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殲14戰機會復活嗎:這款“航母殺手”,美國專家這樣評價

早期第一代殲14

美國軍備發展顧問科爾安德洛指出, 中國的殲-20已經服役、殲-31戰機則正在加緊測試, 而按照中國一貫的“裝備一代,

研製一代, 設計一代”的發展原則, 我們有理由認為中國已經開始了新戰機的設計研製工作。

在殲-20之前, 中國曾預研過殲-14隱形戰機, 不過因為技術問題, 該專案最終下馬了。 現在有情報顯示, 隨著殲-20、殲-31技術的成熟和借鑒, 中國可能會復活殲-14專案。 不過如今的殲-14絕不是以前的殲-14了, 在技術上有了質的飛越, 是可以力壓美國F-22A的五代半戰機。

珠海航展上未被人注意的模型機

科爾安德洛揣測稱, 依目前來看, 殲-14就是中國第六代戰機服役前的主角(目前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 研製第六代戰機都不算成熟, 仍處在概念設計階段)。

俄媒也報導稱, 殲-14戰機的定位是重型戰鬥機, 除了具備極強的空戰能力外, 還具備優秀的對地/對海轟炸能力, 其作戰指標超越了殲-20和美國F-22的最新升級版本, 可攜帶大型鷹擊-18超音速反艦導彈和反艦巡航導彈打擊航母戰鬥群, 是最佳的空中反航母平臺。

科爾安德洛指出, 2010年中國在珠海航空博覽會上, 展示了兩種具有極高隱身技術的戰鬥機, 一種是號稱“暗箭”的隱身無人機實體比例模型。

第二種是沒有任何介紹的有人駕駛隱身戰鬥機, 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 只是軍迷們發現, 它的外形有點像上世紀末下馬的殲-14專案。

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推出了兩款隱身戰機項目, 分別是殲-13和殲-14項目, 殲-13被稱作“東風156”工程, 殲-14被稱為“東風153”工程。 早期的這兩種戰鬥機, 只有圖紙方案, 沒有任何原型機製造的痕跡。 2000年以後, 中國開始著手進行殲-13、殲-14的研製。 但軍方要求, 這兩種戰鬥機必須以具備隱身作戰能力為前提, 其次要可以達到超音速持續飛行的能力, 即超音速巡航。 但此時中國戰機最薄弱環節——發動機部分, 始終沒有任何進展。 而且, 研製工作也遭到了很多外界壓力(這期間,

中國航空工業的核心是研製、試飛更可靠的第三代戰機殲-10), 因此殲-13和殲-14陷入了停滯狀態, 直到最終下馬。

2003年是中國軍事轉折的一年, 這一年殲-10已經開始少量服役, 時任中國中央軍委主席的胡錦濤首先要求要研製三到五種新型戰鬥機。 除了現在正在試飛的殲-20和殲-31, 殲-14“復活計畫”也提到了議題上, 當時, 殲-14是直接面向美國空軍剛剛開始裝備的F-22戰鬥機而來的。 同時, 中國加大了殲-14的研製力度, 研製經費成倍增長, 而研製人員也逐年增加。 因此, 該項工作可以快速發展。

殲-14的實體建造在2010年就開始了(這時殲-20已經在準備試飛的工作), 中國仍以兩條腿走路的模式來完成發展殲-14計畫, 即自行裝備與外銷計畫。 因此, 殲-14在中國2010年珠海航空展覽上以比例模型以及外銷形式出現了。

作戰指標超殲20和F-22

科爾安德洛指出, 目前中國的軍備設計思路已經十分成熟, 他們不再盲目追求“跨代超越”, 而是按照自身目前具備的能力逐步完成“超越”。 目前, 中國航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除了已經服役的殲-20和正在試飛的殲-31, 兩種新型渦扇發動機(渦扇-13和渦扇-15)的研製也基本完成。而下一代的改進型號是十分便利的,主要在尾部噴口的向量設計方面,一旦中國向量噴口發動機技術完成,那麼中國至少又會有一種先進戰鬥機起飛。

據報導稱,中國第五代半重型殲擊機殲-14“鷹隼”是一種全新的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的隱形戰鬥機。飛機以重型、低成本為主導思想,以高性能、高生存力、高作戰效能為設計目標,要求飛機有大推重比,非加力超音速巡航,具有中國特色的隱身性能,具有很高的敏捷性和失速機動性。

