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安第斯山脈——印加文明的搖籃

安第斯山脈(蓋丘亞語:Andes;奇楚亞語:Antis)屬於科迪勒拉山系, 也稱安弟斯山脈或安蒂斯山脈, 位於南美洲的西岸, 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 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安第斯山脈從南美洲的南端到最北面的加勒比海岸綿亙約形成一道連續不斷的屏障。 安地斯山脈將狹窄的西海岸地區同大陸的其餘部分分開, 是地球重要的地形特徵之一, 而曾經在美洲大陸輝煌一時的印加文明, 就誕生於此。

​​​(圖為安第斯山脈)

印加帝國是11世紀至16世紀時位於美洲的古老帝國, 帝國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位於今日秘魯的庫斯科。 印加帝國的中心區域分佈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上, 其版圖大約是今日南美洲的秘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一帶。

其主體民族印加人也是美洲三大文明之一——印加文明的締造者。

印加人的祖先生活在秘魯的高原地區, 後來他們遷徙到庫斯科, 建立了庫斯科王國, 這個國家在1438年發展為印加帝國。 印加帝國在1438年到1533年間, 運用了從武力征服到和平同化等各種方法, 使得印加帝國的版圖幾乎涵蓋了整個南美洲西部。 帝國的國力在君主瓦伊納·卡派克統治期間達到頂峰。

​(印加帝國都城馬丘比丘遺址)

​​印加帝國在安第斯山脈輝煌了幾百年之後, 西班牙的鐵騎踏上了美洲, 西元1492年, 哥倫布到達加勒比海諸島。 從此, 先進的“舊大陸”與美洲“新大陸”開始發生碰撞。 伴隨著宗教的狂熱和尋寶的夢想, 一批批歐洲殖民者踏上了美洲的土地。 其中, 最富戲劇性的, 是西班牙殖民者皮薩羅率領169名士兵征服龐大的印加帝國。

如今古印加輝煌已灰飛煙滅, 只留下一堆遺跡供後人想像。從巴塔哥尼亞高原到玻利維亞的阿爾蒂普拉諾高原的南界,安地斯山人煙稀少。少數小批的農民和牧羊人生活在較低的山坡上和科迪勒拉的低濕平原上。再往北從玻利維亞到哥倫比亞,安地斯山區內有上述國家最大的人口集中地和最重要的城市。在秘魯和玻利維亞,生活在3048米以上的居民占很大的比例。

玻利維亞約有一半人口是說艾馬拉語和克丘亞語的印第安人,其餘大多數是說西班牙語的梅斯蒂索人(或混血人); 古代烏魯人的遺民生活在的的喀喀湖地區。人口主要分佈在荒野高原(除半遊牧的牧羊人外,主要為礦工)和較低的狹窄河谷內(居民從事農業)。

在秘魯高度超過3505米的地區,人們最重要的活動是採礦,但大多數安地斯居民務農,以及飼養綿羊、山羊、美洲駝和羊駝,從事工業和商業的人也逐漸增多。一部分說艾馬拉語的印第安人生活在南部的的喀喀湖周圍;但當地居民大多數說克丘亞語,說克丘亞語的人占高地居民的大多數。

古老的文明相伴著一個神奇的傳說:在安第斯山上曾有過一個神秘的“小人國”。這個國家的人們雖然身材很矮小,卻健壯剽悍,兇猛好鬥。他們有一些非凡的本領,如:在懸岩峭壁上攀緣樹木,簡直勝過猩猩;在崎嶇山道上快步奔跑,動如猿鳥。他們的武器主要是木棍、石塊、長矛和弓箭等。弓是用山羊角製成的,小箭塗有烈性毒液。他們具有高超的射擊本領,擅長於在奔跑中發射冷箭,而且百發百中。他們常常背著成筐的毒箭,藏在山坡的草叢、石隙、洞口、樹上,出其不意地伏襲其他部落的人和牲畜。尤其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對伏擊到的戰俘屍體,不僅要把死人身上的肉挖下來生吃掉,而且要把死人的腦袋砍下來,用一種特殊的方法,使整個頭顱縮小到只有人的拳頭那麼大,而相貌不變。他們把這種已縮小了的頭顱當作勝利的紀念品,懸掛在自己住房的門前,或者用繩索捆帶在自己身上,以此作為光榮和吉祥的標誌。獵取人頭最多的人被譽為部落的“英雄”,深受全部落的尊敬和歌頌。但奇特而神秘的縮頭術卻只有他們本部落的成年男人才知道,絕不向外人洩露機密。因此,縮頭術成了他們獨有的絕技,外人全然不知。“小人國”與鄰近的阿拉巴霍族人長期浴血奮戰。他們越戰越猛,很少死亡,而阿拉巴霍族人卻被他們殺死了大半。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在他們居住區域突然發生的一次火山爆發,徹底摧毀了整個“小人國”。“小人國”在地球上消失了,他們的縮頭術也就失傳了。

