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武林秘笈之甘鳳池秘傳南少林拳秘笈,武林高手就是這樣練成的!

42手揮琵琶

接上式,左腳回收半步,腳尖點地,右腳不變,唯右腿屈膝下蹲成左虛步;同時,兩掌屈肘回收,左掌在前,掌心向內,虎口向上,略低於肩;右掌置於左肘裡側,掌心向內,虎口向上;目視左掌(圖54)。

43 毒龍入海

接上式,身體重心前移;右腳向前邁進一大步,右腿屈膝下弓;左腳不變,唯腳尖前順踏實成右弓步;同時,左掌變拳屈肘回收,置於左胯旁,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右掌由後向前推劈,掌心向前,虎口斜向上,高與眉齊;目視右掌(圖55)。

44 沖天炮

接上式,左腳向前邁進一步,腳尖點地,右腳不變成左虛步;同時,右掌變拳屈肘回收,置於右胯旁,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左拳從左胯旁由下向前上卷沖拳,拳心向裡,拳眼向外,略高於頭;目視左拳(圖56)。

45 丹鳳朝陽

接上式,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左腿屈膝下弓,右腳不變成左弓步;同時,兩拳變掌,在胸前方相交,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兩掌背相對,五指均向上成立掌;目視兩掌(圖57)。

接上動,身體右後轉,左腳回扣,右腳外擺,腳尖點地成右高虛步;同時,右掌由左向右向前向後橫擄畫一平圓,變勾手置於右側後方,左掌由後向上向前甩腕亮掌,置於左側前上方,掌心斜向外,虎口斜向前;方向斜朝西北,目視前方(圖58)。

46 連環捶

接上式,右腳向右側進半步,腳尖裡扣前傾,右腿屈膝下蹲;左腳不變成馬步;同時,左掌從上向下向後擄帶變拳屈肘置於左胯旁,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右勾手變拳向前平沖,拳眼向上,拳心向裡,高與肩平;目視右拳(圖59)。

接上動,身體略右轉,右腳外擺前順;左腳回扣成右弓步;同時,右拳屈肘回收,置於右胯旁,拳心向上,虎口向外;左拳向前平沖,拳心向裡,拳眼朝上,略低於右肩;目視左拳(圖60)。

47 千腕寸腿

接上式,身法步形不變;左拳小臂外旋,由前向下向後再向上向前繞一小立圓反腕下砸,拳心向上,拳眼向外,高與膝平,右拳不變;目視左拳(圖61)。

接著,身體重心略上移,左腿屈膝提起,左腳前踢,腳面繃直,高與膝平,右腳不變,唯右腿略伸成右獨立步;兩拳不變,目視左腳(圖62)。

48 烏龍探爪

接上式,左腳向前落步,腳尖點地,右腳遂跟進半步,屈膝下蹲成左虛步;同時,左拳變掌,屈肘回收置於左胯旁,掌心向上,虎口向外,右拳亦變掌向前平推,掌心向前,虎口斜向上,高與眉齊;目視右掌(圖63)。

49 十字手

接上式,左腳前趨半步,腳跟落地,右腳不變;同時,兩掌在胸前相交,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兩掌心斜向外;目視兩掌(圖64)。

50 雙飛腳

接上式,身體重心上移,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左腳伸直,腳跟提起,腳尖點地;同時,兩掌由後向前相擊,左掌在上,右掌在下,兩掌相疊,置於頭部前上方,掌心斜向前;目視兩掌(圖65)。

接上動,左腳向前上方擺起,在空中屈膝下垂,腳尖向下,右腳隨左腳上擺,向前向上踢擺,腳面繃直,腳尖向前,全身騰空;同時,左掌由前向左變勾手,置於左側後方,右掌向前迎拍右腳面;目視右腳(圖66)。

51 開天闢地

接上式,身體左轉,兩腳落地成左僕步;同時,右掌變拳,屈臂回收置於右側下方,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左勾手變掌向下劈斬,置於體前方,掌心向右,虎口向上,離地面約7cm;目視左掌(圖67)。

