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落地重慶手機產業鏈 打造一小時經濟圈

近年來, 由於珠三角等沿海發達地區生產成本越來越高, 智慧終端機產業開始從珠三角地區向西南地區遷移, 另外加上內陸地區政府的招商優惠政策和發達地區的產業升級,

也讓智慧終端機產業內遷西移步伐加快。 目前已經形成重慶、瀘州、宜賓、自貢、遵義、江西等地組成的川滇黔渝千家企業產業集群。

在四川廣安區與重慶合川區中間, 有一座紅色城市, 既是鄧小平故里, 同時也是《紅岩》裡雙橋老太婆打遊擊, 聞名世界所在之地——華鎣市。

華鎣市一枝獨秀——華金潤

由於華鎣市被四川盆地、華鎣山脈等屏障所保護, 再加上政府宣傳、招商、政策支持力度“沉穩”等情況, 使得外來投資欲西遷企業對華鎣市知之甚少。 所以就導致, 在華鎣市目前只有一家大型ODM手機企業——華金潤。

華金潤是一家以手機、平板電腦、移動通訊產品和智慧車載產品的研發、製造、銷售、售後服務和品牌運營為主營業務的OBM、ODM、OEM現代化生產企業。

企業現有員工近3000人, 手機年產能超過2000萬台的中型企業集團, 是目前中西部地區少數能夠提供完整手機/平板研發、採購、製造、物流、貿易全產業鏈服務的企業。 集團旗下現有11家子公司, 包含9家生產型企業公司, 1家物流供應鏈管理公司和1家房地產開發公司。

截至2016年12月, 集團在華鎣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億元, 實現產值110億元, 納稅1.26億元, 出口1.3億美金。 目前華金潤集團正在籌建的《資訊技術產業園一期》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 總投資7億元, 占地93畝, 總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 2017年5月已經竣工驗收, 預計2017年年底入駐。 集團創建了一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下屬公司華鎣市高科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及華鎣市高科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均通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華金潤正在以全球化的視角在世界範圍內進行戰略佈局, 目前在美國邁阿密和中東迪拜設立有辦事處。 並計畫在歐洲、非洲、和東南亞設立區域辦事處, 在印度班加羅爾和日本東京設立海外研發部。

華金潤參展奇寶——全自動生產組裝線

目前華金潤有23條組裝線, 10條包裝線, 月產能1.6KK——1.8KK, 其中ODM、LCD業務尤為突出, 在今年8月, 兩者產能之和達到1.5kk, 占比為6:4, 其中功能機占比達到65%, 全部為自動化生產線。

華金潤已擁有全自動手機裝配線、SMT流水線、組裝流水線、成包流水線,以及8960蹤測儀、CMU200、斑馬印表機、IOX stream測試儀器,同時還配備有手機可靠性檢測實驗室。

(華金潤全自動生產線)

(華金潤設備儀器)

目前華金潤已經自主研發了一條全自動化手機組裝產線,人工節約高達90%,產品主要出口南非、非洲、南亞、東南亞等地區。洲客戶有FLY、MTC等;南美、拉美客戶有BLU、azumi等

韓國現代HYUNDAI;以及自由品牌:三防手機、歐果手機、歐果行車記錄儀等東南亞、南亞客戶有:

華金潤單槍企業,無配套產商成痛點

就在華金潤發展迅速之時,同時也有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由於在華鎣市周圍目前還沒有手機產業配套企業“落地”,就導致華金潤所有配件必須依靠從珠三角“千里迢迢”托運過來,這場“托運持久戰”不僅在運營成本上佔據高額,同時由於“時差”等問題,也給華金潤在囤貨、生產、出貨等方面,加大了資金周轉等困難,用華金潤陸總的話來說就是:“單拿屏來說,今年上半年就有很多客戶,拿著訂單,但因為1.77的屏今天是7.5元,到了明天卻是10.5元,由於時差價格飛漲,所以遲遲不敢下單,雖然只是三塊錢的差額,但是對於一部手機所有生產流程下來,都賺不到這個利潤。”所以時間對於華金潤來說至關重要。

