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獻禮十九大」鉛山縣行政服務中心:集萬家力,利天下民

鉛山縣行政服務中心

34個部門等待為您服務

鉛山縣行政服務中心, 成立於2004年, 主要負責對各部門進駐審批和服務事項集中辦理的組織協調、監督管理和指導服務, 對進駐視窗工作人員進行管理培訓和日常考核。 今年年初, 縣行政服務中心搬遷後, 新建近3000平米的行政服務辦事大廳, 設立了55個前臺視窗, 25個審批後室。 分為商事登記、辦稅服務、綜合服務、不動產登記、投資項目審批“五個專區”,

進駐視窗部門34個, 工作人員122人, 進駐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505項。

市委書記馬承祖視察鉛山縣行政服務中心

2017年, 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 深入推進“只跑一次”工作改革, 創新“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

全面推進政府自身改革, 深化“三單一網”運用, 倒逼各部門減權、放權, 促進體制機制創新, 促進政府辦事效率明顯提高、發展服務環境明顯改善、群眾和企業的獲得感明顯提升, 市場活力和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明顯增強。 2017年1-9月份, 行政服務中心共為企業、群眾辦理各類證照和行政 許可、公共服務事項52143件, 辦結52143件, 按期辦結率100%。 其中:行政許可類8287項, 公共服務類43856項。 收取各類規費403.25萬元。 5個監管大廳1-9月共辦理事項48458件, 收取各類規費156.43萬元。 18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共辦理事項74587件。 公共資源交易1-9月交易368項, 金額147972.27萬元。 其中:建設類222項, 金額106645.66萬元;政府採購類146項, 金額41326.61萬元。

[ 過去多頭跑變跑一站 ]

市政協主席程建平視察鉛山縣行政服務中心

多年來, 縣行政服務中心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大力推進“兩集中、兩到位”, 使企業、群眾辦事更加便捷。

1

集中辦事, 方便群眾

通過具有行政審批職能的部門在行政服務中心設立視窗集中辦公, 將行政相對人需要跑多個部門才能辦成的事, 變為只跑中心一處就能辦成, 極大地方便了辦事群眾。 “變多頭跑為跑一站”, 真正體現了政府以民為本的思想和為民服務的宗旨。

2N

提高效率, 加強監督

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要求下, 對進入中心的所有審批事項進一步提高審批和服務效能, 減少審批環節, 提高審批效率。同時,通過在大廳設立“群眾辦事意見監督崗”,對各視窗辦事情況進行督查,中心管理人員和社會公眾相結合監督,使監督工作更好地落到實處。

3N

狠抓作風,提升服務

行政服務中心的宗旨就是為企業、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多年來,中心不斷建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強化大廳工作作風建設,加強業務技能培訓,著力提升服務水準、服務品質、服務效率,致力於打造一個優質高效的、利民便民的政務服務辦事平臺。

[ 現在跑多次變跑一次 ]

鉛山縣委書記周金明在行政服務中心調研

今年,為使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更深入、再延伸,打通制度建設的“最後一公里”,破解企業和群眾辦事的堵點和痛點,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只跑一次”改革。縣行政服務中心根據工作實際,對視窗進行整合改進,依類劃分,推行“一窗通辦”工作機制,以互聯網技術為依託支撐服務流程再造和業務整合,建立線上綜合服務平臺,以更強、更快、更好的方式服務企業、群眾。

1

幹部“動起來”,化被動為主動

在推進“只跑一次”改革中,建立了“店小二”全程服務機制,要求幹部職工全力當好“店小二”,主動熱情服務,要把企業、群眾比作“客人”,自身當好“店小二”,主動與商務部門、工業園區、社區網格員進行對接,獲取資訊,提前介入,為企業、群眾主動服務、上門服務、全程服務。

