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平涼PK慶陽,誰是隴東NO.1

平涼PK慶陽, 誰是隴東NO.1

秦玉龍/文

隴東, 廣義指隴山以東的甘肅地區, 也指陝北狹地以西、六盤山以東的廣袤區域。 當代地理概念,

隴東一般指甘肅省的慶陽市和平涼市, 由於兩市位於甘肅最東部, 習慣上稱為“隴東”。 隴東地處陝甘寧三省區交匯地帶, 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也是古絲綢之路重要驛站, 有著豐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氣資源和生態人文旅遊資源, 還有以崆峒文化、岐黃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為代表的黃土地文化。

平慶兩地, 幾千年來同族同根, 文化同脈, 方言同音, 飲食同味, 同氣連枝, 是同志加兄弟的好鄰居。 那麼, 兩地相比較, 誰的軟硬實力更強呢?

經濟:

平涼號稱隴“旱碼頭”, 旅遊、商貿、服務業相對發達。 慶陽作為西北著名的“石油城”, 資源依賴性較高。 論自然條件, 同屬黃土高原地貌, 平慶兩地相差不大。 土地面積, 慶陽為2.7萬平方公里, 平涼為1.1萬平方公里, 慶陽比平涼大了一倍多。 人口數量, 截至2016年底, 慶陽常住人口223萬, 平涼209萬, 慶陽略高。 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GDP), 慶陽市597億排名全省第二, 平涼市367億位列全省第八。 人均產值, 慶陽2.68萬元, 平涼1.75萬元。 論經濟, 平涼相比慶陽差距較大。

政治:

雖然平慶同為地級市, 但慶陽是革命老區, 陝甘寧紅色根據地之一。 歷史上, 平慶在朝代更替中相互轄治, 直到民國還同屬隴東道。 解放後, 平慶短暫分治。 1955年, 慶陽專區併入平涼專區, 全區轄平涼市及平涼、華亭、涇川、靈台、崇信、靜寧、隆德、涇源、慶陽、鎮原、寧縣、正甯、合水、環縣、華池16個縣(市)。

1961年, 恢復慶陽專區, 原所轄7縣一併從平涼專區析出。 所以, 在政治地位上平涼曾一度高於慶陽。

歷史:

平涼歷史源遠流長, 是華夏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黃帝問道廣成子於崆峒, 秦皇漢武曾先後西巡登臨崆峒山。 西元358年(1659年前), 前秦大將軍苻堅進攻前涼,

置平涼郡, 取“平定涼國”之意, 平涼由此得名。 平涼是絲綢之路“西出長安第一城”, 標誌性景點多, 被譽為“道教第一山”的崆峒山, 是隴東地區惟一的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 慶陽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 20萬年前人類就在這裡繁衍生息。 周祖陵矗立于慶城東山之巔, 殿宇巍峨。 位於西峰區溫泉鄉的老公殿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華夏公劉第一廟”。 夏、商時慶陽稱鬼方, 為周先祖公劉邑地。 西周時稱北豳。 春秋戰國為戎狄之地, 曾屬義渠戎國。 對比歷史性, 兩地不分伯仲。

文化:

秦漢以來,平涼一直是歷代王朝扼守西北的鎖鑰,經略西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之西北重要門戶和絲綢之路東段重鎮,人口稠密,士農工商無不發達,建府立州,安營駐軍,素為朝廷所倚重。特殊的人文結構和地理位置,使平涼成為絲綢古道上中西方文化、中原與西北少數民族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舞臺,熔鑄了平涼悠遠、深厚的歷史文化——古老神奇的成紀文化、相容並蓄的崆峒文化、瑰麗多彩的西王母文化、博大精深的皇甫謐文化交相輝映。慶陽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裡曾是“黃河古象”、“環江翼龍”的故鄉。我國最早出土的第一塊石器,就發掘于華池縣的趙家岔。市內已發現的仰紹文化、齊家文化、寺窪文化等遺址達1500餘處之多。4000年前,流傳於世的《黃帝內經》早已造福於人類。夏代,周族部落在慶陽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先周文化。這一點,二者勢均力敵。

