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山溝溝裡只有三名民警的派出所,每個人都有故事

在晉西北的溝溝壑壑中

有這樣一個派出所

距離縣城最遠

生活條件最苦

民警人數最少

在全縣農村派出所考核中

卻能排名最前

……

這就是岢嵐縣公安局西豹峪派出所

這個派出所只有3名民警1名輔警, 女所長張青梅和59歲的民警劉補大, 還有31歲的民警張三明。 看似柔弱的女所長, 帶領著一老一少兩名民警, 工作卻總是名列前茅。

近日, 記者來到岢嵐縣公安局西豹峪派出所實地採訪。

老當益壯, 服務群眾不變初心

走進西豹峪派出所, 給記者第一印象就像個公路道班, 派出所大門緊貼著岢保公路, 大門往前60余米便是忻保高速。 這兩條路都是跨省運煤通道, 半掛煤車一輛接著一輛經過派出所大門口。 每天有數萬輛煤車從此經過, 噪音非常之大。 張青梅告訴記者, 她剛來派出所時, 有半個多月夜不能寐, 日不能思。 但時間長了, 也就習慣了, 好象聽不到了。 汽車尾氣更是躲不開的污染, 不過大家也都已經習慣了。

就在這樣的環境裡, 劉補大已經在此工作15個年頭, 他今年59歲, 距離退休還有一年時間。 他從警33年, 從來都是任勞任怨, 從民警幹到派出所所長, 再把所長位置讓給年輕人, 他常說:“我是革命一塊磚,

哪裡需要哪裡搬!”

劉補大年齡最大, 工作經驗最豐富, 主要負責值班、戶籍管理以及處理各類糾紛矛盾。 “有困難, 找老劉!”老百姓遇到麻煩事,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老劉。 他不僅熟記哪裡有條溝, 哪裡有個坑;他頭腦裡還裝著36個村的8000余名老百姓。 派出所的“一標三實”台賬早已印在他心中。

最近幾個月, 老劉當爺爺了。 自己工作忙, 讓老伴幫著照看孫子。 自己想孫子的時候, 就找別人用手機微信視頻聊天, 看看孫子。

危險面前, 群眾利益放在首位

張三明, 剛從警5年, 特種兵出身的他是辦案抓捕的一把好手。 他總是身先士卒, 衝鋒在前, 親手抓捕70余名犯罪分子。

今年6月11日, 張三明上午對轄區的三家石料廠進行安全檢查, 中午放棄午休, 給群眾審核低保手續, 直到晚上19時30分, 送走最後一名群眾, 他顧不上吃飯, 立即趕到馬家河村, 這裡晚上有戲曲文藝演出, 所長安排他去執勤並安檢, 在繞會場周圍巡查時, 在舞臺後門處他發現一處正燃燒秸稈的火坑。

這些餘火燃大了會很危險, 村民看完戲回家路上掉進來可就糟了。 這個火災隱患, 需立即處理。 張三明找來一把鐵鍬, 把周邊的土往坑裡推, 覆蓋火苗。 這時, 張三明腳一滑, 掉進了燃燒著的火坑, 說時遲那時快, 一個起跳, 張三明爬了上來, 可是右腿和右手卻被嚴重燒傷, 經診斷右下肢和右上肢處大面積中度燒傷。 事後,張三明告訴記者,雖被燒傷,但處理火患是非常值得的。

張三明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張全家福,張三明告訴記者,平時工作忙很少回家,想孩子時就通過視頻跟他們聊天,他總對妻子說:“我也想回家,可是回不去,你把孩子和父母照顧好,現在欠你的,我以後加倍地償還你。”

配合默契,守護一方平安

以所為家,是這個小派出所每名民警的自覺行動,女所長張青梅更是把派出所當成自己的家。她的父親就是西豹峪派出所的第一任所長,到現在她是第十任所長。這種巧合讓她更加堅定信心把派出所工作幹得更好。逢年過節,張青梅總讓老公拉上女兒,到所裡陪她一起值班,一起出警。張青梅的愛人在岢嵐縣法院任立案庭長,不僅幫她開車,還從法律的角度協助解決一些糾紛矛盾。

