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盤點那些你不瞭解的藏族舞蹈

說到藏族舞蹈大多數人腦子裡會立馬浮現出“鍋莊”二字。 事實上, 藏族的舞蹈種類繁多, 內容豐富, 各類舞蹈分別有著不同的形式、跳法和功能。 藏族人認為舞蹈既能使人們在盡情歌舞的歡樂中抒發情感, 又能通過它與神靈溝通而得到佑護。 下面這些藏族舞蹈, 也許你從未聽說過。

巴塘弦子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地區, 有一種集歌、舞、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歌舞藝術。 表演時, 男子手拉弦胡, 邊跳邊唱;女子身穿長袖衣衫, 隨樂聲翩翩起舞。 這就是當地的著名的民間歌舞形式——巴塘弦子。

巴塘弦子是從“歌卓”中脫胎出來的民間歌舞,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西藏人稱為“康諧”, 即“康巴人跳的舞”, 其故鄉就在巴塘縣, 當地人稱之為“嘎諧”, 譯稱“圓圈舞”, 又名“巴塘弦子”。

跳弦子歌舞必有藏二胡伴奏, 以琴手為核心, 整個舞蹈的節奏由琴手掌握。 曲調一般短小精悍,

節奏整齊, 旋律優美, 易唱易記, 適合群眾歌舞。 每首音樂可反復十餘次。 巴塘弦子由於境內各村寨地理環境、交通條件等的差異, 故有不同的風格特色。 如中心絨區的弦子明快、矯健、激烈奔放、豪放有力、剛勁潑辣;夏邛區弦子舒暢飄灑、委婉動人;中咱區弦子保持著古樸典雅的特色。

巴塘弦子是巴塘人民智慧的結晶, 它積澱著厚重的民族文化, 折射著濃郁的民族風情。 在喜慶的日子裡, 巴塘人喜歡和著弦子歡快而粗獷的樂聲, 邊唱邊跳, 在音樂和舞蹈中展示自己心中的歡喜。

甘孜踢踏

甘孜踢踏是康北地區別具一格的舞蹈流派之一。 踢踏舞又稱“夏卓”。 甘孜踢踏最先是由西藏傳入的一種僧侶舞蹈形式, 最初其內容主要以詩歌的形式讚頌上師、父母、地方官和祈求吉祥等為主。

根據苯教法王紮西敦珠的《笨教源緣明境》中記載, 踢踏舞與藏戲大約在西元八世紀至九世紀傳入甘孜。 甘孜踢踏不同於愛爾蘭踢踏, 甘孜踢踏不只強調腳上功夫, 更強調手上和身上的動作, 形成了更為奔放、粗獷的特色舞。

甘孜踢踏分為有伴奏踢踏、無伴奏踢踏、有聲踢踏、無聲踢踏, 她從僧侶的舞蹈形式逐步轉變成民間的成人踢踏, 進而出現了少兒踢踏、女子踢踏, 在縣境內非常普及, 無論是春節、藏曆年、迎秋節, 還是平時集會慶典,

只要有歌舞表演的地方就有甘孜踢踏的表演。 與一般踢踏舞, 純粹動腳不同, 甘孜踢踏舞, 有很多手上動作。

更重要的是, 他們的鞋上會系著響鈴, 動作一起, 鈴聲飄蕩。 曾經有人這樣評價過:“倘若愛爾蘭踢踏踏出了風格, 那麼甘孜的踢踏就舞出了它的風采”。

甘孜踢踏充滿了甘孜縣民族舞蹈的氣息,被認為是康巴特有的舞蹈表演形式之一。踢踏舞是甘孜縣的特色,它將藝術內涵的表演、優雅的舞蹈動作與舞者驚人的體能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甘孜踢踏不同於純粹的腳下炫技,活潑閒逸的甘孜踢踏,以粗獷奔放、熱情洋溢的康巴文化為背景,更多的是借踢踏之魂展現藏區民間的風情萬種。

甘孜踢踏由於保留了民間舞蹈傳統而自成一派,其舞步充滿了跳躍性,活潑而歡快,音樂也多運用傳統的藏族民間音樂,其形式不拘一格,是一種非常自由的舞蹈形式。除此之外,與其他一些以腳步打擊節奏的舞蹈相比,甘孜踢踏更注重腳步打點的複雜技巧與節奏,有力而簡潔。甘孜踢踏的發展在近代更是發生了巨大的飛躍,它被廣泛地運用到娛樂、大型演出、民間歌舞等各種場合,成為代表甘孜縣的“傳統民間舞”。