重啟手機企業落地,成華金潤之美

但是陸總表示,如果手機報線上這次在重慶舉辦的《重慶—國際智慧製造手機博覽會》可以帶動沿海企業在重慶落戶,相應的手機配套企業過來之後,對華金潤來說,就可以形成“一個小時經濟圈”,物流成本至少降低80%,綜合成本大概下降5%——10%,那麼對於華金潤來講就可以節約相當大一部分資金;另外產業配套的完善有利於行業長期的發展、縮短生產週期,提高生產效率,同時也有利於發揮產業工人及研發人員的聚集效應。

同時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可以實現區域資源分享,實現共贏,同時帶動華鎣市和重慶市整體經濟。一旦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形成”那麼,華金潤將加大力度把軍民融合、智慧製造作為企業轉型發展的戰略方向。為實現企業的戰略轉型和產業升級,企業在基礎建設、新技術及軍民融合產品研發、生產設備更新將投入大量的資金,同時企業將通過IPO上市進入資本市場,發行企業債券,積極申報軍民融合、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等國家產業扶持專項基金。

中西部已形成“長江經濟帶”四大產業集群

隨著今年9月下旬,工信部向全社會公佈了《長江經濟帶產業轉移指南》(下稱《指南》)。《指南》希望引導資源加工型、勞動密集型和以內需為主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向中上游有序轉移,而這一區域的一百多個產業園成為IT產業(電子資訊產業)、高端裝備產業、汽車產業、家電產業、紡織服裝產業五大產業集群落地的主要承載地。目前手機產業轉移已經基本形成武漢、南昌、西安以及重慶四大產業集群。

在四大產業集群西遷發展比較好的有提供面板的京東方A(SZ:000725)、深天馬A(SZ:000050)等,提供觸摸與顯示模組的信利國際(HK:00732)、華顯光電(HK:00334)等。

京東方在合肥、武漢、成都、重慶、綿陽等地,都已建成或正在建設大型的面板生產基地,其集團內主要的產能也集中在了長江經濟帶上。深天馬則在上海、武漢、成都等地已建成或正在建設大型的面板生產基地,未來的產能重心也是集中在了長江經濟帶上。華顯光電母公司TCL控股的華星光電,也把手機面板的生產基地設在了武漢,聯創電子(SZ:002036)、中光電、萊寶高科(SZ:002106)等公司已經在重慶建有大型的顯示與觸摸模組產業園區,江粉磁材(SZ:002600)旗下的帝晶光電也正在重慶建設大型的顯示與觸摸模組加工基地,凱盛科技(SH:600552)則在安徽建設大型的顯示與觸摸模組加工基地,南玻A(SZ:000012)則在宜昌建成了大型的電子玻璃基板與觸控式螢幕材料與產品生產基地。易快來(OC:834918)則在手機報線上的引薦下,前往四川滬洲建設高端顯示與觸摸模組加工產能。

據瞭解,未來TCL也不排除在長江經濟帶上再擇地建設一到二條11代高世代面板線。信利國際則正在四川境內籌建5代LCD面板線的6代OLED面板線。

此外,還有眾多為國產手機配套的顯示與觸摸企業,也已把部分產能從沿海地區往長江經濟帶轉移,或正在通過手機報線上與當地的政府及產業園區進行轉移對接。

重慶“一帶一路”經濟交通要地 優勢突出

另外由於在重慶這個“一帶一路”經濟交通樞紐的“黃金”地帶,交通便捷,同時在重慶市政府出臺鼓勵手機產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下,三個保稅港區和鐵路、機場、港口三個國家一類口岸開放平臺,外加組合財政、金融等系列政策,使得重慶招商力度突出;南岸區政府還與重慶電信研究院、重慶市經信委合作,共同組建起了資訊產業中小企業綜合服務平臺,為入駐該區的手機生產企業提供專業諮詢服務。