52 沖天炮

接上式,身體右轉,重心後移;左腳不變,右腿屈膝下蹲;右腳向後退半步,腳尖點地成右虛步;同時,左掌變拳屈肘回收,置於左胯旁,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右拳從右胯旁向前向上勾沖,拳心向後,拳眼向外,高與眉齊;目視右拳(圖68)。

53 黑虎出洞

接上式,右腳原地震腳,左腳屈膝上提,腳尖下垂;右拳屈肘回收,置於右胯旁,拳心向上,虎口向外;左拳不變;目視前下方(圖69)。

接著,左腳向前落步;右腳遂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右腿屈膝下弓成右弓步;同時,兩拳向前平沖,拳心相對,拳眼向上,高與肩平;目視兩拳(圖70)。

54 十字手

接上式,身體左後轉,重心後移;右腳接著向後退半步,腳尖點地,左腳接著向後退半步,左腿屈膝下蹲成右虛步;同時,兩拳變掌在胸前相交,左掌在上,右掌在下,兩掌背相對,掌心向外;方向朝東,目視兩掌(圖71)。

55 鷂子翻身

接上式,身體左轉,右腳回扣踏實;左腳外擺,腳尖點地成左高虛步;同時,兩掌左右分開,左掌在前,掌心向裡,虎口向上,略高於左肩;右掌在後,掌心斜向下,略低於右肩;方向朝東,目視左掌(圖72)。

接著,身體左轉,上體前俯;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左腳不變,唯腳尖外擺;右掌由後向前向下畫弧置於後上方,掌心向後,左掌屈肘置於右腋下,掌心向外;方向朝北,目視前下方(圖73)。

接著,身體左後轉,左腳向右向後向上擺起,屈腿置於左側前方,唯隨轉體後轉;同時,左掌隨身體左後轉置於左前上方,掌心向內;右掌置於右側後方,掌心向下,虎口向內;目視左腿(圖74)。

接著,身體繼續左轉,右腳蹬地以裡合腿上踢,左腳不變,身體騰空;同時,左掌迎擊右腳掌,唯隨轉體前擺;目視右腳(圖75)。

56 回龍手

接上式,身體左轉,左腳落地屈膝跪蹲,腳尖點地;右腳亦隨轉體落地,置於左腳前屈膝下蹲;同時,左掌變拳,屈肘置於胸前,拳心向下,拳眼向內;右掌亦變拳,置於右側後方,拳眼向上,拳心向裡,高與肩平;正向朝西,目視右拳(圖76)。

57 猿猴坐洞

接上式,身體左後轉,左腳外擺,腳尖點地,右腳裡扣屈膝下蹲成左虛步;同時,兩拳均向左畫一平圓在胸前相交,右拳在外,左拳在內;然後右拳變掌,小臂內旋上舉置於頭部右上方,掌心向上,虎口向前;左拳左小臂亦內旋下壓,置於胸右側下方,拳心向外,拳眼向下;方向朝東,目視前方(圖77)。

58 白馬探蹄

接上式,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屈膝下弓,右腳不變成左弓步;同時,右掌變拳向前平沖,拳眼向上,拳心向裡,高與肩平;左拳回收置於左胯旁,拳心向外,目視右拳(圖78)。

接著,身體重心上移,左腳不變,唯左腿直立,右腳向前蹬踹,腳尖朝上,腳掌向前,高與膝平;同時,右拳屈肘回收置於右脅下側,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左拳變掌向前平推,掌心向前,五指向上成立掌,高與肩平;目視右腳(圖79)。

59 龍虎相交

接上式,右腳前落,左腳遂進一步屈膝下弓成左弓步;同時,左掌變拳屈肘回收,置於左脅下側處,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右拳變掌向前平推,掌心向前,虎口向裡成立掌,高與眉齊;目視右掌(圖80)。

