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福建樣板”

十九大代表, 福建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朱華

◆中國環境報記者岳躍國 魏然

2016年, 福建被確定為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一年多來,

福建大膽探索, 改革攻堅, 在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形成了一批改革成果,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十九大期間, 本報記者專訪了福建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朱華代表。

中國環境報:十九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提高到了新高度。 最近幾天聆聽和參與討論十九大報告, 能否與我們分享一下您最大的體會和感受?

朱華:習近平總書記所做的報告, 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 是一份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馬克思主義光輝文獻。 報告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闡述, 站位高、理念新、舉措實、篇幅長, 明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14個基本方略之一, 提出了實現中國夢第二個百年目標兩個階段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

部署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建設美麗中國”的四大任務。 這集中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 是引領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 作為環保工作者, 我備受鼓舞, 同時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接下來, 我將擼起袖子加油幹, 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環境報: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福建有哪些探索和經驗?

朱華: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 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 聚焦重點難點問題, 在體制機制創新上下功夫, 努力形成一批特色鮮明、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成果, 努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福建樣板”。

一是堅持綠色發展,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我們重點以“生態+”理念做好“加法”和“減法”兩篇文章。 “生態+”去產能,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生態+”新動能, 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生態+”促技改,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生態+”優結構, 發展新能源;“生態+”減存量, 堅決降低污染存量。

二是樹立綠色導向, 構建生態文明責任體系。 加快建立體現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績效考核和責任追究機制, 強化正向激勵和剛性約束。 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實行黨政領導生態環保目標責任制。 優化領導幹部績效考核辦法, 提高環保工作權重, 取消包括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重點生態功能區在內的34個縣GDP考核指標, 把考核的重點放在生態品質和扶貧攻堅、農民增收上。

完善責任追究辦法, 分類推進黨政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

三是增進綠色福利, 全力抓好污染防治和環境整治。 堅持把有利於增強基層和群眾獲得感的改革擺在優先位置, 努力以實實在在的改革紅利造福群眾。 這裡有一個例子, 福建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等改革試點。 通過改革, 林農收入增長率達10.9%, 森林覆蓋率65.95%, 保持全國第一, 實現了“社會得綠、林農得利”。

四是深化綠色創新, 著力推進體制機制改革。 在全國率先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機制, 讓綠水青山的守護者有更多獲得感。 積極推進環境權益交易, 建立了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排汙權交易市場, 開展用能權交易試點,

成為全國唯一同時建設碳排放權、排汙權、用能權交易市場的省份。

中國環境報:報告27次提及“美”, 8次提及“美麗”。 福建在生態方面有著明顯優勢, 下一步福建將作出哪些探索?

朱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生活近18年, 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建設和党的建設等各方面、各領域都有重要的實踐和探索, 並取得豐碩成果。 福建省委、省政府牢記習總書記的重要囑託, 將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2016年全省12條主要河流水質整體保持為優, Ⅰ類~Ⅲ類水質占比達96.5%, 比全國平均水準高約25個百分點, 所有設區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98.4%。 這些成績的取得, 更加堅定我們堅持綠色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下一階段,我們將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為契機,大膽探索、先行先試,把綠色發展作為基本途徑,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把環保惠民為民作為根本目的,著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把構建良好生態系統作為治本之策,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把制度創新作為內生動力,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有機統一的發展路徑,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

下一階段,我們將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為契機,大膽探索、先行先試,把綠色發展作為基本途徑,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把環保惠民為民作為根本目的,著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把構建良好生態系統作為治本之策,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把制度創新作為內生動力,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有機統一的發展路徑,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