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日霜降|柿子紅了,調理滋補好時光!

霜降:

2017年10月23日 10:23:23

農曆九月初四

太陽達到黃經210°, 天氣漸冷、開始降霜。

霜降習俗

吃柿子

俗話說:“霜降吃燈柿, 不會流鼻涕。 ”

民間認為霜降吃柿子,

冬天就不會感冒、流鼻涕。 此時天氣轉寒, 吃柿子不僅可以防寒保暖, 而且還能補筋骨。

送芋鬼

霜降時節, 人們會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 在塔里面放入乾柴點燃, 火燒得越旺越好, 直至瓦片燒紅, 再將河內塔推倒, 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 這在當地稱為“打芋煲”,

最後把瓦片丟到村外, 這就是“送芋鬼”。

人們以這樣的方式, 辟凶迎祥。

霜降養生

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此時天氣漸涼, 秋燥明顯, 燥易傷津。 霜降養生關鍵是滋陰養肺, 防秋燥。

在飲食調養方面, 此時宜平補, 要注意健脾養胃, 調補肝腎,

可多吃健脾養陰潤燥的食物:玉蜀黍、蘿蔔、栗子、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鴨肉、泥鰍等。

推薦做法:黃芪老鴨湯

材料:

老鴨半隻、蟲草花適量, 淮山適量, 黃芪適量, 黨參適量, 枸杞子適量

做法:

老鴨剁碎過水, 再將所有材料入鍋加水燒開, 文火燉2小時加鹽調味就行了,

功效:

《本草綱目》說鴨子能滋養五臟的陰氣, 還能清除肺臟的火氣, 生津止咳。

艾灸養生

秋冬季節乾燥, 養生就要及時養陰潤燥, 艾灸可以選擇尺澤、太溪和三陰交這三個穴位。

尺澤穴

位置:位於肘窩中肘橫紋上, 曲肘時繃緊的韌帶外側(靠近大拇指側)凹陷處。

原理:尺澤穴, 顧名思義這個穴位對於人體水液的調理具有較好的作用, 故名尺澤。 它是手太陰肺經的穴位, 這個穴位具有清熱瀉火、潤肺止咳的作用。

對於乾燥季節裡容易出現的鼻幹、咽幹、咳嗽、持久乾咳有較好的調理作用;對於肺火過旺導致的咽喉腫痛、咳血、鼻出血也可進行治療。

太溪穴

位置:位於踝關節內側,內踝尖和跟腱連線的中點位置。

原理:太溪穴是足少陰腎經的穴位,是腎經的原穴,也就是腎氣自這個穴位發源。艾灸太溪穴可以達到滋陰補腎的作用,對於腎陰虧虛導致的咽幹、失眠、煩躁、盜汗、腰膝酸軟無力等都可進行調理。

三陰交

位置:位於內踝尖上方四橫指寬處(自己的手,除大拇指外其他四指併攏的寬度)。

原理:刺激這個穴位,可調節肝脾腎三個臟腑功能,尤其是女性常見的月經不調、氣血不和等,所以中醫有“婦科三陰交”之說。

艾灸方法

可選擇艾條灸或者艾灸貼。

艾條點燃後放置於距離穴位皮膚約2cm處,具體以感覺溫熱但不燙疼為度,每個穴位熏灸5分鐘,如果感覺皮膚燙疼時,可將點燃的艾灸頭適當拉開距離,繼續熏灸。或者將點燃的艾灸貼貼在穴位上,直至灸完一炷。

每次三個穴位都要熏灸,隔日或一周熏灸2至3次,連續艾灸至少10次。

位置:位於踝關節內側,內踝尖和跟腱連線的中點位置。

原理:太溪穴是足少陰腎經的穴位,是腎經的原穴,也就是腎氣自這個穴位發源。艾灸太溪穴可以達到滋陰補腎的作用,對於腎陰虧虛導致的咽幹、失眠、煩躁、盜汗、腰膝酸軟無力等都可進行調理。

三陰交

位置:位於內踝尖上方四橫指寬處(自己的手,除大拇指外其他四指併攏的寬度)。

原理:刺激這個穴位,可調節肝脾腎三個臟腑功能,尤其是女性常見的月經不調、氣血不和等,所以中醫有“婦科三陰交”之說。

艾灸方法

可選擇艾條灸或者艾灸貼。

艾條點燃後放置於距離穴位皮膚約2cm處,具體以感覺溫熱但不燙疼為度,每個穴位熏灸5分鐘,如果感覺皮膚燙疼時,可將點燃的艾灸頭適當拉開距離,繼續熏灸。或者將點燃的艾灸貼貼在穴位上,直至灸完一炷。

每次三個穴位都要熏灸,隔日或一周熏灸2至3次,連續艾灸至少10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