接著,身體重心前移,左腳不變,唯左腿伸直,右腳向前踢出,腳面繃直,腳尖向前,高與腰齊;同時,右掌變拳屈肘回收置於右脅下側處,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左拳向前平沖,拳心向裡,拳眼向上,高與左肩平;目視左拳(圖81)。

60 雙分掌

接上式,右腳向前落步,左腳遂進一步,左腿屈膝下蹲成左弓步;同時,兩拳變掌在胸前方相交,右掌在上,左掌在下,掌背相對,掌心均向外,高與肩平;目視兩掌(圖82)。

接著,身體重心後移;左腳向後退半步,腳尖點地,右腳尖裡扣順直,右腿屈膝下蹲成左虛步;同時,兩掌分別由前向下向左向右畫弧向上分開,置於頭部左右兩側前上方,掌心均斜向上,虎口向前;方向朝東;目視前方(圖83)。

61 掃堂腿

接上式,上體俯身右後轉;右腳向前擺進一步,屈膝向前弓;左腳不變,唯腳尖回扣順直成右弓步;同時兩掌隨上體後轉下按,置於右腳前方左右兩側,兩掌扶地,五指朝前,虎口相對;方向朝西,目視兩掌(圖84)。

接著,右腳不變,唯腳跟提起,以前腳掌為軸,左腳由後向前向後掃轉360°(一周)回置原處;同時,兩掌不變,唯隨左腳掃轉亦旋轉一周置於原處(圖85)。

62 陰陽掌

接上式,身體重心上移,左腳前上步,左腳尖點地,右腳不變,右腿屈膝下蹲成左虛步;同時,右掌由下向上向前劈掌,掌心斜向下,虎口向裡;左掌屈肘回收,置於左脅下方,掌心向上,虎口向外;目視右掌(圖86)。

接著,左腳向前進半步,右腳遂跟半步;同時,右掌屈肘回收,置於右脅側下方,掌心向下,虎口向內;左掌由後向前上托出,掌心向上,虎口向外;目視左掌(圖87)。

63 鐵牛耕地

接上式,左腳向前進一步,左腿屈膝下弓;右腳不變成左弓步;同時,左掌變拳屈肘回收,置於左脅側下方,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右掌變拳由右脅處向前平沖,拳心向裡,拳眼向上,高與肩平;目視右拳(圖88)。

接著,右腳向前進一步,右腿屈膝下弓,左腳不變成右弓步;同時,右拳屈肘回收置於右脅側下方;左拳由左脅處向前平沖,拳心向裡,拳眼向上,高與肩平;目視左拳(圖89)。

接著,身體左轉,右腳向左蓋步,屈膝下弓,置於左腳前;左腳屈膝下跪置於右大腿下,腳掌點地,腳跟上提成坐盤式;同時,左拳由前向後畫弧屈肘置於左脅側下方,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右拳由右向上向左向下畫半個立圓下砸,置於右腿側前下方,拳心向後,拳眼向裡;目視右拳(圖90)。

64 披身伏虎

接上式,身體左後轉,右腳裡扣,右腿屈膝下蹲,左腳向左進一步,左腿平伸成左僕步;同時,右拳隨轉體屈肘置於右脅下方,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左拳變掌向左向前向下橫斬,置於左腳面上方,掌心向下,虎口向裡;正向朝北,目視左掌(圖91)。

65 雙峰貫耳

接上式,身體重心前移,左腳尖外擺前順,右腳向前進一步,右腿屈膝下弓成右弓步;同時,左掌變拳與右拳分別從左右兩側由下向上向前畫一平圓橫擊,兩拳面相對,拳心向前,拳眼向下,高與眉齊;方向朝西,目視兩拳(圖92)。

66 擊地捶

接上式,身體左轉,右腳回扣前傾,左腳不變,兩腿屈膝成馬步;左拳左小臂外旋,屈肘置於左脅側下方,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右拳從上向下沖拳,置於襠部右側前下方,拳心向裡,拳眼向左;方向朝南;目視右拳(圖93)。

