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院壩承載文化 文化美化院壩 錦江區打造“文化院壩”讓居民登上舞臺成主角

近日, 來自2017“春雨工程”新疆文化幹部培訓班和2017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理論研究與管理專題培訓班的120名學員來到錦江區慶雲社區“文化院壩”, 考察調研我區社區文化建設及群眾文化休閒品牌發展經驗。

多彩活動

讓居民也能參與其中

在參觀完“文化院壩”並聽取了有關介紹後, 培訓班的學員們和居民一起, 觀看了由區文化館和社區群眾文藝團隊帶來的小型文藝演出, 變臉、吐火等具有濃厚四川特色的表演讓遠道而來的外省學員們直呼精彩。 在“文化院壩”有一位被譽為男神的瑜伽老師唐力,

他無償地為瑜伽愛好者教授專業瑜伽知識, 每週的瑜伽日, 他就在這個舞臺上帶領阿姨們學習瑜伽健身。 這次演出, 他不但帶來了人人驚豔的平衡表演, 還現場教授瑜伽動作, 台下的學員們也跟著動起來。 除了做瑜伽, 在主持人帶動下, 學員們還紛紛登臺, 體驗了健身操、抖空竹等多個健身項目, 並與民謠歌手合唱了家鄉老歌, 一次次的參與其中、一次次親身登臺表演, 讓現場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這些極具成都本地特色的文藝節目也給在場所有的學員及社區居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 活動現場, 區文化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們還開展了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宣傳活動, 並舉辦了廉潔文化剪紙作品展和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圖片展。 據瞭解, 區文化館於2014年11月在成都市率先啟動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工作, 該項目是錦江區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求的具體舉措、實踐探索和特色創新專案。 “如今, 我區已啟動國學館、曲藝館、川劇館等多個分館, 深受市民歡迎。 ”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

發展社區文化

打造“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示範基地”

作為城市文化和天府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直以來, 社區文化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發展社區文化、打造高品質社區是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和錦江區建設“新經濟高地、國際化城區”的重要內容。

自2016年以來, 錦江區“文化院壩”便在多個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 積極整合各類服務資源, 不斷創新服務方式, 逐漸形成了“院壩承載文化、文化美化院壩”的發展理念。 秉持著“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價值追求, 兼顧“文化性、服務性、經濟性”的院壩特性, “文化院壩”從社區居民的文化需求出發, 精心設計和打造 了“一台(一方小戲臺)一林(一簇老樹林)一茶(一杯蓋碗茶)一市(一個小集市)”的產品形態, 努力探索院落式、劇院式、屋頂花園式、文體開放式、公園融合式等發展模式, 將“文化院壩”打造成我區“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示範基地”和成都市首個“城市院壩”。

“‘文化院壩’的價值, 在於它讓文化活動在民間真正繁榮起來。 ”區文化館館長張紅波看好的, 是“文化院壩”在激發民間文化活力方面的積極作用, 據他介紹, 除了將“文化院壩”作為“基層文化活動基地”進行提升打造外, 區文化館還會不定期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和文藝團隊為院壩文化隊伍建設、活動開展進行業務指導, 同時也會積極參與到這裡的各種公益文藝演出中來。

“文化院壩”讓老百姓能自烹文化大餐, 並感受不同的文化薰陶。 書院街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文化院壩”除了為熱愛文藝表演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可以自導自演、實現職業以外夢想的專業場地, 也為群眾提供了一個交流展示的平臺。 “在我們看來, 這個‘百姓大舞臺’更多地還承載了深化社區治理的新使命。 在這裡,各種文藝演出變得常態化、平民化,居民既可以當欣賞演出的觀眾,也可以登上舞臺成主角。”

文:王嵐

圖:王嵐

編輯:王旋力

在這裡,各種文藝演出變得常態化、平民化,居民既可以當欣賞演出的觀眾,也可以登上舞臺成主角。”

文:王嵐

圖:王嵐

編輯:王旋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