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北京,約一頓飯有多難

國慶收假的最後一天晚上, 北京南站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排隊大劇。 地鐵、出租、公交, 平均排隊時間超過2個小時。 中午的鹿晗關曉彤事件還餘熱未散, 朋友圈就被南站的人頭刷爆。 2017年的假期餘額已用完, 北京這座城市, 繼續講述著所謂“夢想與現實”的掙扎故事。

所幸我倒是躲過了晚上的高峰期, 當天中午便回到北京, 和大學室友約定了晚上的飯局。

歷史上很多閨蜜都是由大學的室友發展而來, 在每個人最有意識、裂變性成長的四年當中, 有一個人記錄你所有的喜怒哀樂, 陪你從家鄉走到異鄉,

從學生走到社會。 同寢四年之後, 我出國一年回國, 她則繼續留在北京讀研。 只是在我回國的這4個月裡, 我倆還從來沒見過。 我一心忙著找工作、求穩定, 她忙於自己的實習, 天天早出晚歸。

我們曾不止一次的約過要見面, 但是在北京這座1.6萬平方千米的碩大城市, 從西二旗到國貿要兩個小時, 從昌平到南苑機場要三個小時。 穿城來見的約定, 估計是要等到天時地利人和, 捧著生死之交的熱情, 堵上一天的時間, 備好跨城旅行的心態, 才能勉強吃上一頓飯。

北京大的不像是一座城市。 北京相當於23個新加坡。 在新加坡, 步行一站地鐵要7分鐘;在北京, 站內換乘就可以走到10分鐘。 在新加坡, 最怕出門就是熟人;在北京, 聚會見友都成為一種奢望。

大學戀愛, 一個在城東, 一個在城西, 就算是異地戀了。

我們將房子租在便宜的五環郊區外, 每天踏著早高峰的地鐵, 穿城2個小時到國貿上班, 西裝革履過著“精英”的生活。 高樓林立的CBD、蓬勃創業的中關村, 一到週末便是一座空城。 遠郊的回龍觀、北苑、亦莊, 才是年輕人的天堂。

我們曾一次又一次地努力舉辦畢業後的同城聚會, 然而, 加班的加班, 出差的出差。 掐指一算travel的時長, 住得遠的選擇宅在家, 住得近的又不忍心耽誤大家時間。 於是, 一次次地聚會變成:“沒事, 以後一定有機會!” “都在北京, 咱們下次再約!”然後, 一個月過去了, 三個月過去了, 半年過去了, 一年也過去了。

畢業後, 我們認為留京便是緣分, 同城相聚何難。

後來我們才發現, 每天見面、吃飯的, 只有同事。 再之後, 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男女朋友, 豐富的朋友圈被工作、愛情壓縮成自己的小世界。 然後我們每天都在驚訝“誰誰誰怎麼結婚了?” “誰誰誰什麼時候有的女朋友?” “誰誰誰什麼時候離開北京的?” “誰誰誰居然買了房了?” 北京的大, 讓我們每個人只能緊盯自己的咫尺距離, 工作分秒必爭、賺錢錙銖必較, 沒時間、沒精力、沒心情, 停下來坐看楓林向晚。 大學的四年過的飛快, 工作之後, 時間好像過得更快。

我在開往北京的高鐵上, 室友發來一張圖片。 地圖上顯示著她的新家, 在距離天通苑還有20站公交的地方, 從我家到她家, 要花掉2個小時。 我和她你一言我一語地在微信上, 盤算著這一頓飯的代價。

她明早6點去上班, 我明早8點的會。 我們試著改時間、改地點, 但我不願意這次的聚會再以“下次再約”結束, 因為每一次的“下次”都會再次變成“下次”。

我任性地叫囂著一定要見她......直到她跨越20多站公交加地鐵, 出現在我家的門口。 相見沒有熱淚、沒有尖叫, 兩人都很默契地, 像在從前的寢室裡一樣, 聊聊天、看看視頻。 原本要看她做飯, 由於我家裡沒有器具, 她便將煮好的螃蟹帶過來, 兩個人在樓下隨便找了家火鍋店。

