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為何新賽季的NBA裁判這麼搶戲,仔細分析新賽季的吹罰規則

新賽季的NBA已經開打幾天, 基本上每場比賽都看了, 而在看過之後最大的感受是, 裁判似乎挺搶戲。 仔細一琢磨, 發現這種搶戲並非無跡可尋, 是有一定的規律和內在邏輯的, 下文簡單說一下個人分析。

1、走步問題。 賽季開始前NBA修改了走步的部分規則, 放寬了接球後的走步判定, 但意外的是在實際常規賽的吹罰中卻頻繁判定走步, 也就是說, 寬條文+嚴吹罰。 個人是比較贊同這種做法的, 印象中這不是NBA第一次調整接球後走步問題的判定了, 調整的原因很簡單, 實際吹罰中裁判都是默許接球後走兩步, 這次的調整從明文上確定了這一行為的尺度, 保證了規則的嚴密性, 也能使得不同情況下的吹罰標準更加一致。 在實際吹罰中又嚴格執行, 這其實是對球員的基本功提出更高要求, 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期後, 大量走步的情況會有所好轉。

2、阻擋犯規。 幾場比賽看下來, 其實相比走步, 對於突破過程中的防守犯規的吹罰更讓我印象深刻。 看勇士比賽的球迷比較多, 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庫裡的犯規麻煩, 本身庫裡防守時的攻擊性就比較強, 喜歡下手, 今年則是下手就被吹。 但不光是庫裡/勇士碰到這個問題,

看了兩場快船對湖人、雄鹿對開拓者, 也是這樣, 防守球員面對對方突破時不光不能輕易下手, 曲肘頂人的動作稍微大一點點也是會被吹的。 這實際是增加了防守難度, 強化了突破的威脅。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調整呢?以下是個人無責任猜想部分。

NBA的本質是商業聯盟, 商業是需要盈利的。 因此, 任何由官方發出的信號都可以嘗試向這個方向理解。 比如奧本山宮殿事件為何阿泰處罰最重?因為他打的是球迷, 而球迷是真正的最終消費者——你球員之間打起來沒准球迷還挺愛看呢, 但你打球迷萬一大家怕了不敢來看球了咋辦呢。 還有, 為何當初聯盟要頒佈著裝令?因為嘻哈街頭風的受眾更多來自偏底層的階級, 而西裝革履更對中產的胃口, 而中產階級是龐大且擁有充足消費潛力的人群。 從場上規則來說, 像是取消handcheck、設置三秒區、擴大三秒區等等也都是解放外線突擊手的手段, 因為人們總是希望看到飛天爆扣、突破拉杆等極限操作, 而不是中鋒吭哧吭哧在內線硬鑿,

雙方拼防守一場下來80:70, 05年總決賽的收視率慘案更加堅定了聯盟解放外線攻擊手的信念。

本來一切都按照聯盟的設想在發展, 進攻節奏不斷加快, 外線明星逐漸佔據了主導地位。 萬萬沒想到突然殺出一支宇宙隊, 再加上杜蘭特的空降, 似乎一時之間與其他球隊拉開了很難逾越的差距。而勇士的打法核心是利用庫湯杜的極限投射能力拉開空間玩整體,其他球隊即使想模仿這種打法,也因為投射的差距而很難撼動其統治。於是聯盟在規則尺度上作出調整,進一步鼓勵突破型打法。

這是在針對勇士隊嗎?是,但也不是。說是,是因為勇士的主要進攻方式並不是巨星單打突破發起,且隊中除杜蘭特外,外線身體天賦也都一般,整體的強突能力相對平庸,在這項調整的獲益上可能沒有其他部分球隊那麼多。說不是,一方面規則尺度只要是對所有球隊保持一致就算是公平,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其實很多超級統治者都受到過類似待遇。奧尼爾、詹姆斯都經歷過得不到哨子的時期。超級強隊確實容易吸粉,能夠得到巨大的關注度,去年總決賽的收視率能夠說明問題。但另一方面,即使總決賽收視率再高,也很難彌補季後賽幾輪下來由於場次太少而蒙受的損失。上賽季騎勇兩隊會師前總共才輸了特麼一場比賽,好像還是因為詹姆斯生病。這些少掉的場次直接導致轉播收益的減少,甚至總決賽也只打了5場,這巨大的損益真不是一點收視率能夠找補回來的。

因此,聯盟除了等待新貴崛起挑戰舊王,勢必要做點什麼來稍微平衡一下。但這是聯盟在黑勇士嗎?我不這麼認為。真正實力超群的球隊不會因為尺度上的一點變化就束手無策,那也太跌份了。另一方面,聯盟的很多規則尺度都是動態調整中的,現在也很有可能處於矯枉過正的階段——包括對於走步的吹罰。當年的“零容忍”、“一方發底線球前另一方球員不得碰球”等規則都經歷過100%執行的時期,一段時間之後也就沒那麼變態,但確實起到了規束球員、養成良好習慣的作用。

總而言之,對於聯盟的規則是持樂觀態度的,事實證明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聯盟的決策都是正面的。隨著官方和球員們兩方面的適應和調整,目前哨子太多太碎的情況應該很快就會有所好轉。新賽季已經正式開幕,我們還是好好欣賞比賽才是正經。

似乎一時之間與其他球隊拉開了很難逾越的差距。而勇士的打法核心是利用庫湯杜的極限投射能力拉開空間玩整體,其他球隊即使想模仿這種打法,也因為投射的差距而很難撼動其統治。於是聯盟在規則尺度上作出調整,進一步鼓勵突破型打法。

這是在針對勇士隊嗎?是,但也不是。說是,是因為勇士的主要進攻方式並不是巨星單打突破發起,且隊中除杜蘭特外,外線身體天賦也都一般,整體的強突能力相對平庸,在這項調整的獲益上可能沒有其他部分球隊那麼多。說不是,一方面規則尺度只要是對所有球隊保持一致就算是公平,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其實很多超級統治者都受到過類似待遇。奧尼爾、詹姆斯都經歷過得不到哨子的時期。超級強隊確實容易吸粉,能夠得到巨大的關注度,去年總決賽的收視率能夠說明問題。但另一方面,即使總決賽收視率再高,也很難彌補季後賽幾輪下來由於場次太少而蒙受的損失。上賽季騎勇兩隊會師前總共才輸了特麼一場比賽,好像還是因為詹姆斯生病。這些少掉的場次直接導致轉播收益的減少,甚至總決賽也只打了5場,這巨大的損益真不是一點收視率能夠找補回來的。

因此,聯盟除了等待新貴崛起挑戰舊王,勢必要做點什麼來稍微平衡一下。但這是聯盟在黑勇士嗎?我不這麼認為。真正實力超群的球隊不會因為尺度上的一點變化就束手無策,那也太跌份了。另一方面,聯盟的很多規則尺度都是動態調整中的,現在也很有可能處於矯枉過正的階段——包括對於走步的吹罰。當年的“零容忍”、“一方發底線球前另一方球員不得碰球”等規則都經歷過100%執行的時期,一段時間之後也就沒那麼變態,但確實起到了規束球員、養成良好習慣的作用。

總而言之,對於聯盟的規則是持樂觀態度的,事實證明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聯盟的決策都是正面的。隨著官方和球員們兩方面的適應和調整,目前哨子太多太碎的情況應該很快就會有所好轉。新賽季已經正式開幕,我們還是好好欣賞比賽才是正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