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垃圾分類要做好,這方面的服務少不了!

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 是全面深化改革夯基壘台、積厚成勢、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5年, 也是改革集中推進、全面深入、成果顯著、積累經驗的5年。 在黨中央正確領導下, 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投身改革, 彙聚起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偉力, 迎風破浪、大刀闊斧、上下聯動、蹄疾步穩, 譜寫了改革新篇章, 改革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鮮明旗幟和當代中國的時代特徵。

日前, 西湖區舉辦第二季垃圾分類“互看互學”大比武活動, 全區各鎮街垃圾分類負責人、社區專管員、垃圾分類志願者共60餘人參加。 本季活動的主題為“垃圾分類要做好,

協力廠商服務不能少”。

活動中, 大家來到文新街道新金都社區, 集體觀摩了該社區生活垃圾分類現場, “可回收物四分垃圾箱”吸引了觀摩人員的注意。

該街道對居民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可回收物品比重進行了詳細統計,

並根據資料結果將可回收物品分為“玻璃瓶”、“塑膠瓶”、“廢金屬”以及“紙製品”四大類。

採用簡潔明瞭的圖文搭配、舒緩平和的色彩佈局, 在不破壞社區環境的大前提下, 提升居民對可回收物品的分類認知, 並對所有分類後的物品實施單獨清運回收, 真正做到垃圾分類資源再利用。

據悉, 文新街道是西湖區今年最早開展協力廠商服務入駐的街道。 截至目前, 協力廠商企業已對文新街道64個居民社區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

舉措:2010年3月, 西湖區正式啟動垃圾分類工作, 按照“全面覆蓋、提升品質、促進減量”的要求,

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各項內容落實到位。 截至目前, 已有10個鎮街、74個社區、354個社區近18萬餘戶家庭加入到垃圾分類行動中, 區政府大樓、區城管局等區屬機關事業單位已經全面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主城區除部分城中村外, 實現了生活社區垃圾分類全覆蓋, 創建市級垃圾分類示範社區35個, 區級垃圾分類示範單位37個。

同時, 西湖區利用宣傳櫥窗、分類投放點提示牌、樓道公示欄等各種宣傳陣地和媒體, 力求以高密度、大力度、入情理的宣傳教育, 擴大宣傳工作的影響面和效果。

並發動轄區家庭開展“垃圾分類口口相傳、袋袋相送”活動, 創作《垃圾分類歌》、《垃圾分類不能串錯門》以及《垃圾分類知識》快板書等, 讓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

西湖區全面深化改革

2014年以來, 西湖區委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 結合區情實際, 組建了區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出臺了《關於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創新 加快推進重點難點工作的決定》(西湖改革八條), 建立了專案決策制度、責任分工制度、情況報送制度、台賬管理制度、督查調研制度,推動了109項重點改革任務的落地落實。

特別是今年以來,西湖區全力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企業減負改革、“五水共治”、雙浦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探索推進民辦教育發展、深化與省市優質醫療資源合作、完善線上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網路平臺等一批重點改革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建立了專案決策制度、責任分工制度、情況報送制度、台賬管理制度、督查調研制度,推動了109項重點改革任務的落地落實。

特別是今年以來,西湖區全力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企業減負改革、“五水共治”、雙浦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探索推進民辦教育發展、深化與省市優質醫療資源合作、完善線上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網路平臺等一批重點改革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