教育:

平涼有新晉的省立高等學府——甘肅醫學院、平涼高等職業學院等。慶陽有隴東地區最早的高等學府——隴東學院。如今,很多平涼、慶陽的精英階層,早年便畢業於慶陽的隴東師範學院。教育上,慶陽占優。

能源:

平涼是甘肅產煤大市,慶陽是西北石油重鎮。平涼現已探明煤炭儲量97.26億噸,主要分佈在華亭、崇信、涇川、靈台和崆峒區。“煤城”華亭礦區屬於國家14個大型煤炭基地黃隴基地的骨幹礦區,探明煤炭地質儲量35.88億噸,靈台礦區探明煤炭地質儲量61.38億噸。隨著大慶油氣資源的逐漸衰竭,長慶油田已經取代了大慶,成為目前國內第一大油田。而長慶油田近三分之一的原油產量出自慶陽,坐擁近50億噸油氣資源,近幾年持續發現億噸級油田,被稱為中國最有希望成為下一個大慶的石油城之一。能源儲量及開發前景上,慶陽更具潛力。

美食:

平涼、慶陽地緣相連,自古以來方言同音,飲食同味,加之受三秦文化的薰染,美食美味與陝西差別不大。平涼、慶陽的涼皮以筋道香辣享譽陝甘寧,羊肉泡饃以湯鮮肉多而香飄西北。臊子面,是平慶人都百吃不厭的家常味道。美食方面,兩地口味基本相同。

房價:

在平涼,新世紀的房子就是房產業的標杆,價錢最高賣得最快,世紀花園一平米直奔6000元上下,其中不乏慶陽炒房者的身影。慶陽雖然有很多石油產業工人,但石油工人卻不在慶陽買房子,而是去西安城購房,因為長慶油田總部在西安。論房價,平涼好像比慶陽稍微貴一點。

方言:

平涼、慶陽方言同屬中原官話——關中片(秦語)——西府小片。所以,平涼、慶陽人出外求學、工作、旅遊時,一張嘴說話,別人就會先入為主地問:你是陝西人?這讓平慶人一時無語!

城建交通:

平涼城夾在南北二山中間的狹長涇河川,南北發展受限,只能東西擴張,對城市規劃發展有著一定的制約。平涼有鐵路,但沒有高鐵。有高速,但沒有機場。慶陽城地處董志原上,不受地理環境制約,大建築、大馬路、大手筆可以任意發揮。慶陽有鐵路、高速、機場,坐飛機可以飛西安、蘭州、北京,據說還要開通到成都、上海的航班。繞過平涼的銀西高鐵(銀川至西安)全長574.4公里,其中慶陽段約270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預留時速350公里,西安到銀川縮短到3小時。慶陽設甜水堡、環縣、曲子、慶城、慶陽和寧縣6個站,預計2019年通車。交通方面,慶陽甩了平涼不止兩條街。

幸福指數:

慶陽人說:平涼氣候條件好,水土軟,養人,冬暖夏涼,綠水青山,是個生活過日子的好地方。所以,一些慶陽商人便在平涼買房定居。平涼人說:慶陽“富得冒油”,讓人很是眼饞,但卻很少有平涼人去慶陽買房定居。平涼、慶陽人相互羡慕著,幸福的感覺也是各不相同……

作者簡介:

秦玉龍,號半瓶子,筆名花滿樓,頭條號原創作者,甘肅平涼日報社《平涼週刊》主編,網路名博、專欄作者。從業20餘載,堅持說人話,寫人事,做一個有人情味的記者。

文化:

