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聊城市城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讓百姓用上放心水、滿意水

路, 走過之後, 才能看到行走的足跡有多美, 才能丈量跋涉的距離有多長。

今天, 轉身回望2016年、2015年……我們發現, 聊城水務集團的發展軌跡, 是一條螺旋上升的動人曲線:5年來, 企業用戶數、營業收入、供水量、汙水處理量等主要經濟指標, 連年保持10%左右的穩健增長。

城市水務是一個特殊的行業。 城市供水, 是事關百姓生活的重大民生問題;汙水處理, 關係著生態建設, 影響著城市人居環境。 除了經濟效益, 考量聊城水務集團更多的是社會效益。

我們欣喜地看到, 城市發展到哪裡, 供水管網就鋪設到哪裡。 從水源地到數百公里的供水管線,

工作人員枕戈待旦, 力保城市供水安全運行。 汙水處理項目快速推進, 處理能力不斷提高, 出水水質顯著提升。 “一站式”服務視窗、客服熱線、水費繳納管道等便民措施相繼推出……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齊飛, 聊城水務集團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抓安全、抓專案、抓服務、抓管理, 在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軌道上昂首闊步。

抓安全 保運行

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相彥查看城市污水廠二期專案建設情況

水, 是生命之源。 供水管線, 就是城市的生命線。

僅僅從東阿水源地到城區水廠的供水線路, 便有近100公里。 從水廠再到千家萬戶, 又要經過500多公里的複雜管網輸送, 一丁點的紕漏就可能影響用戶的正常用水。 城區生活污水逐年遞增, 從千家萬戶彙集至污水廠, 再到河流湖泊, 實現了水資源的良性迴圈。

我們可以切身感受到, 聊城城區市民飲用著安全優質的礦泉水, 城市污水出水水質的不斷提升, 讓市民生活更加愜意。 為此, 聊城水務集團工作人員晝夜不休,

維護著市民的用水安全和汙水處理的平穩運行。

他們不斷加強制度、流程、人員、設施設備等方面的管理力度, 僅2016年, 便梳理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12個、危險源138處, 組織安全檢查20次, 排查出安全隱患260處;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 對安全生產任務進行了細化分解;採取全面巡視和重點檢查相結合的形式, 加強運行設備的保養和維護;針對供水高峰期、污水進水高峰期和冬季供水安全, 加強安全培訓, 提高應急反應能力, 一次次開展搶險、防汛應急和觸電安全演練, 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逐步轉向以預防為主;根據外部截汙管道的季節性水量和進水指標的變化, 適時調整污水廠的運行參數, 合理調整工藝;投資150余萬元,

購置了氣相色譜儀、原子螢光分光光度計等水質檢測設備, 促進了水質安全;推行管理責任台制度, 實現管理責任的有效分解落實, 對生產穩定運行發揮了積極作用。

今年實施的以品質管制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為內容的三體系認證, 對水廠、污水廠、水源地等重點單位及區域的各類設備設施進行重點排查, 組織全員開展安全培訓、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 形成了上下齊動、全員參與的安全管理機制。

在我市創城迎檢的過程中, 專家組給予了“聊城的城市供水是個亮點, 汙水處理很規範”的高度評價。

抓項目 強能力

在城市快速發展的今天, 基礎設施功能每時每刻都在考驗著一座城市的發展和管理水準。

近年來, 聊城水務集團累計完成項目投資4億元, 著力提高城市供水和汙水處理能力, 先後建設了東聊引水複綫工程、新水河污水廠二期工程和城市污水廠二期工程、新水河污水廠升級改造工程、湖南路水廠升級改造工程……2015年9月, 供排水一體化綜合資訊管理系統順利通過了國家住建部驗收,實現了網上諮詢、繳費、定居、報修、投訴等智慧水務功能;2016年10月,歷時近兩年的艱苦施工,實現了鐵西片區與城區供水管網的貫通,從根本上解決了鐵西片區用不上優質水的問題。

今年,水務集團又相繼實施了東阿水源地井群更新改造工程、兩個污水廠的提標改造工程,供排水一體化綜合資訊系統二期工程和供水能力10萬立方米的地表水廠一期工程也已基本完成了前期手續。