67 犀牛望月

接上式,身法步形不變,左右兩拳在小腹前側相交,左拳在上,右拳在下,兩拳心斜向裡,兩拳眼斜向外;目視兩拳(圖94)。

接著,身體左轉,左腳外擺前順,右腳向前進一步,右腿屈膝下弓成右弓步;同時,兩拳變掌,分別從左右由下向上畫弧前托,兩掌心斜向上,虎口向內,兩掌指相對,置於頭部前上方;目視兩掌(圖95)。

68 烏龍探爪

接上式,左腳向前邁進一步,腳尖點地;右腳外擺前順,右腿屈膝下蹲成左虛步;同時,右掌先由後向前劈掌,然後收於右胯旁,掌心向下;左掌向前推劈,掌心向下,虎口撐圓,高與眉齊;方向朝東,目視左掌(圖96)。

69 十字手

接上式,身法步形不變;左掌左小臂內旋,屈肘回收置於胸前,掌心向外,五指向上,高與眉齊;右掌右小臂外旋,由後向前屈肘置於左腕之上,五指向上,掌心向外;目視兩掌(圖97)。

70 雙飛腳

接上式,身體重心上移,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左腳伸直,腳跟提起,腳尖點地;同時,兩掌由後向前相擊,左掌在上,右掌在下,兩掌相疊,置於頭部前上方,掌心斜向前;目視兩掌(圖98)。

接上動,左腳向前上方擺起,在空中屈膝下垂,腳尖向下,右腳隨左腳上擺,向前向上踢擺,腳面繃直,腳尖向前,全身騰空;同時,左掌由前向左變勾手,置於左側後方,右掌向前迎拍右腳面;目視右腳(圖99)。

71 十字手

接上式,兩腳落地,左腳在前,腳尖點地,右腳在後,兩腿屈膝下弓成左虛步;同時,左勾手變掌,與右掌在身體前方相交,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兩掌背相對,掌心斜向外,高與胸齊;目視兩掌(圖100)。

72 黑虎出洞

接上式,左腳向前順步,屈膝下弓成左弓步;同時,兩掌變拳屈肘回收,置於胸前,拳眼向上,拳心相對,然後再向前平沖,拳眼向上,拳心相對,高與肩平;目視兩拳(圖101)。

73 虎踞龍盤

接上式,身體右轉,右腳向左腳後方倒插一步,兩腿相交,左腿在前,右腿在後,屈膝半蹲;同時,右拳由前向右向下向左橫裹,置於左脅側下方,拳心向下,拳眼向後;左拳左小臂內旋,與右臂相交置於右側方,拳心向下,拳眼向後;方向朝南,目視前下方(圖102)。

74 關公挑袍

接上式,身體後轉,左腳裡扣,右腳外擺成馬步;同時,右拳由左向右橫擊,置於右側前方,拳面向前,拳眼向上,高與右肩齊;左拳由前向後向左橫掃,置於左側後方,拳面向前,拳眼向上,高與左肩齊;正向朝北,目視右拳(圖103)。

75 抱虎歸山

接上式,身體左後轉,左腳由左向後向右掃轉半周(180°)左腿屈膝下弓,右腿下僕伸直成右僕步;同時,兩拳隨身後轉掄掃,然後屈肘置於兩肋側下方,拳心均向上,拳眼均向外;方向朝南,目視前下方(圖104)。

76 靈獼護腦

接上式,重心移於右腳;左腳向右側前方進一步,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同時,右拳變掌,向左上方架托,掌心斜向前,虎口斜向裡;左拳亦變掌,向左前方推出,掌心斜向前,虎口斜向裡;目視左前方(圖105)。

77 金龍鎖口

接上式,左腳踏實,右腳向左腳並步,兩腿並立;同時,兩掌變拳,由外向裡向外再向裡繞一平圓,屈肘置於胸前,兩拳面相對,拳心向前,拳眼向下;方向朝南,目視正前方(圖106)。