熱巴舞

熱巴舞是一種由鼓鈸(單鈸)、鑼伴奏的集體大型歌舞,技巧性較強,初時舞姿輕捷,高潮時感情奔放,動作粗獷有力。跳熱巴舞的原意是為了求佛保佑村寨平安、六畜興旺和禳災、祈豐收。唱、舞、器樂、服裝等方面的藝人需經事前長時間的培養、訓練,方能參加。熱巴舞共分12段,每跳一段前先念一段詞,大意是頌揚天地日月、山川河流、菩薩等。

熱巴中的舞蹈,為了吸引觀眾,講究舞姿的優美,編排難度高的動作,象古代的百戲帶有雜技、武術等藝技。舞時,男女人數相等,由領舞人扮主要角色。

在鈴鼓聲中,通過跳、轉、翻動作,圓好場地,招來觀眾,然後男女演員上場。表演中,男搖銅鈴女敲,伴隨著鼓點,應節奏而舞。舞者腰間短裙狀的用羊毛或牛毛編織的染有三色或五色的辮條,隨著各種強勁有力的高難度動作,裙條飄起,剛中現柔,瀟灑自如。表演者很講究單腿旋轉和各類蹦子、串身翻等動作,如女子“帶鼓平轉”,“貓跳翻身”、“正反轉”、“高低擊鼓”等,變化多端,情緒灼熱。男子的技巧表演更扣人心弦,它充分表現了藏族人民純情樸實、熱情開朗、堅強的英雄氣質。如表現動物形態的“兔子跳”,或“扭身跳”,或“滾毛”,或“走矮子”,表現技巧和技藝的“磨盤腿”,或“單腿挎轉”,或“搖鈴蹲轉”,或作“躺身蹦子”;表現嬉戲與體育競技的“摔跤角鬥”,“烏龜爬沙”、“堆羅漢”、“滾壺壇”;表現氣功內容的“尖刀刺腹”、“夾刀旋轉”、“滾牛角尖”等動作。熱巴舞風格技巧熟練精當,節奏激烈緊張,表情豐富,情緒奔放,粗礦豪邁,英武豪放,特點穩重大方,舞姿優美多變,整套節目,包括默劇、雜技、氣功等成分,形成了成套的演出程式,尤其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趣味性,既能娛樂,又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深受藏族人民的喜愛。

鈴鼓是熱巴的重要組成部分,分九種鼓點,根據鼓點節奏的不同來表演舞蹈。在表演中,男持銅鈴,女執手鼓(因而熱巴舞又名“鈴鼓舞”),繞圈走動,翩翩起舞。鈴鼓聲節節奏鮮明,隨著曲調和情感的變化或高或低,或急或緩。節奏徐緩,鈴鼓間響,清聲幽遠,似深箐山溪,原野牧鈴鐺;節奏急促,鈸鼓齊鳴,轟轟烈烈,像急流奔湧,高山雪崩。進入高潮,舞蹈動作址分強烈,男子仿佛雄鷹一般單腿跨轉,騰躍飛旋,女子一手拿弓鼓槌,高舉頭頂,轉翻身子歡舞,猶如孔雀開屏。舞蹈動作選用弦子、鍋莊舞步的同時,吸收了雜技表演的一些技巧動作,比較精彩的有“躺身平轉”、“躺身小蹦子”、“前後甩腰”、“跨腿原地轉”、“躺身大蹦子”等。熱巴舞的隊形變化多而且十分複雜,除圓圈外,還有“龍擺尾”、“雙插花”,舞姿優美,節奏鮮明,手和腳為順腳,重在腿部動作的變化。時而如同走"八卦陣",時而像數條青龍在飛舞、交纏、並肩盤圓圈。隊形雖複雜多變,但近百人的業餘演員卻能做到整齊劃一、有條不紊地演出。其氣勢之宏大,情緒之熱烈讓人歎為觀止,誰要是能一飽眼福,定會嘆服不已,終身難忘。

