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我國的殲20進展神速,對面的心神戰機卻舉步維艱

其實殲-20的研製不好說“神速”。 但是確實走的很穩很順利, 在1996年前後就開始論證四代機至今殲-20開始準備小批量, 已經有20年的時間。 再看美國的ATF專案, 也就是現在F-22, 從83年提出ATF專案概念、競標、測試等等一堆, 到05年開始服役, 是22年。 按照目前殲-20的進展, 17-18年服役也算是正常進度。 總體來看差不多就是20年左右, 從預研到驗證機到實驗到服役。

從仿製殲七到梟龍, 中國自研戰鬥機的實力一直在增強

殲-20的好處是, 很多技術都是很成熟的, 像鴨翼技術, 參考宋總著名的《一種小展弦比高升力飛機氣動佈局》大約就是95年發表的, 這已經是解決了鴨翼的技術問題了。 並且, 可以看到殲-20確實要比ATF時間短一點, 這有研發體制不盡相同的問題, 也有隨著時代的進步, 技術上有了更多積累的原因。 比如80年代ATF計畫, 可沒處找什麼超級電腦, 到了90年代或者21世紀初, 電腦運算速度要快上多少倍,

也更智能。 這是相對於ATF的後發優勢, 我國在這方面是有優勢的。

至於ATD-X心神, 他的首次曝光大概是07年雜誌《航空迷》上, 在這之前肯定已經進行了不少工作, 今年試飛是沒什麼問題。 這樣算也有十年以上的研製時間了。 對比殲-20,90年代開始論證, 11年試飛, 這也是將近10年的時間。 總體來講, 是差不多的。 但是你看心神會發現他很小, 給人的感覺更像是航模, 其實日本也沒有說我們的要如何如何先進。 ATD:Advanced Technological Demonstrator先進技術驗證機, 還是一個驗證、積累的階段。 要拿來和殲-20這種屬於成果的東西比, 確實有一點點虛。 不止如此, 心神上的裝備, 也是沒個定數, 而殲-20上的裝備顯然基本是已經定型的, 只要過關了直接生產沒什麼問題。 這是殲-20比心神快的地方,

甚至可能是快得多。

總的來講, 心神和殲-20沒什麼太多的可比性的, 一個是小一點的技術驗證機, 研製成功之後也不會生產太多, 更不會成為主戰裝備, 並且太小恐怕升級改造的餘地不樂觀;而後者則是完全的在技術積累量變達到質變之後研發的主力裝備,

是未來可以預見的幾十年內我國的一型主力戰鬥機, 說是國之重器是完全沒問題的。 也因此, 殲-20的穩步推進給人的感覺更快、前途也更明朗, 時間表都是可以預計的, 因為他也是被迫切需求的。 相反, 心神既然已經被稱為“驗證”那麼更多的還是為了積累經驗、拉隊伍來做, 服役的要求不是那麼迫切, 也給人一種慢吞吞的感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