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作為全球最年輕的富豪,紮克伯格身上有什麼值得學習?

馬克·紮克伯格, 軟體設計師。 2004年與哈佛大學的同學共同創立社交網站Facebook。 時至今日facebook已達近20億的用戶數量, 成為全球最大的社交媒體軟體。

2016年10月, 紮克伯格位列《福布斯》雜誌年度“美國400富豪榜”第四位。

紮克伯格

不是每個企業家一出生就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 但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身上一定具備著超乎常人的特質。 優秀的特質能夠影響和帶動企業的發展, 如何才能具備那些優秀的特質呢?除了憑藉與生俱來的天賦之外, 這個過程還可以通過大量的學習去獲得。 對於20歲就創立facebook的紮克伯格來說, facebook的勝利和紮克伯格的身上的特質有很大的關係。

瘋狂的執行力:

決定人生高度的從來不是做事的完美程度, 而是做事的速度。 在這個競爭越發激烈的時代, 有新奇的點子很重要, 但如果這個點子遲遲得不到執行, 也就只能化成一灘死水蒸發掉。 而在紮克伯格身上執行力得到了最大的體現。

紮克伯格

還在哈佛讀電腦專業的紮克伯格, 有一天心血來潮地想做一款應用, 他當天晚上20:30分回到宿舍, 22:17分開始動手做。 六個小時後便完成了產品的設計、開發、上線, 要是按照普通人的速度, 這可能是一個小型創業團隊兩天的日常工作量。

而這款應用造就的就是facebook的前身FaceMash。

對於紮克伯格來說, 我這一秒想到什麼, 我下一秒就要去做!產品出現問題, 下一秒就要去解決!有更優質的方案, 下一秒就要立刻敲代碼進行產品反覆運算。 十年來facebook不斷地優化和成長, 為用戶創造了更好的使用體驗。 這一切都離不開紮克伯格帶動的影響。 可見執行力能讓一個企業擺脫平庸迅速晉升, 是一個企業不可或缺的特質。

是什麼驅動著紮克伯格有著瘋狂的執行力, 而普通人卻達不到這種瘋狂?軍哥說過:“人和人的區別, 是思維意識層級的不同。 ”紮克伯格作為互聯網行業最年輕的富豪企業家, 代表的是全新的管理思維模式, 企業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

只有摒棄舊思維, 注入全新的經營理念, 才能突破企業在新時代遇到的困境。

最受員工喜愛的CEO

在管理員工方面, 紮克伯格並不制定所有的決策, 反而他一直在遠離決策。 他讓員工按照自認為對使用者有益的方式來制定決策, 並為使用者提供合適的服務和功能, 這讓員工能充分地感受到他的信任和授權。

對於基層方面, 他鼓勵草根員工積極參與決策, 這與許多公司自上而下的決策機制迥然不同。 能出此對策, 紮克伯格顯然已經明白了一點, 員工唯有在身心自由和諧的情況下, 工作才能發揮到最佳水準。

Facebook辦公室

其實制定決策就是制定企業的機制, 核心就是為了拉動人心, 只有人心被拉動了, 工作效率才會升上去。 很多企業家總以為自己手握全權, 凡事都親力親為, 企業的運作才能一帆風順。 其實不是的, 這樣的結果只會導致自己累得暈頭轉向, 並且很大程度地局限了企業的發展。

那機制該怎麼定?這是很多企業一直面臨的困惑。 對於這個問題軍哥在《經營智慧》裡已經有了一套明確的答案, 他是這麼說的:“讓員工自己定規矩,自己做套子,給自己套上。你會發現,每一個人都願意按自己制定的規矩幹事。員工做到了自己定的機制,那企業就獎勵他,做不到就罰他。這樣就提高了員工的執行力,也提高了團隊的執行力和企業的工作效率。”

劉軍老師

一個站在世界頂端的企業,其實已經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便是如何站得更穩。企業無論是處在什麼位置,目標自然是要往上爬,是要想著如何才能讓企業做得更好做得更大,這其中依靠自身的天賦和有限的經驗是完全不夠的。在這些許許多多成功的案例裡可以發現,成功的經營者都是有共性的,他們早就明白凡事都要講究智慧,有了智慧才有了解決問題的思維,這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他是這麼說的:“讓員工自己定規矩,自己做套子,給自己套上。你會發現,每一個人都願意按自己制定的規矩幹事。員工做到了自己定的機制,那企業就獎勵他,做不到就罰他。這樣就提高了員工的執行力,也提高了團隊的執行力和企業的工作效率。”

劉軍老師

一個站在世界頂端的企業,其實已經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便是如何站得更穩。企業無論是處在什麼位置,目標自然是要往上爬,是要想著如何才能讓企業做得更好做得更大,這其中依靠自身的天賦和有限的經驗是完全不夠的。在這些許許多多成功的案例裡可以發現,成功的經營者都是有共性的,他們早就明白凡事都要講究智慧,有了智慧才有了解決問題的思維,這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