78 收式

接上式,兩拳變掌,分別置於大腿兩側,掌心貼靠大腿,虎口向前;方向朝南,目視正前方(圖107)。

說明:心平氣和,輕鬆自然,精神內斂,完整不懈。(完)

接著,左腳向前落步;右腳遂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右腿屈膝下弓成右弓步;同時,兩拳向前平沖,拳心相對,拳眼向上,高與肩平;目視兩拳(圖70)。

54 十字手

接上式,身體左後轉,重心後移;右腳接著向後退半步,腳尖點地,左腳接著向後退半步,左腿屈膝下蹲成右虛步;同時,兩拳變掌在胸前相交,左掌在上,右掌在下,兩掌背相對,掌心向外;方向朝東,目視兩掌(圖71)。

55 鷂子翻身

接上式,身體左轉,右腳回扣踏實;左腳外擺,腳尖點地成左高虛步;同時,兩掌左右分開,左掌在前,掌心向裡,虎口向上,略高於左肩;右掌在後,掌心斜向下,略低於右肩;方向朝東,目視左掌(圖72)。

接著,身體左轉,上體前俯;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左腳不變,唯腳尖外擺;右掌由後向前向下畫弧置於後上方,掌心向後,左掌屈肘置於右腋下,掌心向外;方向朝北,目視前下方(圖73)。

接著,身體左後轉,左腳向右向後向上擺起,屈腿置於左側前方,唯隨轉體後轉;同時,左掌隨身體左後轉置於左前上方,掌心向內;右掌置於右側後方,掌心向下,虎口向內;目視左腿(圖74)。

接著,身體繼續左轉,右腳蹬地以裡合腿上踢,左腳不變,身體騰空;同時,左掌迎擊右腳掌,唯隨轉體前擺;目視右腳(圖75)。

56 回龍手

接上式,身體左轉,左腳落地屈膝跪蹲,腳尖點地;右腳亦隨轉體落地,置於左腳前屈膝下蹲;同時,左掌變拳,屈肘置於胸前,拳心向下,拳眼向內;右掌亦變拳,置於右側後方,拳眼向上,拳心向裡,高與肩平;正向朝西,目視右拳(圖76)。

57 猿猴坐洞

接上式,身體左後轉,左腳外擺,腳尖點地,右腳裡扣屈膝下蹲成左虛步;同時,兩拳均向左畫一平圓在胸前相交,右拳在外,左拳在內;然後右拳變掌,小臂內旋上舉置於頭部右上方,掌心向上,虎口向前;左拳左小臂亦內旋下壓,置於胸右側下方,拳心向外,拳眼向下;方向朝東,目視前方(圖77)。

58 白馬探蹄

接上式,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屈膝下弓,右腳不變成左弓步;同時,右掌變拳向前平沖,拳眼向上,拳心向裡,高與肩平;左拳回收置於左胯旁,拳心向外,目視右拳(圖78)。

接著,身體重心上移,左腳不變,唯左腿直立,右腳向前蹬踹,腳尖朝上,腳掌向前,高與膝平;同時,右拳屈肘回收置於右脅下側,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左拳變掌向前平推,掌心向前,五指向上成立掌,高與肩平;目視右腳(圖79)。

59 龍虎相交

接上式,右腳前落,左腳遂進一步屈膝下弓成左弓步;同時,左掌變拳屈肘回收,置於左脅下側處,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右拳變掌向前平推,掌心向前,虎口向裡成立掌,高與眉齊;目視右掌(圖80)。

接著,身體重心前移,左腳不變,唯左腿伸直,右腳向前踢出,腳面繃直,腳尖向前,高與腰齊;同時,右掌變拳屈肘回收置於右脅下側處,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左拳向前平沖,拳心向裡,拳眼向上,高與左肩平;目視左拳(圖81)。