羌姆

“羌姆”,是藏族群眾對佛教噶爾羌姆的一種口語稱呼,在藏傳佛教的文字記載中對此統稱為“密宗金剛噶爾羌姆舞”,簡稱噶爾羌姆,漢語意為金剛神舞。在雲南叫“麻羌,在青海叫“跳乾”,在內蒙古叫“查瑪”。羌姆也俗稱為“跳神”。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國內眾多專家學者的關注,研究者與日俱增。

要說起藏傳佛教寺院舞蹈“羌姆”的來源,就必須追溯到藏傳佛教在西藏得以興起的經過。那是在西元7世紀時,印度高僧蓮花生來到西藏宣傳當時流行於印度的佛教。然而,西藏當地原始多神崇拜的苯教深入人心,對外來宗教採取排斥、拒絕的態度。為了能在西藏推行佛教,聰明的印度高僧蓮花生便採取了將印度佛教與西藏原始苯教相互結合的方法,既保留了佛教教義、對唯一最高主神如來的崇敬,又將笨教中的各種神靈收納為護法神,而符合了藏族對原始多神進行崇拜的心理,至使西藏地區在唐代誕生了藏傳佛教。

隨著藏傳佛教的建立,蓮花生又創建了該教在祭祀禮儀中,採用頭戴各種神祗面具,吸收大量藏族民間舞蹈成份而編排的程式性舞段,成為宗教本身和藏族民眾用來驅鬼求神、造福來世、宣揚佛法天命、解說因果關係和表演佛經故事等祭祀活動中的宗教舞蹈。這種祭祀舞蹈,被後來藏傳佛教的各個教派所採用,稱其為“羌姆”。隨著歷史的進展,藏傳佛教逐漸在除西藏之外的所有藏區,以及內蒙等地多個民族中逐漸流傳開來。而“羌姆”,也因地域與民族的不同,產生出多種稱謂。如蒙族稱其為“查瑪”,滿族稱其為“跳布紮”、青海等地又稱作“跳欠”等。

每逢釋迦牟尼的誕辰、藏曆新年以及藏傳佛教的重要宗教節日,全國各大藏傳佛教寺院,如西藏的哲蚌寺、紮什倫布寺、桑鳶寺、青海的塔爾寺、甘肅的拉蔔楞寺、內蒙的五當召、北京的雍和宮等,都要舉行盛大的“羌姆”活動。數以萬計的信徒為了能親臨祭祀活動,有的不遠數百里之遙,提前若干天便攜家帶口啟程奔赴各大寺院,以對神靈進行崇拜和求得自己與家人願望的實現。

“羌姆”是神聖、莊重的宗教祭祀儀軌活動,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宗教藝術形式之一,它既有強烈的表演性和觀賞性,又蘊涵豐富的佛教密法內容。它借用豐富的藝術形式表達佛法及其善的意念傳達,為眾生消災驅邪,祈禱眾生福壽吉祥。

“羌姆”舞蹈在發展過程中不但繼承印度舞蹈的特色,還吸收了藏地特有的一些舞蹈的特點,“已形成較為完整的舞蹈理論,有其特定的的舞蹈語彙、舞蹈結構和表現形式。舞蹈技法上已有完整的全身動作規律和特點要求,並有各種舞步,各種跳、轉、蹲等技法外,手勢組合尤為完整。”貢珠.雲丹加措在《知識總匯》裡,將藏族舞蹈(包括“羌姆”)分作9種技藝,而這九種技藝中的身態、語態和意態,即媚態、武態、醜態為身態,凶態、樂態、懼態為語態,悲態、怒態、善態為意態等“三態”,又與藏傳佛教的身、語、意“三境”有著密切的聯繫。

一千多年的時間裡“羌姆”這一古老的宗教舞蹈藝術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其形式和內涵的多樣性滿足了不同群體修行和信仰、祭祀等需要,對藏民族的文化藝術,社會生活,風俗習慣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它特有的魅力而被大眾接受。

甘孜踢踏充滿了甘孜縣民族舞蹈的氣息,被認為是康巴特有的舞蹈表演形式之一。踢踏舞是甘孜縣的特色,它將藝術內涵的表演、優雅的舞蹈動作與舞者驚人的體能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甘孜踢踏不同於純粹的腳下炫技,活潑閒逸的甘孜踢踏,以粗獷奔放、熱情洋溢的康巴文化為背景,更多的是借踢踏之魂展現藏區民間的風情萬種。