當前,第五代殲擊機有三大設計特點:一是最大限度地增加了作戰飛機在超音速狀態下飛行的時間;二是大量採用隱形材料和技術;三是飛機的起降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其靈活性將徹底改變人們對殲擊機的現有觀念。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也報導稱,殲-14是一款重型戰機,最大起飛重量35噸(比殲-20的37噸略小),最大戰鬥載荷達到10噸。機長19.8米,機高3.6米,翼展15.2米,空重14噸,可裝備2-8枚空對空導彈、4-6枚空對地導彈或反艦導彈、1門30毫米航炮和若干制導炸彈。專家透露,殲-14這款戰機的早期定位就是重型戰鬥機,但其復活版是在殲-20之後研發的,所以借鑒了殲-20和殲-31的技術,具備超強的空戰能力和對地/對海打擊能力,其綜合作戰指標大大超越了殲-20和F-22A。

從外形上看,殲-14與殲-10有代際相乘關係,或是一款直接在殲-10基礎上研製的雙發隱身第五代半戰機。殲-14安裝的數位化飛行控制系統為飛機提供了自動穩定控制,其平面輪廓採用中部位置的機翼和外傾的雙垂尾翼的鴨式佈局,以及機翼下安裝了雙腹鰭,也像殲-10那樣朝外傾斜。

殲-14機體的50%由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有利於提高飛機的隱身性和耐熱性,同時減輕了機體重量,增大了機體強度。關於殲-14的武器系統,從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其主要的武器被裝在3個武器艙中,看起來非常像是殲-20的佈置。其中,2個較小的武器艙位於機身的側部,用於掛載各類空對空導彈。較大的機腹部武器艙由2個艙門蓋住,可容納至少4枚大型反艦導彈或防區外空對地導彈。

在隱身性能方面,殲-14採用了“高密度內掛”技術,這樣有效減少了雷達反射面。據悉,飛機的隱身性能是相對的,殲-14可以攜帶已經在中國空軍中使用的各類空對空導彈,諸如進行近距作戰的霹靂-13,進行中距作戰的霹靂-12、閃電-10和未來進行超遠距作戰的霹靂-21。在不需要保持高級別隱身性的時候,其機翼下的掛載位置還可以攜帶額外的武器和副油箱。

“沒有國防固金湯,哪來幸福奔小康”,據悉,中國殲-14將作為一款主戰機型,成為未來中國的國防利器。

搭配鷹擊18,空中“航母殺手”

另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稱,殲-14“鷹隼”在進行反航母作戰時,主要掛載鷹擊-18超音速反艦導彈。鷹擊-18是中國最新的大型超音速反艦導彈,該導彈具備一系列特點,克服了其他反艦導彈的缺陷,同時保持了優勢。美海軍認為,這種導彈是“最接近完美的反艦導彈”,一枚就足以摧毀一艘萬噸級大型驅逐艦。

據稱,鷹擊-18能夠通過實施重力加速度為10G的轉彎機動動作,規避敵艦的多重防空火力,能夠“擊敗美國海軍的‘宙斯盾’艦載防空系統及驅逐艦”,這種能力將使得美國和日本一直希望依賴“宙斯盾”系統在未來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夢想受到重創。

英媒推測,鷹擊-18估計會採用十分成熟的中繼慣性加末段主動雷達制導方式,並且載體可以利用資料鏈對導彈進行彈道修正,以改變導彈的攻擊彈道或者攻擊目標。相關資料顯示,近來中國在戰術導彈制導系統方面進步明顯,高精度的鐳射慣導、光纖慣導系統已得到廣泛運用,“北斗”二代工程的投入使用,使中國具備了獨立自主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這樣就為中國大規模使用衛星導航、慣性制導系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提高了中國中遠端反艦導彈的攻擊能力。

只要命中一枚,鷹擊-18其巨大的3倍音速衝擊力和300公斤的高爆彈頭,就足以使一艘萬噸級“宙斯盾”戰艦徹底喪失作戰能力。殲-14掛載4枚鷹擊-18,如果全部命中,足以讓一艘10萬噸級的美制核航母失去戰鬥力,就算只命中兩枚,也能摧毀航母的指揮系統。據稱,該彈還具有反輻射功能,即使在距敵艦50米處爆炸,也可摧毀60%的敵方艦載電子系統。

科爾安德洛分析指出,一旦中國五代半重型殲擊機殲-14“鷹隼”形成戰力,其強大的反艦能力足以讓美日聯合艦隊瞬間葬身火海。

兩種新型渦扇發動機(渦扇-13和渦扇-15)的研製也基本完成。而下一代的改進型號是十分便利的,主要在尾部噴口的向量設計方面,一旦中國向量噴口發動機技術完成,那麼中國至少又會有一種先進戰鬥機起飛。

據報導稱,中國第五代半重型殲擊機殲-14“鷹隼”是一種全新的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的隱形戰鬥機。飛機以重型、低成本為主導思想,以高性能、高生存力、高作戰效能為設計目標,要求飛機有大推重比,非加力超音速巡航,具有中國特色的隱身性能,具有很高的敏捷性和失速機動性。