不過,重慶雖然聚集了87家智慧手機生產廠商,但與其配套的企業總數才185家。由於手機的上游零組件生產,如攝像頭、觸摸與顯示幕幕、金屬機殼等,都屬於資源加工型、勞動密集型、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即是重慶手機製造市場急需配套的產業,也是此次《指南》明確引導的產業。

重慶的手機配套企業才185家,初步覆蓋整機、攝像頭、主機板等零部件生產以及產品檢測與供應鏈服務。即便是再往上游的材料與配套加工延伸,整個重慶市的手機供應鏈企業也不足1千家,相比廣東省從事與手機相關的十幾萬家供應配套企業來,百分之一的數量都不到,絕大部分的手機零組件供應,還是由廣東這邊的供應商來完成。

目前重慶手機產業品牌尚不完善、塑造性高、發展空間大。如若此次手機報線上,可以將大部分沿海籌備西遷企業,落入重慶,並且生根發芽,那麼不但可以解除像是華金潤這種“單槍”企業,無就近配套可用、要用配套就必須“飛躍千山萬水”、“進退兩難”的處境,同時還可以打造兩地“一小時經濟圈”的發展,如此一來,勢必還會帶動一大批手機產業的迅速增長,而手機產業的瘋狂增長,也將會成為重慶市新的經濟增長點,那麼重慶將有望成為國內第一大手機出廠地。

華金潤已擁有全自動手機裝配線、SMT流水線、組裝流水線、成包流水線,以及8960蹤測儀、CMU200、斑馬印表機、IOX stream測試儀器,同時還配備有手機可靠性檢測實驗室。

(華金潤全自動生產線)

(華金潤設備儀器)

目前華金潤已經自主研發了一條全自動化手機組裝產線,人工節約高達90%,產品主要出口南非、非洲、南亞、東南亞等地區。洲客戶有FLY、MTC等;南美、拉美客戶有BLU、azumi等

韓國現代HYUNDAI;以及自由品牌:三防手機、歐果手機、歐果行車記錄儀等東南亞、南亞客戶有:

華金潤單槍企業,無配套產商成痛點

就在華金潤發展迅速之時,同時也有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由於在華鎣市周圍目前還沒有手機產業配套企業“落地”,就導致華金潤所有配件必須依靠從珠三角“千里迢迢”托運過來,這場“托運持久戰”不僅在運營成本上佔據高額,同時由於“時差”等問題,也給華金潤在囤貨、生產、出貨等方面,加大了資金周轉等困難,用華金潤陸總的話來說就是:“單拿屏來說,今年上半年就有很多客戶,拿著訂單,但因為1.77的屏今天是7.5元,到了明天卻是10.5元,由於時差價格飛漲,所以遲遲不敢下單,雖然只是三塊錢的差額,但是對於一部手機所有生產流程下來,都賺不到這個利潤。”所以時間對於華金潤來說至關重要。

重啟手機企業落地,成華金潤之美

但是陸總表示,如果手機報線上這次在重慶舉辦的《重慶—國際智慧製造手機博覽會》可以帶動沿海企業在重慶落戶,相應的手機配套企業過來之後,對華金潤來說,就可以形成“一個小時經濟圈”,物流成本至少降低80%,綜合成本大概下降5%——10%,那麼對於華金潤來講就可以節約相當大一部分資金;另外產業配套的完善有利於行業長期的發展、縮短生產週期,提高生產效率,同時也有利於發揮產業工人及研發人員的聚集效應。

同時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可以實現區域資源分享,實現共贏,同時帶動華鎣市和重慶市整體經濟。一旦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形成”那麼,華金潤將加大力度把軍民融合、智慧製造作為企業轉型發展的戰略方向。為實現企業的戰略轉型和產業升級,企業在基礎建設、新技術及軍民融合產品研發、生產設備更新將投入大量的資金,同時企業將通過IPO上市進入資本市場,發行企業債券,積極申報軍民融合、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等國家產業扶持專項基金。