60 雙分掌

接上式,右腳向前落步,左腳遂進一步,左腿屈膝下蹲成左弓步;同時,兩拳變掌在胸前方相交,右掌在上,左掌在下,掌背相對,掌心均向外,高與肩平;目視兩掌(圖82)。

接著,身體重心後移;左腳向後退半步,腳尖點地,右腳尖裡扣順直,右腿屈膝下蹲成左虛步;同時,兩掌分別由前向下向左向右畫弧向上分開,置於頭部左右兩側前上方,掌心均斜向上,虎口向前;方向朝東;目視前方(圖83)。

61 掃堂腿

接上式,上體俯身右後轉;右腳向前擺進一步,屈膝向前弓;左腳不變,唯腳尖回扣順直成右弓步;同時兩掌隨上體後轉下按,置於右腳前方左右兩側,兩掌扶地,五指朝前,虎口相對;方向朝西,目視兩掌(圖84)。

接著,右腳不變,唯腳跟提起,以前腳掌為軸,左腳由後向前向後掃轉360°(一周)回置原處;同時,兩掌不變,唯隨左腳掃轉亦旋轉一周置於原處(圖85)。

62 陰陽掌

接上式,身體重心上移,左腳前上步,左腳尖點地,右腳不變,右腿屈膝下蹲成左虛步;同時,右掌由下向上向前劈掌,掌心斜向下,虎口向裡;左掌屈肘回收,置於左脅下方,掌心向上,虎口向外;目視右掌(圖86)。

接著,左腳向前進半步,右腳遂跟半步;同時,右掌屈肘回收,置於右脅側下方,掌心向下,虎口向內;左掌由後向前上托出,掌心向上,虎口向外;目視左掌(圖87)。

63 鐵牛耕地

接上式,左腳向前進一步,左腿屈膝下弓;右腳不變成左弓步;同時,左掌變拳屈肘回收,置於左脅側下方,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右掌變拳由右脅處向前平沖,拳心向裡,拳眼向上,高與肩平;目視右拳(圖88)。

接著,右腳向前進一步,右腿屈膝下弓,左腳不變成右弓步;同時,右拳屈肘回收置於右脅側下方;左拳由左脅處向前平沖,拳心向裡,拳眼向上,高與肩平;目視左拳(圖89)。

接著,身體左轉,右腳向左蓋步,屈膝下弓,置於左腳前;左腳屈膝下跪置於右大腿下,腳掌點地,腳跟上提成坐盤式;同時,左拳由前向後畫弧屈肘置於左脅側下方,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右拳由右向上向左向下畫半個立圓下砸,置於右腿側前下方,拳心向後,拳眼向裡;目視右拳(圖90)。

64 披身伏虎

接上式,身體左後轉,右腳裡扣,右腿屈膝下蹲,左腳向左進一步,左腿平伸成左僕步;同時,右拳隨轉體屈肘置於右脅下方,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左拳變掌向左向前向下橫斬,置於左腳面上方,掌心向下,虎口向裡;正向朝北,目視左掌(圖91)。

65 雙峰貫耳

接上式,身體重心前移,左腳尖外擺前順,右腳向前進一步,右腿屈膝下弓成右弓步;同時,左掌變拳與右拳分別從左右兩側由下向上向前畫一平圓橫擊,兩拳面相對,拳心向前,拳眼向下,高與眉齊;方向朝西,目視兩拳(圖92)。

66 擊地捶

接上式,身體左轉,右腳回扣前傾,左腳不變,兩腿屈膝成馬步;左拳左小臂外旋,屈肘置於左脅側下方,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右拳從上向下沖拳,置於襠部右側前下方,拳心向裡,拳眼向左;方向朝南;目視右拳(圖93)。