五年來,聊城水務集團累計新增供水管道187公里,供水服務面積超過130平方公里;新增用水戶4.2萬戶;優質水供水能力和汙水處理能力分別翻一番……

抓服務 樹形象

水廠開放日

民以食為天。更好地滿足市民用水是重大的民生問題,水務集團深知肩頭之重托。

為此,水務集團把暢通服務使用者的“最後一公里”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面向集團內外公開徵集意見、建議,在工作流程、軟硬體提升、服務視窗及熱線建設、社會服務等方面不斷改進服務措施:

簡化掛表流程;購置了應急搶險車和送水專用車;利用網站、微信、短信等平臺,為使用者提供用水資訊服務;完成了農行和農商行網銀繳費上線,開通了微信和支付寶等支付工具平臺。

在市、區兩級行政服務大廳增加收費服務視窗,收費視窗工作時間由8小時延長到9.5小時,實行“明白紙”制度,打造“一站式”服務視窗。升級設立96568客服熱線,增加了4個客服熱線坐席。

積極落實對低保戶和老年人家庭的收費優惠政策;成立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組織開展社會公益志願服務活動;組織黨員進社區,設立“定點義務服務社區”。

今年以來,水務集團推進數位化管網建設,提升了供水搶修效率;先後舉辦了“水廠開放日”“汙水處理廠開放日”等活動,邀請社會各界代表300余人,分別參觀了供水廠和污水廠;組織黨員上門服務27次,直接服務使用者上萬人;在“世界水日”和“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活動中,向市民講解供水知識、提供諮詢;為羊使君街、米市街居民安裝了售水機,解決了兩個街道不願意安裝自來水的居民的用水問題,受到了市委主要領導的肯定。

抓管理 促發展

集團辦公樓

科學規範的管理是企業全面提升的關鍵。

五年來,水務集團不斷改進管理方法:2013年實施精細化管理;2014年圍繞保障城市供水和汙水處理安全穩定運行為中心,突出便民服務和專案建設兩個重點,著力提高企業智慧化、標準化、效益化水準;2015年借助綜合資訊管理平臺的應用,實現業務流程再造;改進分配制度,解決“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問題;採取員工自學和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員工功能表式培訓,實現員工工作能力和企業管理水準的同步提升。

結合社會和企業發展的要求,水務集團確定了“三年提升行動”,將2016年確定為“作風建設年”,2017年為“管理規範年”,2018年為“服務提升年”。

在“作風建設年”活動中,水務集團以“認真、熱情、規範、高效”為目標,優化機構設置,將原來的21個單位和部門整合到16個;對51項管理制度和100多項工作流程進行了評審和梳理,關鍵制度、職責、操作規範和流程實現了公示上牆;進一步完善了績效考核體系,細化考核標準,加大考核力度;組織管理培訓、“金藍領”專案培訓和職業技能技師社會化考評等工作;積極開展“評先樹優”活動,挖掘“節能降耗金點子”,每年為集團節約32萬元。

今年,水務集團以“規範化、制度化、系統化、科學化”為指引,扎實推進“管理規範年”活動,實施了“三體系”認證,重新梳理業務流程22個、工作制度60個,各項業務實現制度化、流程化。開展了“微創新”、日誌評比、“6S”管理、“3S”管理等多項活動,僅“微創新”一項,每年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40余萬元。從業務全流程、制度激勵、現場管理等各方面促進了管理升級,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提高。

今年前9個月,水務集團售水量、汙水處理量、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6.53%、19.83%、10.12%;新增用水戶8483戶,達到75653戶;集團先後榮獲各類榮譽17項,湧現出山東省城鎮排水工作先進個人、城市管理先進個人、市優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等一大批優秀員工。

我們可以預見,在2018年“服務提升年”的生動實踐中,水務集團將乘著十九大勝利召開的東風,立足城市供水和汙水處理兩大主業,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聊城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記者 孫克峰 林志濱 通訊員 郭丹強 張敬恩

供排水一體化綜合資訊管理系統順利通過了國家住建部驗收,實現了網上諮詢、繳費、定居、報修、投訴等智慧水務功能;2016年10月,歷時近兩年的艱苦施工,實現了鐵西片區與城區供水管網的貫通,從根本上解決了鐵西片區用不上優質水的問題。

