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望兒山的傳說(民間故事)

望兒山, 打蹌蹌。

爬坡腳杆軟,

下坡腳杆閃。

屙屎不生蛆,

打屁響徹天。

這首歌謠在望兒山流傳了多久已無從考證。 望兒山與山外的連接靠的是一條彎彎拐拐的青石板路。 由於人畜的踐踏和山水的沖刷, 青石板變成了馬蹄形, 一梯梯遠遠望去, 就象一架長長的水車。

望兒山最初的名字叫天車山, 至於改名為望兒山, 源於一個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 山上住有一位萬氏婦人, 母子相依為命。 一天晚上, 兒子對婦人說:“娘, 我要是呆在山上會象很多男娃樣討不到婆娘, 不如下山去闖蕩, 要是找到了老婆, 我帶回來看你。

婦人只是抿笑了下。 第二天清早, 兒子不見了, 婦人找遍了山莊, 也不見人影。 婦人哭得死去活來, 大病一場。 從此一到黃昏, 婦人便到山崖上, 呆呆地望著腳下的青石板路。 婦人死後, 後人為了紀念她, 便在山崖下剜了一個洞, 刻了一尊石像。 山涯終年泉水叮咚, 味鹹淡, 一說是婦人流下的淚。 之後山就改名為望兒山。 涯就取名為滴水涯。

也許是佛像顯靈, 望兒山要修公路了, 而且是打成水泥路, 這著實讓山上幾百戶人家歡喜了一陣子。 更是忙壞了村長錢瘦醫。 老錢祖上是賣草藥的, 山上草藥多, 村民有啥頭痛腦熱的, 找老錢抓點藤藤葉葉的, 也能有些效果。 老錢瘦高瘦高的, 大家都習慣叫他瘦醫。

要修公路村民倒是樂了,

可瘦醫卻犯愁, 這次修路不准拖欠工程款, 也不准施工隊墊資。 修路的錢由上面補足大部份, 其餘的村上自籌。 資金到位後全部存入銀行才能開工。 村上的資金兩個月內到不了位, 上面就要把項目調到其它村。 該村上籌的部份, 按人頭攤下去, 不管男女老少, 只要戶口在望兒山的, 一人三百。

瘦醫發動村組幹部, 挨家挨戶收錢, 忙活了一個多月, 總算收到了八九成, 還有不少人家嘴裡一個勁的說路該修, 就是真的沒錢。 瘦醫也知道這些人家的情況逼也逼不出錢來。 眼看期限快到了, 還差三萬多元。 瘦醫挨個給外地打工的村民打電話, 讓他們多捐點錢, 東拼西湊的, 還差三萬。

還有一天期限到了, 瘦醫整個人都蔫肌肌, 走路風薅薅的。

他打了一個電話, 晚上家裡來了一個人, 提個包鼓囊囊的。

款終於湊齊了, 整個望兒山人除了瘦醫外欣喜若狂。

公路如期開工了, 一陣炮聲之後, 山腳下來了一輛警車, 把瘦醫帶走了。 聽說是收了包工頭三萬元。

望兒山傳開了, 不少人搖搖頭:唉, 人心隔肚皮, 別看他人瘦筋筋的, 心比簸箕大, 沒想到還在雞腳杆上刮油。

瘦醫受賄罪名成立, 而且拒不退贓, 判刑三年, 由於患肝硬化, 保外就醫。

一年後, 望兒山終於通了公路。 瘦醫病情惡化, 死在醫院裡。 除了家人外, 最傷心的還有老支書。 老支書要用車運回瘦醫的骨灰盒, 村民極力反對:“剛通車就拖死人, 不吉利。 ”老支書火了, “要不是他說他原來是共產黨員, 不興這個, 我還要在滴水崖上給瘦醫刻尊像。

瘦醫臨終前打電話給他在外地打工的兒子, 叫他回來當村長, 望兒山適宜種山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