67 犀牛望月

接上式,身法步形不變,左右兩拳在小腹前側相交,左拳在上,右拳在下,兩拳心斜向裡,兩拳眼斜向外;目視兩拳(圖94)。

接著,身體左轉,左腳外擺前順,右腳向前進一步,右腿屈膝下弓成右弓步;同時,兩拳變掌,分別從左右由下向上畫弧前托,兩掌心斜向上,虎口向內,兩掌指相對,置於頭部前上方;目視兩掌(圖95)。

68 烏龍探爪

接上式,左腳向前邁進一步,腳尖點地;右腳外擺前順,右腿屈膝下蹲成左虛步;同時,右掌先由後向前劈掌,然後收於右胯旁,掌心向下;左掌向前推劈,掌心向下,虎口撐圓,高與眉齊;方向朝東,目視左掌(圖96)。

69 十字手

接上式,身法步形不變;左掌左小臂內旋,屈肘回收置於胸前,掌心向外,五指向上,高與眉齊;右掌右小臂外旋,由後向前屈肘置於左腕之上,五指向上,掌心向外;目視兩掌(圖97)。

70 雙飛腳

接上式,身體重心上移,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左腳伸直,腳跟提起,腳尖點地;同時,兩掌由後向前相擊,左掌在上,右掌在下,兩掌相疊,置於頭部前上方,掌心斜向前;目視兩掌(圖98)。

接上動,左腳向前上方擺起,在空中屈膝下垂,腳尖向下,右腳隨左腳上擺,向前向上踢擺,腳面繃直,腳尖向前,全身騰空;同時,左掌由前向左變勾手,置於左側後方,右掌向前迎拍右腳面;目視右腳(圖99)。

71 十字手

接上式,兩腳落地,左腳在前,腳尖點地,右腳在後,兩腿屈膝下弓成左虛步;同時,左勾手變掌,與右掌在身體前方相交,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兩掌背相對,掌心斜向外,高與胸齊;目視兩掌(圖100)。

72 黑虎出洞

接上式,左腳向前順步,屈膝下弓成左弓步;同時,兩掌變拳屈肘回收,置於胸前,拳眼向上,拳心相對,然後再向前平沖,拳眼向上,拳心相對,高與肩平;目視兩拳(圖101)。

73 虎踞龍盤

接上式,身體右轉,右腳向左腳後方倒插一步,兩腿相交,左腿在前,右腿在後,屈膝半蹲;同時,右拳由前向右向下向左橫裹,置於左脅側下方,拳心向下,拳眼向後;左拳左小臂內旋,與右臂相交置於右側方,拳心向下,拳眼向後;方向朝南,目視前下方(圖102)。

74 關公挑袍

接上式,身體後轉,左腳裡扣,右腳外擺成馬步;同時,右拳由左向右橫擊,置於右側前方,拳面向前,拳眼向上,高與右肩齊;左拳由前向後向左橫掃,置於左側後方,拳面向前,拳眼向上,高與左肩齊;正向朝北,目視右拳(圖103)。

75 抱虎歸山

接上式,身體左後轉,左腳由左向後向右掃轉半周(180°)左腿屈膝下弓,右腿下僕伸直成右僕步;同時,兩拳隨身後轉掄掃,然後屈肘置於兩肋側下方,拳心均向上,拳眼均向外;方向朝南,目視前下方(圖104)。

76 靈獼護腦

接上式,重心移於右腳;左腳向右側前方進一步,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同時,右拳變掌,向左上方架托,掌心斜向前,虎口斜向裡;左拳亦變掌,向左前方推出,掌心斜向前,虎口斜向裡;目視左前方(圖105)。

77 金龍鎖口

接上式,左腳踏實,右腳向左腳並步,兩腿並立;同時,兩掌變拳,由外向裡向外再向裡繞一平圓,屈肘置於胸前,兩拳面相對,拳心向前,拳眼向下;方向朝南,目視正前方(圖106)。

78 收式

接上式,兩拳變掌,分別置於大腿兩側,掌心貼靠大腿,虎口向前;方向朝南,目視正前方(圖107)。

說明:心平氣和,輕鬆自然,精神內斂,完整不懈。(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