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職場,共利實現方法

1.換位讓利

要很好地掌握共利大道, 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是換位讓利, 什麼叫換位讓利?人們使用最多、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字就是“我”字, “我”經常會跟他人爭, 也會爭得不可開交, 很多時候互相傷害和遍體鱗傷是因為永遠只站在一方, 永遠只看到“我”, 而沒看到“你”。 如看到“你”又看到“我”的時候, 你會發現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對立的, 不會再有那麼多的爭吵, 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相互傷害。

有道德的人就是那種想自己的利益和想別人的利益一樣多的人, 例如, 汽車大王福特說, 成功的秘訣就是能夠理解他人的立場,

並且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和他人的立場上來看待各種事物和各種問題。 有沒有這樣一種思維方式, 有沒有這種能力, 能不能去換位思考, 能不能說“他”和說“我”一樣多, 能不能更多的去找到別人的需要是衡量一個人道德高低的標誌。

2.主動付出

《聖經》中說“有些人給予很多, 卻更加富有;有些人過分慳吝, 卻更加貧窮。 ”所有的人都只想得到而不想付出, 所以當有人主動去付出, 主動去做的時候, 往往可以收穫到意想不到的東西, 這就是“將欲取之, 必先予之”的道理, 真正想得到的時候, 只有先努力去做, 才可能真正地得到。

哲學上解釋這些道理的時候, 一個最基本的理論是“以滿足別人為手段, 來滿足自己的目的”, 只有滿足別人為手段,

才能達到滿足自己的目的。 企業界提倡客戶第一, 客戶至上, 只有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 滿足顧客的需要, 才能夠實現企業自身的盈利目的, 對每個人來說也是如此, 只有作為另外一個人的手段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有時人們會感覺自己被別人利用了, 很多人說“我被人利用了”, 但是反過來想一想, 被人利用不正是說明自己有利用的價值, 如果自己連被人利用的價值都沒有了, 這個人才真地就是完了, 也只有在能夠被人去用的這種價值中, 才能夠去成就自己。 因此, 要提高自己對他人的價值, 對團隊的價值, 對企業的價值, 對社會的價值, 就看自己被別人用的價值, 一旦自己越來越對別人有用的時候,

自己就會成為贏家。

自己只有成為手段才能達到目的, 自己成為其他人的手段, 成為公司最好的一隻手, 這樣反而能夠更好地實現自我目的, 只有把自己當成自我的目的, 才能夠去成為手段, 這也是馬克思的觀點。

甘迺迪在就職演說中, 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 “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麼, 而要問你為國家做了什麼?”在職場中, 可以把這句話改成“不要問他人為你做了什麼, 而要問你為他人做了什麼?”

在職場當中, 很多人抱怨自己的薪水為什麼不見增加, 可是, 從老闆的角度看, 肯定是某人做了1千塊錢的活, 才肯給他1千塊錢, 某人做了3千塊錢的活, 肯定給他3千塊錢。 當自己去主動做了, 做得比自己的薪水多得多的價值的時候,

很多東西自然而然就會來到, 這就需要一點耐心, 很多人希望今天做了, 明天馬上就有回報, 這其實是違背規律的, 就像春天播種, 秋天才能收穫一樣, 期間需要一點點耐心, 當付出到一定程度的時候, 很多結果是自然而然的。 但是任何時候的主動精神, 肯定可以使自己贏得更多。 我們需要明確以下幾點:

◆ 每個人只有作為另一個人的手段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 每個人只有作為自我目的

◆ 自我的存在才能成為另一個人的手段(為他的存在)

◆ 每個人是手段,同時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為手段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當作自我的目的才能成為手段……

3.共創未來

人生就是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 或者換言之,

人生就是過去、現在和未來, 人們現在做的是為了未來, 為了今後過得好一點, 為了未來更好, 為了希望, 為了願景。

在《第五項修煉》書中, 有一項修煉叫共同願景, 共同願景是我們共同的未來, 共同的目標, 共同的方向, 在這個願景裡, 包括親人和朋友的願景, 團隊和組織的願景, 全社會、全世界的願景, 如果自己的未來和他人的未來能夠緊緊地連在一起的時候, 這個時候也是一種最大的共同利益, 也就是與他人的最大共利。

現實的利益是一種共利, 長久的未來利益也是一種共利, 共利就是和他人的未來共同利益, 大家應該是共同為一個未來去奮鬥, 共同去共創未來。 例如, 某客戶得罪自己的時候, 很多人會說, “哎呀, 他得罪我了, 是他的錯,除非他跟我道歉,否則我拒絕跟他合作”,但這個時候要問問自己,跟他在一起,共同的未來是什麼。為了這樣一個共同的目標,其他的什麼都是次要的,都是可以溶化的,只有當跟他人的未來融合在一起的時候,自己所能夠掌握和駕馭的才是一個更廣闊的天地,當自己想成為一個部門主管的時候,要把自己的未來,自己的夢想,和其他人的希望、夢想凝結在一起,首先要凝聚他人的痛苦,要凝聚他人的夢想,只有把這些夢想更好凝聚在一起的時候,才能夠引領著大家共同去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是他的錯,除非他跟我道歉,否則我拒絕跟他合作”,但這個時候要問問自己,跟他在一起,共同的未來是什麼。為了這樣一個共同的目標,其他的什麼都是次要的,都是可以溶化的,只有當跟他人的未來融合在一起的時候,自己所能夠掌握和駕馭的才是一個更廣闊的天地,當自己想成為一個部門主管的時候,要把自己的未來,自己的夢想,和其他人的希望、夢想凝結在一起,首先要凝聚他人的痛苦,要凝聚他人的夢想,只有把這些夢想更好凝聚在一起的時候,才能夠引領著大家共同去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