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直播時代,神話是否會延續?

繼去年11月, 國家網信辦發佈《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之後, 一些地方立法也開始跟上。 近期,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廣播電視管理條例(草案)擬規定,

禁止無證平臺發佈節目, 從而以法治手段給網路直播“上規矩”。

綜合分析

[原因]

互聯網直播作為一種新型傳播形式迅猛發展, 為中國草根提供了“一夜成名”的舞臺, 還將給未來的商業、文化、生活帶來機遇和改變。 甚至和藝術、公益等各個行業深度結合, 對未來經濟發展可能產生新的化學反應。

網路直播還可以傳播文化和價值。 事實上, 專業知識需求、資訊傳播不只是直播界的清流, 也是任何時代的剛需。 靠拼顏值、秀下限、打法律擦邊球的眼球經濟, 即便一時喧嘩, 最終也會被時代所淘汰。 規範網路直播, 還可以讓“高大上”的文化火起來, 活在社會公眾身邊, 讓人感受到網路直播另一種正向力量。

直播要想成為更主流的資訊共用和傳播工具,

就必須堅持新的發展理念, 真正管理好內容, 杜絕一切違規違法行為和低俗內容, 讓直播助力美好分享。 只有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 直播行業才能捍衛未來的想像空間, 贏得一個更大的發展風口。

[問題]

少數直播平臺不惜走低俗化的路線,

傳播色情、暴力、謠言、詐騙等資訊, 內容低劣突破底線, 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特別是給青少年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一些投資人士也只是看重眼球效應帶來的經濟效益, 鼓勵主播瘋狂炒作, 無序競爭給網路直播的長遠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還有的平臺缺乏相關資質, 違規開展新聞資訊直播, 擾亂正常傳播秩序, 必須予以規範。

參考對策

中公教育總結, 任何行業都要在法律框架和道德倫理的規範下尋求發展。 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網路直播行業也不例外。 對網路直播行業來說, 自我約束和外在監督缺一不可。 唯有如此, 才能守住底線。

自我約束方面, 網路直播平臺應更加自律,

自覺遵守法律法規, 杜絕“打擦邊球”的僥倖心理。 要嚴格遵守行業自律公約, 對於播出涉毒、涉暴、涉黃等內容的主播, 情節嚴重的將列入黑名單, 審核人員對平臺直播內容實施24小時監管。

外在監督方面, 相關部門應出臺法律法規, 建立監管機制, 設立處罰措施, 深入查處並嚴厲打擊違規網路直播。 對涉嫌提供含有宣揚淫穢、暴力、教唆犯罪、危害社會公德內容的互聯網文化被列入查處名單。 對網路直播平臺和主播建立信用市場, 設置違規主播警示名單和黑名單制度, 禁止或限制違規者從事經營活動。 此外, 調動線民參與其中, 監督舉報網路直播的不良內容。

圖片來源於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