中西部已形成“長江經濟帶”四大產業集群

隨著今年9月下旬,工信部向全社會公佈了《長江經濟帶產業轉移指南》(下稱《指南》)。《指南》希望引導資源加工型、勞動密集型和以內需為主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向中上游有序轉移,而這一區域的一百多個產業園成為IT產業(電子資訊產業)、高端裝備產業、汽車產業、家電產業、紡織服裝產業五大產業集群落地的主要承載地。目前手機產業轉移已經基本形成武漢、南昌、西安以及重慶四大產業集群。

在四大產業集群西遷發展比較好的有提供面板的京東方A(SZ:000725)、深天馬A(SZ:000050)等,提供觸摸與顯示模組的信利國際(HK:00732)、華顯光電(HK:00334)等。

京東方在合肥、武漢、成都、重慶、綿陽等地,都已建成或正在建設大型的面板生產基地,其集團內主要的產能也集中在了長江經濟帶上。深天馬則在上海、武漢、成都等地已建成或正在建設大型的面板生產基地,未來的產能重心也是集中在了長江經濟帶上。華顯光電母公司TCL控股的華星光電,也把手機面板的生產基地設在了武漢,聯創電子(SZ:002036)、中光電、萊寶高科(SZ:002106)等公司已經在重慶建有大型的顯示與觸摸模組產業園區,江粉磁材(SZ:002600)旗下的帝晶光電也正在重慶建設大型的顯示與觸摸模組加工基地,凱盛科技(SH:600552)則在安徽建設大型的顯示與觸摸模組加工基地,南玻A(SZ:000012)則在宜昌建成了大型的電子玻璃基板與觸控式螢幕材料與產品生產基地。易快來(OC:834918)則在手機報線上的引薦下,前往四川滬洲建設高端顯示與觸摸模組加工產能。

據瞭解,未來TCL也不排除在長江經濟帶上再擇地建設一到二條11代高世代面板線。信利國際則正在四川境內籌建5代LCD面板線的6代OLED面板線。

此外,還有眾多為國產手機配套的顯示與觸摸企業,也已把部分產能從沿海地區往長江經濟帶轉移,或正在通過手機報線上與當地的政府及產業園區進行轉移對接。

重慶“一帶一路”經濟交通要地 優勢突出

另外由於在重慶這個“一帶一路”經濟交通樞紐的“黃金”地帶,交通便捷,同時在重慶市政府出臺鼓勵手機產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下,三個保稅港區和鐵路、機場、港口三個國家一類口岸開放平臺,外加組合財政、金融等系列政策,使得重慶招商力度突出;南岸區政府還與重慶電信研究院、重慶市經信委合作,共同組建起了資訊產業中小企業綜合服務平臺,為入駐該區的手機生產企業提供專業諮詢服務。

不過,重慶雖然聚集了87家智慧手機生產廠商,但與其配套的企業總數才185家。由於手機的上游零組件生產,如攝像頭、觸摸與顯示幕幕、金屬機殼等,都屬於資源加工型、勞動密集型、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即是重慶手機製造市場急需配套的產業,也是此次《指南》明確引導的產業。

重慶的手機配套企業才185家,初步覆蓋整機、攝像頭、主機板等零部件生產以及產品檢測與供應鏈服務。即便是再往上游的材料與配套加工延伸,整個重慶市的手機供應鏈企業也不足1千家,相比廣東省從事與手機相關的十幾萬家供應配套企業來,百分之一的數量都不到,絕大部分的手機零組件供應,還是由廣東這邊的供應商來完成。

目前重慶手機產業品牌尚不完善、塑造性高、發展空間大。如若此次手機報線上,可以將大部分沿海籌備西遷企業,落入重慶,並且生根發芽,那麼不但可以解除像是華金潤這種“單槍”企業,無就近配套可用、要用配套就必須“飛躍千山萬水”、“進退兩難”的處境,同時還可以打造兩地“一小時經濟圈”的發展,如此一來,勢必還會帶動一大批手機產業的迅速增長,而手機產業的瘋狂增長,也將會成為重慶市新的經濟增長點,那麼重慶將有望成為國內第一大手機出廠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