我如以往一樣, 八卦她的戀愛經歷, 她的新男友聽上去好像不錯。 她還是像個“媽媽”一樣, 負責燙火鍋、撈火鍋。 我們偶爾也會各自忙於自己的手機, 但是片刻的沉默之後, 都能自然接上剛剛的話題, 絲毫不覺得尷尬。

我們還是延續著“火鍋+甜點+逛街”的閨蜜模式, 飯後嘗嘗新開的甜品店, 陪著彼此試衣服。

我送她坐上回家的末班地鐵, 我知道她到家已是淩晨, 她今天的睡眠時間應該不會超過5個小時。 可是這一頓飯, 我們推推搡搡、來來去去約了小半年, 我不想我們的相見被一拖再拖, 拖到彼此都陌生, 拖到彼此都忘記。

我知道北京很大, 我知道夢想很大。 我們每天穿梭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 手機裡的消息連續不斷。 我們趕著一個一個的Deadline, 看著帳面上的數目越來越多, 和朋友相聚的時間卻越來越少。 我知道, 在北京約一頓飯, 要做一套非常複雜的計算題, 裡面有時間、地點、人數、心情等各種變數。 只要一條不符, 就可能得出“下次再約”的結果。 所以,我們立下了一個又一個“有時間約”、“下次見面”的flag,排起來,能繞天安門一周。我知道,同在北京,想見你,其實不容易。

但是,我不想我們再見的時候,你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我不想微信裡你的消息,慢慢淹沒在最底端看不見;我不想你慢慢淡出我的朋友圈,再撥你的號碼已是空號。我不想我們的每次約定都只是“說說而已”,因為我想見到你,哪怕只是一頓飯的時間,知道你最近換了什麼新的穿衣風格,在追什麼電視劇,是不是還如以前一樣的愛遲到。

我有一萬個理由不赴約,每一條都證據充足。但是,明明見你,就不需要理由。願我的存在,是在你忙碌的北京生活裡,存在的另一個意義,是你遠途夢想路上的,小小驛站。

我心疼你為了工作每天睡眠不足,為了省下房租捨不得買自己看上很久的衣服,假期不敢去旅行,週末沒人能陪。我不想你太累,不想你不開心。

我希望你有自己的小愛好,我希望你能在難過的時候找到依靠的肩膀,希望你能在下班回家後,甩去難受的高跟鞋,點上一份好吃的外賣,看上幾集《加油,王有利》,讓它帶你笑、幫你釋壓。(10月25日正式播出,敬請關注@四哥叨逼叨)

這也算是,在北京的小確幸。

(作者簡介:馬敬賢,女,94年處女座。常駐北京,畢業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加坡留學、工作一年,現為《加油,王有利》系列短視頻欄目的策劃)

所以,我們立下了一個又一個“有時間約”、“下次見面”的flag,排起來,能繞天安門一周。我知道,同在北京,想見你,其實不容易。

但是,我不想我們再見的時候,你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我不想微信裡你的消息,慢慢淹沒在最底端看不見;我不想你慢慢淡出我的朋友圈,再撥你的號碼已是空號。我不想我們的每次約定都只是“說說而已”,因為我想見到你,哪怕只是一頓飯的時間,知道你最近換了什麼新的穿衣風格,在追什麼電視劇,是不是還如以前一樣的愛遲到。

我有一萬個理由不赴約,每一條都證據充足。但是,明明見你,就不需要理由。願我的存在,是在你忙碌的北京生活裡,存在的另一個意義,是你遠途夢想路上的,小小驛站。

我心疼你為了工作每天睡眠不足,為了省下房租捨不得買自己看上很久的衣服,假期不敢去旅行,週末沒人能陪。我不想你太累,不想你不開心。

我希望你有自己的小愛好,我希望你能在難過的時候找到依靠的肩膀,希望你能在下班回家後,甩去難受的高跟鞋,點上一份好吃的外賣,看上幾集《加油,王有利》,讓它帶你笑、幫你釋壓。(10月25日正式播出,敬請關注@四哥叨逼叨)

這也算是,在北京的小確幸。

(作者簡介:馬敬賢,女,94年處女座。常駐北京,畢業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加坡留學、工作一年,現為《加油,王有利》系列短視頻欄目的策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