎有時也以家庭或血緣關係進行群居, 而且在被觀察到群居現象正在逐漸增多。

老虎和她的孩子

然而就多數觀察情況來看, 老虎更多地是選擇獨居。

首先, 虎的領地觀念十分強烈, 會劃分屬於自己的地域範圍, 對闖入者十分不友好, 一山不容二虎。 老虎體型大食量也大, 通常需要大面積的棲息地, 以滿足相當的獵物數量。 如果一個地方出現多隻老虎, 客觀上會面臨對於食物的激烈競爭。 與其這樣, 要麼趕走這邊的老虎, 要麼換個其他地方當大王。

蘇門答臘虎 東北虎 孟加拉虎 印度支那虎 華南虎 馬來亞虎

其次, 老虎多數生活在山林間, 捕食的時候可以利用山林複雜的地形和高大錯落的植物來進行非常有利的掩護,

更利於發起突然襲擊和短距離的伏擊。

獵殺野豬這樣的力量型巨獸, 一隻老虎也能搞定

從體型和力量來看, 老虎在貓科動物裡面的單兵戰鬥力是最強的, 在所有肉食動物裡面其戰鬥力也是首屈一指,

山林中很少有像成群的非洲野牛那樣很難搞定的獵物, 它們基本能獨自完成捕獵。 既然自己就能搞定獵物, 就不需要其他老虎來幫忙。

與老虎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獅子是典型的群居動物, 非洲大草原上經常能看到成群的獅子家族。 落單的獅子非常少, 很多還是被家族驅逐出來的。

獅子一家子

獅子變成群居動物的成因主要有三個:

首先, 獅子生活在稀樹草原地帶, 這裡視野開闊, 不利於大型食肉動物的隱蔽, 很早就會被獵物發現;另外, 獅子的獵物們比如野牛、角馬也是群居性動物並且也有比較強的防禦能力, 單個獅子幾乎不可能對野牛群或角馬群形成殺傷。 為了提高狩獵成功率, 獅子也要以群體狩獵者的姿態出現。

四隻雄獅搞定一隻野牛,還比較費勁

其次,作為大型的食肉動物,獅子必須要有足夠大的地盤,才能讓食物來源保持穩定。而在草原上,鬣狗、斑鬣狗、野狗等同樣是領地性很強的群居動物,雙方經常會爆發領地爭奪戰和食物爭奪戰。從爭奪地盤考慮,獅子只有群居才能做到。

獅子:吃飽了再打架

非洲大陸獵食者的競爭情況比叢林激烈得多。經常有獅子和鬣狗發生衝突的案例,獅子一般佔優勢,但也發生過鬣狗群獵殺落單獅子的案例,為了保住地盤、保護食物和保護幼崽,獅子也必須抱團取暖。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今天各種野生動物之所以還能存在這個地球,都是經過了千百年的進化與對環境的適應。無論是獨居還是群居,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並不存在哪種生存方式更加厲害的問題。

四隻雄獅搞定一隻野牛,還比較費勁

其次,作為大型的食肉動物,獅子必須要有足夠大的地盤,才能讓食物來源保持穩定。而在草原上,鬣狗、斑鬣狗、野狗等同樣是領地性很強的群居動物,雙方經常會爆發領地爭奪戰和食物爭奪戰。從爭奪地盤考慮,獅子只有群居才能做到。

獅子:吃飽了再打架

非洲大陸獵食者的競爭情況比叢林激烈得多。經常有獅子和鬣狗發生衝突的案例,獅子一般佔優勢,但也發生過鬣狗群獵殺落單獅子的案例,為了保住地盤、保護食物和保護幼崽,獅子也必須抱團取暖。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今天各種野生動物之所以還能存在這個地球,都是經過了千百年的進化與對環境的適應。無論是獨居還是群居,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並不存在哪種生存方式更加厲害的問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