今年,水務集團又相繼實施了東阿水源地井群更新改造工程、兩個污水廠的提標改造工程,供排水一體化綜合資訊系統二期工程和供水能力10萬立方米的地表水廠一期工程也已基本完成了前期手續。

五年來,聊城水務集團累計新增供水管道187公里,供水服務面積超過130平方公里;新增用水戶4.2萬戶;優質水供水能力和汙水處理能力分別翻一番……

抓服務 樹形象

水廠開放日

民以食為天。更好地滿足市民用水是重大的民生問題,水務集團深知肩頭之重托。

為此,水務集團把暢通服務使用者的“最後一公里”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面向集團內外公開徵集意見、建議,在工作流程、軟硬體提升、服務視窗及熱線建設、社會服務等方面不斷改進服務措施:

簡化掛表流程;購置了應急搶險車和送水專用車;利用網站、微信、短信等平臺,為使用者提供用水資訊服務;完成了農行和農商行網銀繳費上線,開通了微信和支付寶等支付工具平臺。

在市、區兩級行政服務大廳增加收費服務視窗,收費視窗工作時間由8小時延長到9.5小時,實行“明白紙”制度,打造“一站式”服務視窗。升級設立96568客服熱線,增加了4個客服熱線坐席。

積極落實對低保戶和老年人家庭的收費優惠政策;成立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組織開展社會公益志願服務活動;組織黨員進社區,設立“定點義務服務社區”。

今年以來,水務集團推進數位化管網建設,提升了供水搶修效率;先後舉辦了“水廠開放日”“汙水處理廠開放日”等活動,邀請社會各界代表300余人,分別參觀了供水廠和污水廠;組織黨員上門服務27次,直接服務使用者上萬人;在“世界水日”和“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活動中,向市民講解供水知識、提供諮詢;為羊使君街、米市街居民安裝了售水機,解決了兩個街道不願意安裝自來水的居民的用水問題,受到了市委主要領導的肯定。

抓管理 促發展

集團辦公樓

科學規範的管理是企業全面提升的關鍵。

五年來,水務集團不斷改進管理方法:2013年實施精細化管理;2014年圍繞保障城市供水和汙水處理安全穩定運行為中心,突出便民服務和專案建設兩個重點,著力提高企業智慧化、標準化、效益化水準;2015年借助綜合資訊管理平臺的應用,實現業務流程再造;改進分配制度,解決“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問題;採取員工自學和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員工功能表式培訓,實現員工工作能力和企業管理水準的同步提升。

結合社會和企業發展的要求,水務集團確定了“三年提升行動”,將2016年確定為“作風建設年”,2017年為“管理規範年”,2018年為“服務提升年”。

在“作風建設年”活動中,水務集團以“認真、熱情、規範、高效”為目標,優化機構設置,將原來的21個單位和部門整合到16個;對51項管理制度和100多項工作流程進行了評審和梳理,關鍵制度、職責、操作規範和流程實現了公示上牆;進一步完善了績效考核體系,細化考核標準,加大考核力度;組織管理培訓、“金藍領”專案培訓和職業技能技師社會化考評等工作;積極開展“評先樹優”活動,挖掘“節能降耗金點子”,每年為集團節約32萬元。

今年,水務集團以“規範化、制度化、系統化、科學化”為指引,扎實推進“管理規範年”活動,實施了“三體系”認證,重新梳理業務流程22個、工作制度60個,各項業務實現制度化、流程化。開展了“微創新”、日誌評比、“6S”管理、“3S”管理等多項活動,僅“微創新”一項,每年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40余萬元。從業務全流程、制度激勵、現場管理等各方面促進了管理升級,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提高。

今年前9個月,水務集團售水量、汙水處理量、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6.53%、19.83%、10.12%;新增用水戶8483戶,達到75653戶;集團先後榮獲各類榮譽17項,湧現出山東省城鎮排水工作先進個人、城市管理先進個人、市優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等一大批優秀員工。

我們可以預見,在2018年“服務提升年”的生動實踐中,水務集團將乘著十九大勝利召開的東風,立足城市供水和汙水處理兩大主業,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聊城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記者 孫克峰 林志濱 通訊員 郭丹強 張敬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