刑警隊出身的張青梅,巾幗不讓鬚眉,把所裡的工作安排得妥妥當當。民警劉補大是父親生前的同事,所以他們叔侄相稱;張三明比張青梅小12歲,她就把三明當自己的弟弟。

平時,劉補大在所裡值守,張青梅和三明出警,三明控制犯罪分子,張青梅手舉執法記錄儀記錄現場。回到所裡,做筆錄、寫材料都是張青梅的事。他們三個人情同手足、配合默契。古代有一種兵器叫“三叉戟”,由三個刀刃組成,青梅、補大和三明都說,他們之間像完美組合的“三叉戟”,打擊犯罪,守護平安。

有一次,張青梅和張三明去縣城一家可疑販毒場所搜尋抓捕吸毒人員,剛走進院子,一名吸毒者認出了張青梅,拔腿就跑。進了屋子,有兩名吸毒人員,張青梅手持執法記錄儀,張三明迅速將一名年老的吸毒者戴上手銬,張青梅一手抓住這名吸毒者,一手正在攝錄現場。張三明上前控制另一名年輕吸毒者時,那名年輕人隨手拿起桌上的煙灰缸朝自己腦袋上砸去,張三明使勁摁住吸毒者,張青梅立即打電話聯繫岢嵐縣公安局要求派人支援,在將近半小時的等待中,張青梅跟張三明密切配合,控制好想要反抗的兩名吸毒人員,直至增援民警前來抓捕。

俗話說“一個和尚提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但是岢嵐縣公安局西豹峪派出所這個三人集體,卻是精誠團結、取長補短、紮根農村、服務百姓,為維護轄區和諧穩定兢兢業業、默默奉獻。

本報記者 邸旭明

●關注山西法制報官方微信,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微信號:sxfzbwx(長按複製)

事後,張三明告訴記者,雖被燒傷,但處理火患是非常值得的。

張三明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張全家福,張三明告訴記者,平時工作忙很少回家,想孩子時就通過視頻跟他們聊天,他總對妻子說:“我也想回家,可是回不去,你把孩子和父母照顧好,現在欠你的,我以後加倍地償還你。”

配合默契,守護一方平安

以所為家,是這個小派出所每名民警的自覺行動,女所長張青梅更是把派出所當成自己的家。她的父親就是西豹峪派出所的第一任所長,到現在她是第十任所長。這種巧合讓她更加堅定信心把派出所工作幹得更好。逢年過節,張青梅總讓老公拉上女兒,到所裡陪她一起值班,一起出警。張青梅的愛人在岢嵐縣法院任立案庭長,不僅幫她開車,還從法律的角度協助解決一些糾紛矛盾。

刑警隊出身的張青梅,巾幗不讓鬚眉,把所裡的工作安排得妥妥當當。民警劉補大是父親生前的同事,所以他們叔侄相稱;張三明比張青梅小12歲,她就把三明當自己的弟弟。

平時,劉補大在所裡值守,張青梅和三明出警,三明控制犯罪分子,張青梅手舉執法記錄儀記錄現場。回到所裡,做筆錄、寫材料都是張青梅的事。他們三個人情同手足、配合默契。古代有一種兵器叫“三叉戟”,由三個刀刃組成,青梅、補大和三明都說,他們之間像完美組合的“三叉戟”,打擊犯罪,守護平安。

有一次,張青梅和張三明去縣城一家可疑販毒場所搜尋抓捕吸毒人員,剛走進院子,一名吸毒者認出了張青梅,拔腿就跑。進了屋子,有兩名吸毒人員,張青梅手持執法記錄儀,張三明迅速將一名年老的吸毒者戴上手銬,張青梅一手抓住這名吸毒者,一手正在攝錄現場。張三明上前控制另一名年輕吸毒者時,那名年輕人隨手拿起桌上的煙灰缸朝自己腦袋上砸去,張三明使勁摁住吸毒者,張青梅立即打電話聯繫岢嵐縣公安局要求派人支援,在將近半小時的等待中,張青梅跟張三明密切配合,控制好想要反抗的兩名吸毒人員,直至增援民警前來抓捕。

俗話說“一個和尚提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但是岢嵐縣公安局西豹峪派出所這個三人集體,卻是精誠團結、取長補短、紮根農村、服務百姓,為維護轄區和諧穩定兢兢業業、默默奉獻。

本報記者 邸旭明

●關注山西法制報官方微信,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微信號:sxfzbwx(長按複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