甘孜踢踏由於保留了民間舞蹈傳統而自成一派,其舞步充滿了跳躍性,活潑而歡快,音樂也多運用傳統的藏族民間音樂,其形式不拘一格,是一種非常自由的舞蹈形式。除此之外,與其他一些以腳步打擊節奏的舞蹈相比,甘孜踢踏更注重腳步打點的複雜技巧與節奏,有力而簡潔。甘孜踢踏的發展在近代更是發生了巨大的飛躍,它被廣泛地運用到娛樂、大型演出、民間歌舞等各種場合,成為代表甘孜縣的“傳統民間舞”。

熱巴舞

熱巴舞是一種由鼓鈸(單鈸)、鑼伴奏的集體大型歌舞,技巧性較強,初時舞姿輕捷,高潮時感情奔放,動作粗獷有力。跳熱巴舞的原意是為了求佛保佑村寨平安、六畜興旺和禳災、祈豐收。唱、舞、器樂、服裝等方面的藝人需經事前長時間的培養、訓練,方能參加。熱巴舞共分12段,每跳一段前先念一段詞,大意是頌揚天地日月、山川河流、菩薩等。

熱巴中的舞蹈,為了吸引觀眾,講究舞姿的優美,編排難度高的動作,象古代的百戲帶有雜技、武術等藝技。舞時,男女人數相等,由領舞人扮主要角色。

在鈴鼓聲中,通過跳、轉、翻動作,圓好場地,招來觀眾,然後男女演員上場。表演中,男搖銅鈴女敲,伴隨著鼓點,應節奏而舞。舞者腰間短裙狀的用羊毛或牛毛編織的染有三色或五色的辮條,隨著各種強勁有力的高難度動作,裙條飄起,剛中現柔,瀟灑自如。表演者很講究單腿旋轉和各類蹦子、串身翻等動作,如女子“帶鼓平轉”,“貓跳翻身”、“正反轉”、“高低擊鼓”等,變化多端,情緒灼熱。男子的技巧表演更扣人心弦,它充分表現了藏族人民純情樸實、熱情開朗、堅強的英雄氣質。如表現動物形態的“兔子跳”,或“扭身跳”,或“滾毛”,或“走矮子”,表現技巧和技藝的“磨盤腿”,或“單腿挎轉”,或“搖鈴蹲轉”,或作“躺身蹦子”;表現嬉戲與體育競技的“摔跤角鬥”,“烏龜爬沙”、“堆羅漢”、“滾壺壇”;表現氣功內容的“尖刀刺腹”、“夾刀旋轉”、“滾牛角尖”等動作。熱巴舞風格技巧熟練精當,節奏激烈緊張,表情豐富,情緒奔放,粗礦豪邁,英武豪放,特點穩重大方,舞姿優美多變,整套節目,包括默劇、雜技、氣功等成分,形成了成套的演出程式,尤其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趣味性,既能娛樂,又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深受藏族人民的喜愛。

鈴鼓是熱巴的重要組成部分,分九種鼓點,根據鼓點節奏的不同來表演舞蹈。在表演中,男持銅鈴,女執手鼓(因而熱巴舞又名“鈴鼓舞”),繞圈走動,翩翩起舞。鈴鼓聲節節奏鮮明,隨著曲調和情感的變化或高或低,或急或緩。節奏徐緩,鈴鼓間響,清聲幽遠,似深箐山溪,原野牧鈴鐺;節奏急促,鈸鼓齊鳴,轟轟烈烈,像急流奔湧,高山雪崩。進入高潮,舞蹈動作址分強烈,男子仿佛雄鷹一般單腿跨轉,騰躍飛旋,女子一手拿弓鼓槌,高舉頭頂,轉翻身子歡舞,猶如孔雀開屏。舞蹈動作選用弦子、鍋莊舞步的同時,吸收了雜技表演的一些技巧動作,比較精彩的有“躺身平轉”、“躺身小蹦子”、“前後甩腰”、“跨腿原地轉”、“躺身大蹦子”等。熱巴舞的隊形變化多而且十分複雜,除圓圈外,還有“龍擺尾”、“雙插花”,舞姿優美,節奏鮮明,手和腳為順腳,重在腿部動作的變化。時而如同走"八卦陣",時而像數條青龍在飛舞、交纏、並肩盤圓圈。隊形雖複雜多變,但近百人的業餘演員卻能做到整齊劃一、有條不紊地演出。其氣勢之宏大,情緒之熱烈讓人歎為觀止,誰要是能一飽眼福,定會嘆服不已,終身難忘。