以上所言雖是傳說,然而卻是有實物為證的,在秘魯國立人類學和考古學博物館的庫房裡,就至今保存著幾個被縮小的人頭原物,確只有拳頭般大小,其中一個留著八字鬍須、禿頭、滿臉怒氣,十分生動有趣。1934年冬,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兩個職員到洛基山脈去採挖金礦,發現一個約1米高的洞,洞內漆黑如墨。他倆進入洞內,發現了一具高不及膝的小人乾屍。這意外的發現使他倆感到無比的驚訝和新奇。他們把這具乾屍送往卡斯帕醫院去鑒定,經過X光透視及多項化驗,最後公佈的科學鑒定結果是:此“小人”身高僅48釐米,皮膚銅黃色,骨骼與人類的一致;左鎖骨有明顯的重傷痕跡,身上還留存不少傷痕;牙齒整齊而鋒利,犬牙尖長,前額很低,而眼睛與面部的比例卻比人類的大;從整個體形的發育程度來判斷,此“小人”是個60多歲的男性。洛基山的這一奇異發現被美國許多報紙作為重要奇聞,在第一版刊登後,轟動了全美國。於是,得到了許多與此相類似的消息:在此發現以前,卡斯帕市的一個律師、一個買賣舊汽車的商人、一個矯形專家和一個墨西哥牧羊人都曾發現過此類“小人”乾屍,可惜的是當時均未引起重視而失落了,只有矯形專家理查珍藏了一個他發現的“小人”乾屍。這具乾屍後來由理查的女兒贈送給懷俄明州立大學作研究之用,得以妥善保存至今。洛基山關於“小人”乾屍的發現再次引起人們對南美縮頭術傳說的探索興趣。

1935年以後,一些科學家興致勃勃地對南美洲“小人國”的縮頭術之謎進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其中取得較突出成就的是挪威學者托爾·海雅達爾。他在1947年曾冒險進入厄瓜多爾密林考察,並根據考察經歷而撰寫了《孤筏重渡》一書。在這本書中,較詳細地記述了南美洲的縮頭術。據該書說,生活在基維陀熱帶森林裡的一支印第安人,抓獲外族人中的仇人後,總是砍掉頭顱,把頭骨砸碎後挖掉,然後在掏空了頭骨的頭皮裡裝上熱沙,經過特製,整個頭顱便會縮小到只有拳頭那麼大,而相貌不變,以此作為勝利品而保存下來。一些學者認為,托爾·海雅達爾的這一記述和論斷是可信的。
​(南美縮頭術)

不管安第斯山脈原住民有怎樣怪異的風俗,安第斯山脈的風景還是不容小覷的,每年夏季到這兒徒步穿越的遊客特別多,安第斯山脈被譽為“人生中最值得去的七個地方之一”足以說明其魅力所在。
​​(圖片和部分文字來源於網路)

只留下一堆遺跡供後人想像。從巴塔哥尼亞高原到玻利維亞的阿爾蒂普拉諾高原的南界,安地斯山人煙稀少。少數小批的農民和牧羊人生活在較低的山坡上和科迪勒拉的低濕平原上。再往北從玻利維亞到哥倫比亞,安地斯山區內有上述國家最大的人口集中地和最重要的城市。在秘魯和玻利維亞,生活在3048米以上的居民占很大的比例。

玻利維亞約有一半人口是說艾馬拉語和克丘亞語的印第安人,其餘大多數是說西班牙語的梅斯蒂索人(或混血人); 古代烏魯人的遺民生活在的的喀喀湖地區。人口主要分佈在荒野高原(除半遊牧的牧羊人外,主要為礦工)和較低的狹窄河谷內(居民從事農業)。

在秘魯高度超過3505米的地區,人們最重要的活動是採礦,但大多數安地斯居民務農,以及飼養綿羊、山羊、美洲駝和羊駝,從事工業和商業的人也逐漸增多。一部分說艾馬拉語的印第安人生活在南部的的喀喀湖周圍;但當地居民大多數說克丘亞語,說克丘亞語的人占高地居民的大多數。

