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已到霜降節氣,食補大全奉上!“老寒腿”們應該這樣吃

在小編的印象裡, 身邊的秋天總是特別的短。 充滿陽光和冰淇淋的夏天似乎還沒過去多久, 一眨眼的功夫, 就到了霜降。

霜降已經是秋天的最後的一個節氣。 在這之後, 天氣就會越來越寒冷了。 小編早早向大家發出提醒——霜降之後, 謹防“老寒腿”的發生哦!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八個節氣。

進入霜降, 天氣變得寒冷, 空氣中的水汽在地面或植物上凝結為霜而降, 故名霜降。 霜降是秋季最後的一個節氣,

此時脾臟功能處於最佳狀態, 人們的食欲要比夏季和秋初為好, 市場上水果也比較多。 但人們往往忽略了氣溫下降, 容易使骨關節炎發生, 老年人極易患上“老寒腿”。

“老寒腿”的主要症狀表現為腿部經常有沉重感或酸麻脹痛, 受到寒涼時症狀加重。 “老寒腿”屬於中醫痹症範疇, 相當於西醫學的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等。 受累的關節以膝關節為主, 經常出現關節疼痛, 有時會伴有腫脹, 蹲立或上下樓時疼痛加重。

“老寒腿”的發生與氣候變化關係密切。 老年人入秋以後, 首先要注意膝關節的保暖防寒, 可以帶護膝、局部艾灸、熱水浴、熱敷等;其次要選擇適宜項目進行體育鍛煉, 如打太極拳、做八段錦、走步、慢跑等, 運動量以微微汗出為宜。 有的老年人天天爬樓梯, 結果越爬關節越痛;有的做半蹲姿勢, 做膝關節前後搖晃動作, 越搖晃關節越不靈活。 這些鍛煉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食物也可有效預防“老寒腿”的發生, 除適度鍛煉外, 食補也是可取的預防方法。

諺語有“補冬不如補霜降”之說, 認為“秋補”比“冬補”更重要。

古人到了霜降, 有吃羊肉、吃兔肉的習俗。 據史料記載, 明代皇帝在重陽節那一天, 要到北京兔兒山(今中南海西南)登高賞秋, 吃迎霜兔肉, 飲菊花酒。 所謂“迎霜兔肉”就是經過霜降的兔子肉。 此時的兔肉味道鮮美, 營養價值高, 有益氣健脾, 祛風除濕的作用, 對風濕性關節炎有益。

中藥對“老寒腿”亦有良好療效。 今介紹幾款, 任朋友們選用。

1.紅花透骨草熏洗方紅花50克, 透骨草50克, 墓頭回30克。 用水煎煮30分鐘, 離火後, 加入白酒50毫升, 薑汁醋30毫升。 趁其溫熱時, 先熏後洗。 每晚臨睡前, 熏洗1次, 每劑藥可熏洗3次, 持之以恆, 必有療效。

2.吳茱萸藥浴 吳茱萸30克, 川芎30克, 花椒30克。 共煎煮, 每晚藥浴1次, 可除“老寒腿”之疼痛。

千年健藥酒 千年健25克, 追地風25克, 木瓜25克。 用白酒500毫升浸泡, 7天后即可飲用。 每天3次, 每次50毫升, 或30毫升。 用於風濕痹症。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365天養生趣談》(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毛德西編著), 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悅讀中醫”(大眾喜愛的50個閱讀微信公眾號中唯一一個醫藥類公眾號),每日推送,及時獲取中醫藥知識和養生常識。

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悅讀中醫”(大眾喜愛的50個閱讀微信公眾號中唯一一個醫藥類公眾號),每日推送,及時獲取中醫藥知識和養生常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