羌姆

“羌姆”,是藏族群眾對佛教噶爾羌姆的一種口語稱呼,在藏傳佛教的文字記載中對此統稱為“密宗金剛噶爾羌姆舞”,簡稱噶爾羌姆,漢語意為金剛神舞。在雲南叫“麻羌,在青海叫“跳乾”,在內蒙古叫“查瑪”。羌姆也俗稱為“跳神”。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國內眾多專家學者的關注,研究者與日俱增。

要說起藏傳佛教寺院舞蹈“羌姆”的來源,就必須追溯到藏傳佛教在西藏得以興起的經過。那是在西元7世紀時,印度高僧蓮花生來到西藏宣傳當時流行於印度的佛教。然而,西藏當地原始多神崇拜的苯教深入人心,對外來宗教採取排斥、拒絕的態度。為了能在西藏推行佛教,聰明的印度高僧蓮花生便採取了將印度佛教與西藏原始苯教相互結合的方法,既保留了佛教教義、對唯一最高主神如來的崇敬,又將笨教中的各種神靈收納為護法神,而符合了藏族對原始多神進行崇拜的心理,至使西藏地區在唐代誕生了藏傳佛教。

隨著藏傳佛教的建立,蓮花生又創建了該教在祭祀禮儀中,採用頭戴各種神祗面具,吸收大量藏族民間舞蹈成份而編排的程式性舞段,成為宗教本身和藏族民眾用來驅鬼求神、造福來世、宣揚佛法天命、解說因果關係和表演佛經故事等祭祀活動中的宗教舞蹈。這種祭祀舞蹈,被後來藏傳佛教的各個教派所採用,稱其為“羌姆”。隨著歷史的進展,藏傳佛教逐漸在除西藏之外的所有藏區,以及內蒙等地多個民族中逐漸流傳開來。而“羌姆”,也因地域與民族的不同,產生出多種稱謂。如蒙族稱其為“查瑪”,滿族稱其為“跳布紮”、青海等地又稱作“跳欠”等。

每逢釋迦牟尼的誕辰、藏曆新年以及藏傳佛教的重要宗教節日,全國各大藏傳佛教寺院,如西藏的哲蚌寺、紮什倫布寺、桑鳶寺、青海的塔爾寺、甘肅的拉蔔楞寺、內蒙的五當召、北京的雍和宮等,都要舉行盛大的“羌姆”活動。數以萬計的信徒為了能親臨祭祀活動,有的不遠數百里之遙,提前若干天便攜家帶口啟程奔赴各大寺院,以對神靈進行崇拜和求得自己與家人願望的實現。

“羌姆”是神聖、莊重的宗教祭祀儀軌活動,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宗教藝術形式之一,它既有強烈的表演性和觀賞性,又蘊涵豐富的佛教密法內容。它借用豐富的藝術形式表達佛法及其善的意念傳達,為眾生消災驅邪,祈禱眾生福壽吉祥。

“羌姆”舞蹈在發展過程中不但繼承印度舞蹈的特色,還吸收了藏地特有的一些舞蹈的特點,“已形成較為完整的舞蹈理論,有其特定的的舞蹈語彙、舞蹈結構和表現形式。舞蹈技法上已有完整的全身動作規律和特點要求,並有各種舞步,各種跳、轉、蹲等技法外,手勢組合尤為完整。”貢珠.雲丹加措在《知識總匯》裡,將藏族舞蹈(包括“羌姆”)分作9種技藝,而這九種技藝中的身態、語態和意態,即媚態、武態、醜態為身態,凶態、樂態、懼態為語態,悲態、怒態、善態為意態等“三態”,又與藏傳佛教的身、語、意“三境”有著密切的聯繫。

一千多年的時間裡“羌姆”這一古老的宗教舞蹈藝術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其形式和內涵的多樣性滿足了不同群體修行和信仰、祭祀等需要,對藏民族的文化藝術,社會生活,風俗習慣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它特有的魅力而被大眾接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