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經常吃外賣的注意了~有個妹子曬出體檢報告,有個指標爆表,6位同事都感染了……

最近,

雲南昆明女白領劉小妹的單位組織體檢,

拿到體檢報告的時候,

她的心情很down!

其中一項指標,

數值高達678,

正常不能超過50啊!

她的足足有13倍多了!

而她同事的遭遇則更可怕,

同一辦公室的6個人集體中槍,

也全都數值爆表, 感染同種細菌!

一人中招, 大家遭殃

這種細菌在不知不覺中傳染著...

.她沒想到平時偶爾胃不舒服、拉肚子等, 背後竟然真的隱藏這巨大隱患!

除了以前的一些毛病,

今年體檢報告中, 這個“幽門螺桿菌檢測判定值”讓她驚慌失措!

嗯, 就是這個有點繞口的指標!

幽門螺桿菌檢測被明確標記出“+”號, 顯示為“陽性”, 數值為678!

醫院還貼心的寫出小於50為陰性, 大於等於50為陽性!(不要顫抖!保持微笑!)

超出這麼多!

劉小妹迅速上網搜索了一番!

跳出的答案嚇得她只差馬上去立遺囑了!

更恐怖的是, 當她與隔壁辦公室同事聊天時發現, 她竟然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隔壁辦公室的6個人, 也全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一場辦公室探案迅速展開...大家紛紛展現自己的搜索技能!

某度說, 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可能和吃的食物有關係, 而且還會傳染, 嚴重還會引起其他病症...

某乎說, 幽門螺桿菌也不是那麼可怕, 經常吃外賣、火鍋、燒烤等都有可能讓數值增加, 常常一起吃飯的人會互相傳染。

What?還和胃癌有關。 。 。

想想真是嚇人呢, 一不留神就中招了!

至少半數國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可能引起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等病症

幽門螺桿菌是啥?病症真的有那麼嚴重麼?

小編順手查了一下, 在春雨醫生發佈的一篇文章中稱, 幽門螺桿菌是消化性潰瘍發生和治療後復發的主要原因, 它在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中檢出率高達95%-100%, 胃潰瘍患者中的檢出率在70%以上。

同時,幽門螺桿菌可以引起胃癌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發生,被世界衛生組織明確列為Ⅰ類致癌物。

此外,幽門螺桿菌還與諸如缺鐵性貧血、牙周病、皮膚病、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甚至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的冠心病、高血壓病等疾病的發病有密切的相關性。

該文章指出,我國成人感染率統計數字不一,但普遍認為在50%以上。大部分感染者是無症狀的,只有在體檢時做相關檢查才能發現。

而對於幽門螺桿菌的治療,目前還沒有相關疫苗,只能再日常行為上加以預防。

重慶市腫瘤醫院化內科主任陳偉慶也稱,這種情況很常見,“因為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幽門螺桿菌人群感染率高達50%~60%,相當於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被感染了。”

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一般為經口傳播、親密接觸傳播、進食被污染的食物和飲水等。因此,很多情況下幽門螺桿菌主要的傳染源直接來自家庭成員之間、經常共同進餐的同事之間。“習慣使用筷子,沒有分餐制,患者就會反復感染。”

雖然症狀不明顯,但是人體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正常的胃黏膜會產生組織學上的炎症,即發生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有資料表明90%以上的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

如果不及時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情況干預治療,慢性炎症在反復感染、修復的過程中,胃就不能用胃黏膜細胞去修復,而是用腸道的細胞去修復,即出現所謂的腸化生。這時若炎症仍不能控制,持續存在,就會導致出現胃黏膜異型增生,即發生低級病變、高級病變等癌前病變,最後甚至惡變為癌。

“不過,只要經過規範治療,是可以逆轉的。”

遠離幽門螺桿菌,這些生活習慣要改變

日常生活中,要遠離幽門螺桿菌,人們的很多生活習慣都要注意:

1、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蔬菜、瓜果要洗淨或削皮;

2、不吃半生不熟的牛排等食物。不喝生冷水,不吃太燙的東西,特別是火鍋、燒烤之類,以及酒、咖啡和辛辣的食物;

3、最好儘量減少在外就餐;

4、如果身邊有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應在醫生指導下規範治療,並注意防護,最好跟大家分餐,或用公筷、公勺盛飯夾菜;

5、不要相互夾菜,碗筷注意清洗乾淨,高溫消毒;

6、接吻也會直接感染,同時禁止用嘴喂孩子食物;

7、對於已經被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或有感染史的病人,需要定期複查,必要時要進行胃鏡檢查。

8、餐具要勤消毒,一般來說,微波爐加熱、75%酒精均可有效殺滅幽門螺桿菌。

綜合自春城晚報、上游新聞、CCTV4、中醫養生、春雨醫生以及網路

編輯:韓斌

胃潰瘍患者中的檢出率在70%以上。

同時,幽門螺桿菌可以引起胃癌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發生,被世界衛生組織明確列為Ⅰ類致癌物。

此外,幽門螺桿菌還與諸如缺鐵性貧血、牙周病、皮膚病、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甚至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的冠心病、高血壓病等疾病的發病有密切的相關性。

該文章指出,我國成人感染率統計數字不一,但普遍認為在50%以上。大部分感染者是無症狀的,只有在體檢時做相關檢查才能發現。

而對於幽門螺桿菌的治療,目前還沒有相關疫苗,只能再日常行為上加以預防。

重慶市腫瘤醫院化內科主任陳偉慶也稱,這種情況很常見,“因為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幽門螺桿菌人群感染率高達50%~60%,相當於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被感染了。”

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一般為經口傳播、親密接觸傳播、進食被污染的食物和飲水等。因此,很多情況下幽門螺桿菌主要的傳染源直接來自家庭成員之間、經常共同進餐的同事之間。“習慣使用筷子,沒有分餐制,患者就會反復感染。”

雖然症狀不明顯,但是人體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正常的胃黏膜會產生組織學上的炎症,即發生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有資料表明90%以上的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

如果不及時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情況干預治療,慢性炎症在反復感染、修復的過程中,胃就不能用胃黏膜細胞去修復,而是用腸道的細胞去修復,即出現所謂的腸化生。這時若炎症仍不能控制,持續存在,就會導致出現胃黏膜異型增生,即發生低級病變、高級病變等癌前病變,最後甚至惡變為癌。

“不過,只要經過規範治療,是可以逆轉的。”

遠離幽門螺桿菌,這些生活習慣要改變

日常生活中,要遠離幽門螺桿菌,人們的很多生活習慣都要注意:

1、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蔬菜、瓜果要洗淨或削皮;

2、不吃半生不熟的牛排等食物。不喝生冷水,不吃太燙的東西,特別是火鍋、燒烤之類,以及酒、咖啡和辛辣的食物;

3、最好儘量減少在外就餐;

4、如果身邊有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應在醫生指導下規範治療,並注意防護,最好跟大家分餐,或用公筷、公勺盛飯夾菜;

5、不要相互夾菜,碗筷注意清洗乾淨,高溫消毒;

6、接吻也會直接感染,同時禁止用嘴喂孩子食物;

7、對於已經被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或有感染史的病人,需要定期複查,必要時要進行胃鏡檢查。

8、餐具要勤消毒,一般來說,微波爐加熱、75%酒精均可有效殺滅幽門螺桿菌。

綜合自春城晚報、上游新聞、CCTV4、中醫養生、春雨醫生以及網路

編輯:韓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