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學習交流丨環保鄠邑分局崔紅豔分享體會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通過受訪者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 用真實的歷史細節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歷練故事, 再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時期的艱苦生活和成長歷程。 這部書, 是當代青年樹立正確人生觀、勵志成才的鮮活教材, 是黨員幹部錘煉黨性、提升素質的生動範本。

在困境中生存和生活, 首先意味著要經受苦難。 能吃苦者, 就能經受苦難的考驗, 能磨其心志, 苦難會成為他人生成長的教科書和難得的精神財富。

怕吃苦者, 會整天處在抱怨之中而不可自拔。 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在書中提到, 習近平是“年齡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隊時間最長的知青”。 習近平把七年最珍貴的青春歲月, 留在梁家河這個山溝裡, 七年艱難困苦的知青歲月, 為習近平擔當黨和國家大任, 奠定了堅實的人格基礎。

學習

人生進步的階梯

改變命運

習近平到梁家河插隊期間, 裝滿了兩個箱子的書。 他在田間地頭休息間隙抓緊讀書, 幹了一天活再累, 晚上也要看書到深夜。 他勤奮好學, 到了夜以繼日的程度。 他讀的書有政治、歷史, 有文學、哲學、軍事, 他還注重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中國經典古籍。

政治能幫助他明確政治方向, 哲學能幫助他抓住事物的矛盾、本質、問題、重點,

歷史能使他看到事物發展的來龍去脈, 並從中汲取歷史智慧, 文學能豐富他的精神世界, 瞭解五彩繽紛的人生。 他讀書注重分析對比, 力求知其所以然。

當今

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之所以具有哲學的眼光、底蘊和智慧, 之所以能把握歷史規律和歷史經驗, 之所以常常引經據典、信手拈來, 就與他注重學習、讀書有關, 與他“厚積薄發”的積累有關。

學習

向總書記學習, 就是要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理想信念。 總書記曾經說過:“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來選擇。 如何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 關鍵是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否則, 環境再好照樣會走錯路。 ”

向總書記學習, 就是要永葆肯吃苦、不怕苦的奮鬥精神。 不同年代, 吃苦的含義是不一樣的。 現在不會再有當初大規模上山下鄉的那種歷練, 也很少會有吃不飽肚子的擔憂, 但是同樣會碰到“苦”的環境、嘗到“苦”的滋味。 作為生活在新時期的我們, 沒有任何理由怨天尤人, 必須像青年習近平那樣,

敢於吃苦、樂於吃苦、善於吃苦、不忘吃苦, 在奮鬥中創造屬於自己的無悔青春。

向總書記學習, 就是要養成愛讀書、善讀書的生活方式。 看完《歲月》一書, 我們都能強烈地感受到, 書中講述的習近平總書記的每一個青春奮鬥故事都很實在, 都是普通人經過努力能夠做到的, 但是這麼多故事背後的閃光點集中到一個人身上, 就誕生了“偉大”。 正是因為這種普通群眾都能理解和認知的“偉大”, 人民群眾才發自內心地感到習近平總書記既可敬、又可親, 既高大、又貼近, 具有強烈的人格魅力。

點擊標題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西

長按二維碼關注

公眾號ID

xianhuanbao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