當前,第五代殲擊機有三大設計特點:一是最大限度地增加了作戰飛機在超音速狀態下飛行的時間;二是大量採用隱形材料和技術;三是飛機的起降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其靈活性將徹底改變人們對殲擊機的現有觀念。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也報導稱,殲-14是一款重型戰機,最大起飛重量35噸(比殲-20的37噸略小),最大戰鬥載荷達到10噸。機長19.8米,機高3.6米,翼展15.2米,空重14噸,可裝備2-8枚空對空導彈、4-6枚空對地導彈或反艦導彈、1門30毫米航炮和若干制導炸彈。專家透露,殲-14這款戰機的早期定位就是重型戰鬥機,但其復活版是在殲-20之後研發的,所以借鑒了殲-20和殲-31的技術,具備超強的空戰能力和對地/對海打擊能力,其綜合作戰指標大大超越了殲-20和F-22A。

從外形上看,殲-14與殲-10有代際相乘關係,或是一款直接在殲-10基礎上研製的雙發隱身第五代半戰機。殲-14安裝的數位化飛行控制系統為飛機提供了自動穩定控制,其平面輪廓採用中部位置的機翼和外傾的雙垂尾翼的鴨式佈局,以及機翼下安裝了雙腹鰭,也像殲-10那樣朝外傾斜。

殲-14機體的50%由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有利於提高飛機的隱身性和耐熱性,同時減輕了機體重量,增大了機體強度。關於殲-14的武器系統,從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其主要的武器被裝在3個武器艙中,看起來非常像是殲-20的佈置。其中,2個較小的武器艙位於機身的側部,用於掛載各類空對空導彈。較大的機腹部武器艙由2個艙門蓋住,可容納至少4枚大型反艦導彈或防區外空對地導彈。

在隱身性能方面,殲-14採用了“高密度內掛”技術,這樣有效減少了雷達反射面。據悉,飛機的隱身性能是相對的,殲-14可以攜帶已經在中國空軍中使用的各類空對空導彈,諸如進行近距作戰的霹靂-13,進行中距作戰的霹靂-12、閃電-10和未來進行超遠距作戰的霹靂-21。在不需要保持高級別隱身性的時候,其機翼下的掛載位置還可以攜帶額外的武器和副油箱。

“沒有國防固金湯,哪來幸福奔小康”,據悉,中國殲-14將作為一款主戰機型,成為未來中國的國防利器。

搭配鷹擊18,空中“航母殺手”

另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稱,殲-14“鷹隼”在進行反航母作戰時,主要掛載鷹擊-18超音速反艦導彈。鷹擊-18是中國最新的大型超音速反艦導彈,該導彈具備一系列特點,克服了其他反艦導彈的缺陷,同時保持了優勢。美海軍認為,這種導彈是“最接近完美的反艦導彈”,一枚就足以摧毀一艘萬噸級大型驅逐艦。

據稱,鷹擊-18能夠通過實施重力加速度為10G的轉彎機動動作,規避敵艦的多重防空火力,能夠“擊敗美國海軍的‘宙斯盾’艦載防空系統及驅逐艦”,這種能力將使得美國和日本一直希望依賴“宙斯盾”系統在未來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夢想受到重創。

英媒推測,鷹擊-18估計會採用十分成熟的中繼慣性加末段主動雷達制導方式,並且載體可以利用資料鏈對導彈進行彈道修正,以改變導彈的攻擊彈道或者攻擊目標。相關資料顯示,近來中國在戰術導彈制導系統方面進步明顯,高精度的鐳射慣導、光纖慣導系統已得到廣泛運用,“北斗”二代工程的投入使用,使中國具備了獨立自主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這樣就為中國大規模使用衛星導航、慣性制導系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提高了中國中遠端反艦導彈的攻擊能力。

只要命中一枚,鷹擊-18其巨大的3倍音速衝擊力和300公斤的高爆彈頭,就足以使一艘萬噸級“宙斯盾”戰艦徹底喪失作戰能力。殲-14掛載4枚鷹擊-18,如果全部命中,足以讓一艘10萬噸級的美制核航母失去戰鬥力,就算只命中兩枚,也能摧毀航母的指揮系統。據稱,該彈還具有反輻射功能,即使在距敵艦50米處爆炸,也可摧毀60%的敵方艦載電子系統。

科爾安德洛分析指出,一旦中國五代半重型殲擊機殲-14“鷹隼”形成戰力,其強大的反艦能力足以讓美日聯合艦隊瞬間葬身火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