秦漢以來,平涼一直是歷代王朝扼守西北的鎖鑰,經略西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之西北重要門戶和絲綢之路東段重鎮,人口稠密,士農工商無不發達,建府立州,安營駐軍,素為朝廷所倚重。特殊的人文結構和地理位置,使平涼成為絲綢古道上中西方文化、中原與西北少數民族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舞臺,熔鑄了平涼悠遠、深厚的歷史文化——古老神奇的成紀文化、相容並蓄的崆峒文化、瑰麗多彩的西王母文化、博大精深的皇甫謐文化交相輝映。慶陽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裡曾是“黃河古象”、“環江翼龍”的故鄉。我國最早出土的第一塊石器,就發掘于華池縣的趙家岔。市內已發現的仰紹文化、齊家文化、寺窪文化等遺址達1500餘處之多。4000年前,流傳於世的《黃帝內經》早已造福於人類。夏代,周族部落在慶陽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先周文化。這一點,二者勢均力敵。

教育:

平涼有新晉的省立高等學府——甘肅醫學院、平涼高等職業學院等。慶陽有隴東地區最早的高等學府——隴東學院。如今,很多平涼、慶陽的精英階層,早年便畢業於慶陽的隴東師範學院。教育上,慶陽占優。

能源:

平涼是甘肅產煤大市,慶陽是西北石油重鎮。平涼現已探明煤炭儲量97.26億噸,主要分佈在華亭、崇信、涇川、靈台和崆峒區。“煤城”華亭礦區屬於國家14個大型煤炭基地黃隴基地的骨幹礦區,探明煤炭地質儲量35.88億噸,靈台礦區探明煤炭地質儲量61.38億噸。隨著大慶油氣資源的逐漸衰竭,長慶油田已經取代了大慶,成為目前國內第一大油田。而長慶油田近三分之一的原油產量出自慶陽,坐擁近50億噸油氣資源,近幾年持續發現億噸級油田,被稱為中國最有希望成為下一個大慶的石油城之一。能源儲量及開發前景上,慶陽更具潛力。

美食:

平涼、慶陽地緣相連,自古以來方言同音,飲食同味,加之受三秦文化的薰染,美食美味與陝西差別不大。平涼、慶陽的涼皮以筋道香辣享譽陝甘寧,羊肉泡饃以湯鮮肉多而香飄西北。臊子面,是平慶人都百吃不厭的家常味道。美食方面,兩地口味基本相同。

房價:

在平涼,新世紀的房子就是房產業的標杆,價錢最高賣得最快,世紀花園一平米直奔6000元上下,其中不乏慶陽炒房者的身影。慶陽雖然有很多石油產業工人,但石油工人卻不在慶陽買房子,而是去西安城購房,因為長慶油田總部在西安。論房價,平涼好像比慶陽稍微貴一點。

方言:

平涼、慶陽方言同屬中原官話——關中片(秦語)——西府小片。所以,平涼、慶陽人出外求學、工作、旅遊時,一張嘴說話,別人就會先入為主地問:你是陝西人?這讓平慶人一時無語!

城建交通:

平涼城夾在南北二山中間的狹長涇河川,南北發展受限,只能東西擴張,對城市規劃發展有著一定的制約。平涼有鐵路,但沒有高鐵。有高速,但沒有機場。慶陽城地處董志原上,不受地理環境制約,大建築、大馬路、大手筆可以任意發揮。慶陽有鐵路、高速、機場,坐飛機可以飛西安、蘭州、北京,據說還要開通到成都、上海的航班。繞過平涼的銀西高鐵(銀川至西安)全長574.4公里,其中慶陽段約270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預留時速350公里,西安到銀川縮短到3小時。慶陽設甜水堡、環縣、曲子、慶城、慶陽和寧縣6個站,預計2019年通車。交通方面,慶陽甩了平涼不止兩條街。

幸福指數:

慶陽人說:平涼氣候條件好,水土軟,養人,冬暖夏涼,綠水青山,是個生活過日子的好地方。所以,一些慶陽商人便在平涼買房定居。平涼人說:慶陽“富得冒油”,讓人很是眼饞,但卻很少有平涼人去慶陽買房定居。平涼、慶陽人相互羡慕著,幸福的感覺也是各不相同……

作者簡介:

秦玉龍,號半瓶子,筆名花滿樓,頭條號原創作者,甘肅平涼日報社《平涼週刊》主編,網路名博、專欄作者。從業20餘載,堅持說人話,寫人事,做一個有人情味的記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