古老的文明相伴著一個神奇的傳說:在安第斯山上曾有過一個神秘的“小人國”。這個國家的人們雖然身材很矮小,卻健壯剽悍,兇猛好鬥。他們有一些非凡的本領,如:在懸岩峭壁上攀緣樹木,簡直勝過猩猩;在崎嶇山道上快步奔跑,動如猿鳥。他們的武器主要是木棍、石塊、長矛和弓箭等。弓是用山羊角製成的,小箭塗有烈性毒液。他們具有高超的射擊本領,擅長於在奔跑中發射冷箭,而且百發百中。他們常常背著成筐的毒箭,藏在山坡的草叢、石隙、洞口、樹上,出其不意地伏襲其他部落的人和牲畜。尤其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對伏擊到的戰俘屍體,不僅要把死人身上的肉挖下來生吃掉,而且要把死人的腦袋砍下來,用一種特殊的方法,使整個頭顱縮小到只有人的拳頭那麼大,而相貌不變。他們把這種已縮小了的頭顱當作勝利的紀念品,懸掛在自己住房的門前,或者用繩索捆帶在自己身上,以此作為光榮和吉祥的標誌。獵取人頭最多的人被譽為部落的“英雄”,深受全部落的尊敬和歌頌。但奇特而神秘的縮頭術卻只有他們本部落的成年男人才知道,絕不向外人洩露機密。因此,縮頭術成了他們獨有的絕技,外人全然不知。“小人國”與鄰近的阿拉巴霍族人長期浴血奮戰。他們越戰越猛,很少死亡,而阿拉巴霍族人卻被他們殺死了大半。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在他們居住區域突然發生的一次火山爆發,徹底摧毀了整個“小人國”。“小人國”在地球上消失了,他們的縮頭術也就失傳了。

以上所言雖是傳說,然而卻是有實物為證的,在秘魯國立人類學和考古學博物館的庫房裡,就至今保存著幾個被縮小的人頭原物,確只有拳頭般大小,其中一個留著八字鬍須、禿頭、滿臉怒氣,十分生動有趣。1934年冬,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兩個職員到洛基山脈去採挖金礦,發現一個約1米高的洞,洞內漆黑如墨。他倆進入洞內,發現了一具高不及膝的小人乾屍。這意外的發現使他倆感到無比的驚訝和新奇。他們把這具乾屍送往卡斯帕醫院去鑒定,經過X光透視及多項化驗,最後公佈的科學鑒定結果是:此“小人”身高僅48釐米,皮膚銅黃色,骨骼與人類的一致;左鎖骨有明顯的重傷痕跡,身上還留存不少傷痕;牙齒整齊而鋒利,犬牙尖長,前額很低,而眼睛與面部的比例卻比人類的大;從整個體形的發育程度來判斷,此“小人”是個60多歲的男性。洛基山的這一奇異發現被美國許多報紙作為重要奇聞,在第一版刊登後,轟動了全美國。於是,得到了許多與此相類似的消息:在此發現以前,卡斯帕市的一個律師、一個買賣舊汽車的商人、一個矯形專家和一個墨西哥牧羊人都曾發現過此類“小人”乾屍,可惜的是當時均未引起重視而失落了,只有矯形專家理查珍藏了一個他發現的“小人”乾屍。這具乾屍後來由理查的女兒贈送給懷俄明州立大學作研究之用,得以妥善保存至今。洛基山關於“小人”乾屍的發現再次引起人們對南美縮頭術傳說的探索興趣。

1935年以後,一些科學家興致勃勃地對南美洲“小人國”的縮頭術之謎進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其中取得較突出成就的是挪威學者托爾·海雅達爾。他在1947年曾冒險進入厄瓜多爾密林考察,並根據考察經歷而撰寫了《孤筏重渡》一書。在這本書中,較詳細地記述了南美洲的縮頭術。據該書說,生活在基維陀熱帶森林裡的一支印第安人,抓獲外族人中的仇人後,總是砍掉頭顱,把頭骨砸碎後挖掉,然後在掏空了頭骨的頭皮裡裝上熱沙,經過特製,整個頭顱便會縮小到只有拳頭那麼大,而相貌不變,以此作為勝利品而保存下來。一些學者認為,托爾·海雅達爾的這一記述和論斷是可信的。
​(南美縮頭術)

不管安第斯山脈原住民有怎樣怪異的風俗,安第斯山脈的風景還是不容小覷的,每年夏季到這兒徒步穿越的遊客特別多,安第斯山脈被譽為“人生中最值得去的七個地方之一”足以說明其魅力所在。
​​(圖片和部分文字來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