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全錦賽冠軍“裸奔”下賽季 中國男排窘境何時休?

商業化是中國體育賽事改革的必由之路, 然而把選擇交給市場, 對於一些冷門專案來說, 卻是相當殘酷的。

11月5日, 全國男排新賽季即將揭幕, 然而江蘇隊卻依然沒有找到贊助商。 不僅如此, 這支2015年成立的男排俱樂部, 至今沒有自己的主場——直到最近這幾天, 球隊才和南京大學達成協議, 繼續租用仙林校區的方肇周體育館作為今年男排聯賽主場。 然而這僅僅只是今年——下一個賽季的主場球館, 依然沒有著落。

除此之外, 江蘇男排的領隊人選也還沒有確定, 領隊的職位相當重要, 球隊很多對內對外的事務都是領隊在做。 江蘇男排原來的領隊劉東峰已經升任仙林訓練中心訓練部部長, 新任的領隊如不能及早就位, 相關的職務可能會交由教練組負責。

沒贊助沒領隊沒場館, 近乎“三無”的江蘇男排, 卻並不是名不見經傳的新丁。 江蘇男排剛剛在全國錦標賽上奪得冠軍、天津全運會上雖未得到獎牌, 卻也名列四強。 總體來說, 這是中國男排中, 一支非常有實力和戰鬥力的球隊。

這樣的一支優秀球隊, 為什麼會落得如此窘境?其實無外乎商業價值上的區別。 一切的根本是錢, 錢的主要來源是贊助, 而贊助看的則是收視率或者說關注度。

和曾經輝煌, 現在又重新崛起的中國女排不同, 中國男排論及在世界級別賽中的成績, 並不如何出色。 所以雖然是“三大球”, 關注度卻完全無法和中國男足、中國男籃相提並論, 甚至還不如女排的關注度。

商業化運作固然是中國體育事業的必由之路, 但萬不可選擇一刀切, 對於這些弱勢項目來說, 適當的扶持, 是在他們能夠獨立之前的“救命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