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地球為何分裂為七大板塊?

地球表面原本是一個超大陸, 後來裂解為七大構造板塊和幾個小型構造板塊組成, 以每年從幾毫米到兩釐米不等的速度漂移。

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提出的。 根據這一新學說, 地球表面覆蓋著不變形且堅固的板塊(地殼), 這些板塊確實在以每年1釐米到10釐米的速度在移動。 由於地球表面積是有限的, 地球板塊分類為三種狀態:其一為彼此接近的彙聚型板塊邊界;其二為彼此遠離的分離型板塊邊界;其三為彼此交錯的轉換型板塊邊界。 板塊本身是不會變形的, 地球表面活動便都在這三種狀態下集中發生。

由於“極移動曲線”和海底擴大等提供的證據, 大陸漂移的確是正在發生的事實。 1965年, 科學家運用電腦使地球各個大陸以現有的形狀恰好拼合在一起。 再者, 海地地形、地震位 置、火山等活躍部位都連接成為帶狀,

於是"板塊構造學說"這一革命性的見解應運而生。

1915年魏格納在《大陸與大洋的起源》一書中提出了大陸漂移的概念, 然而他們提出的證據未能使地學界相信大陸漂移的真實性。 60年代初H.Hess提出了海底擴張的概念, 並得到古地磁學、地球年代學以及海洋地質學和地球物理等方面一系列新證據的支持。 三種不同的現象:熔岩序列中磁極性轉向的年代;深海岩心中剩餘磁化轉向的深度, 以及平行于海洋中脊的線狀磁異常的寬度, 都以同樣的比率變化著, 都是由於擴張海底的地殼從洋中脊遷移而造成的。 地學界普遍接受了活動論的觀點, 並逐漸形成了板塊運動學說。

由於與被稱為“環太平洋帶”的太平洋板塊周圍的狀態相關,

這個地區內的大地震、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動等都十分活躍。 由於印度洋大陸與亞歐大陸間的碰撞, 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和西藏高原。 在大陸板塊彼此碰撞的彙聚型板塊邊界下, 形成了大陸與大陸間的衝突帶, 也造成了大褶皺山脈。

由於板塊構造學說的進展, 迄今被視為不解之謎的地球活動大多得到了解釋。 70年代以來, 以證實板塊構造學說為目的的世界規模的地球觀測蓬勃開展。 通過這些觀測, 海底的年代分佈被詳盡確定, 弄清了以往地質時期板塊運動的過程, 更由於空間觀測技術的發展, 就連每年一釐米的板塊運動, 也能夠連續數年進行觀測。

美日科學家模擬研究稱, 再過2.5億年, 地球很可能將會再次引來一塊新的超大陸:阿美西亞大陸。

屆時亞洲將連接美洲, 加勒比海和北冰洋將消失。

一直以來, 研究者們認為深部地幔柱上湧是驅動超大陸裂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在地幔柱活動之前, 超大陸經歷了多期次的裂谷作用, 並形成與之相關的雙峰式岩漿活動, 岩漿岩的成因是認識超大陸裂解驅動力的關鍵。

近日, 中科院在大陸板塊裂解方面取得新進展:地幔過渡帶滯留物質的垮塌和脫水可能是驅動深部地幔物質上湧, 地幔柱形成, 並最終驅動羅迪尼亞超大陸裂解的重要原因。

中國科學院報導, 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生呂璞良在研究員李武顯和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副教授王選策共同指導下, 對揚子塊體東南緣發育的兩套地幔柱活動(~825Ma)之前的璜山和梅嶺雙峰式火山岩進行了系統的鋯石U-Pb年代學、岩石學和岩石地球化學研究。

結果表明, ~860Ma的璜山玄武岩, 具有類似島弧岩漿岩的地球化學特徵和較高的水含量(估算的噴發前岩漿水含量為~ 3.6%), 為類島弧(Arc-like)特徵的大陸板內玄武岩;~840Ma的梅嶺玄武岩,為無水的,具典型OIB特徵的大陸板內玄武岩。

這說明華南~825Ma廣泛的地幔柱岩漿活動之前,地幔發生了流體的交代作用,降低了地幔岩石的固相線,並造成了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玄武質岩漿,以及伴生的地殼伸展和裂谷作用。

這些流體或來自地球深部地幔過渡帶滯留的俯衝板片的脫水。因此,地幔過渡帶滯留物質的垮塌和脫水可能是驅動深部地幔物質上湧,地幔柱形成,並最終驅動Rodinia超大陸裂解的重要原因。

為類島弧(Arc-like)特徵的大陸板內玄武岩;~840Ma的梅嶺玄武岩,為無水的,具典型OIB特徵的大陸板內玄武岩。

這說明華南~825Ma廣泛的地幔柱岩漿活動之前,地幔發生了流體的交代作用,降低了地幔岩石的固相線,並造成了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玄武質岩漿,以及伴生的地殼伸展和裂谷作用。

這些流體或來自地球深部地幔過渡帶滯留的俯衝板片的脫水。因此,地幔過渡帶滯留物質的垮塌和脫水可能是驅動深部地幔物質上湧,地幔柱形成,並最終驅動Rodinia超大陸裂解的重要原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