2N

資訊“通起來”,化瞞目為清晰

通過“讓資訊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促進辦事人員在事前就明瞭找誰辦、怎麼辦,保證一次就辦成。一是利用“一微一網”辦理。建立了鉛山縣行政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完善了江西政務服務網鉛山平臺,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以資訊技術為依託,推行網上告知、網上申報、網上預審、網上審批“一條龍”,打造“掌上政務”“網上政務”。如:綜合服務區視窗的木材運輸證辦理,申辦人通過行政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申報業務,將電子檔材料或者紙質版照片上傳至網路審批平臺,綜合服務視窗工作人員進行預審,預審通過後直接受理,並通知林業部門在網上進行審批,辦結後通知申辦人到林業窗口領取證件。這種辦件模式解決了申報人在視窗和部門之間來回跑,實現業務辦理“只跑一次”。二是採用社區網格化管理平臺受理。群眾只需註冊上饒公眾版APP,提交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群眾所在區域的網格員便會將該問題第一時間推送給管理員(行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管理員第一時間將任務派發給職能部門網格員,職能部門網格員作出答覆。整個流程便捷高效,有的問題幾分鐘便能得到回饋;稍微複雜的事項2小時內也能得到答覆。群眾在最短時間內便能知悉所有資訊,該準備什麼、到哪個視窗辦、找誰辦、是否符合政策辦等資訊,清楚明瞭。三是通過公眾熱線受理。整合政務服務、行政服務中心、行政投訴中心服務熱線,凡是群眾和企業到部門單位辦理的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均可通過政務服務熱線電話諮詢,做到“有呼必應、有訴必理、有理必果”。

3N

流程“優起來”,化疲遝為快捷

堅持把優化辦事流程,作為改革成敗的“關鍵一招”。一是審慎穩妥公佈辦事清單。今年9月份完成了第一批“只跑一次”事項梳理公佈,全縣41個職能部門共梳理出341項事項清單(其中:行政審批159項,公共服務182項),占總數比例61.88%。在實際工作中,側重於把與企業、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納入第一批事項清單。如:國稅、地稅的開具稅收發票;殘聯的殘疾證、林業局的木材運輸與檢疫、人社的社保卡發放、市管局的企業註冊等等,讓企業、群眾真切的感受到“只跑一次”改革帶來的改變和成效。其他事項審批流程正在進一步優化,待條件成熟後分期分批向社會公佈。二是優化整合“一窗通辦”。將審批事項、審批業務相對較少的18個視窗單位進行整合,統一納入縣行政服務中心綜合服務區,聘請若干個公益性崗位,實行“一窗通辦”模式,企業和群眾在一個視窗可以申辦多個部門業務,節約資源的同時也提升了辦事效率。三是深度融合提高效率。把國稅、地稅視窗、人員、業務、資訊進行深度融合,納稅人在辦理業務時,只需在一個視窗就可以同時辦理國稅和地稅業務,不用再跑完國稅跑地稅,排完一個隊又排一個隊,納稅更加便捷。

4N

平臺“建起來”,化繁瑣為簡便

以行政審批高效快捷為總目標,堅持把行政服務中心作為重要平臺來打造。按照依類劃分、合理佈局、優化資源、整合視窗的原則把整個行政服務中心劃分為綜合服務區、商事登記區、辦稅服務區、不動產登記(房產交易)區、投資專案審批區五個功能區域。每個功能區建好明顯標識、辦事流程圖,辦事人員一目了然。在打造好行政服務中心平臺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從細處著眼,合理佈局其他辦事服務平臺。如:為方便殘疾人申辦殘疾證,把殘聯視窗從行政服務中心特意設立在縣人民醫院,辦理殘疾證從申請、鑒定、審核、發證在窗口就能一次性辦結。

監管“嚴起來”,化承諾為兌現堅持

把真督實察、嚴厲問責作為推行“只跑一次”改革的強力保障,建立了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縣政府辦公室、縣委改革辦,縣政府分管副縣長、縣長“四級督辦”機制,及時發現、研究、解決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對“只跑一次”改革工作實行周調度、月通報,對改革不配合、推諉扯皮、消極應對、影響改革進程的,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 未來跑一次變不用跑 ]

展望未來,中心將繼續利用“互聯網+政務服務”,逐步構建實體政務大廳、網上辦事大廳、移動用戶端、自助服務終端等線上線下一體化運行的政務服務平臺。推行“網上申請、線上服務、快遞送達”服務機制,對發放許可證書、批文實行“快遞送達”。建設應用統一公共支付平臺,方便企業、群眾“零上門”完成繳稅繳費繳款,努力實現企業、群眾辦事“一次都不跑”。

作者 | 曾鑫綜合鉛山縣行政服務中心

審核 | 蘇家福

簽發 | 傅金髮

提高審批效率。同時,通過在大廳設立“群眾辦事意見監督崗”,對各視窗辦事情況進行督查,中心管理人員和社會公眾相結合監督,使監督工作更好地落到實處。

3N

狠抓作風,提升服務

行政服務中心的宗旨就是為企業、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多年來,中心不斷建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強化大廳工作作風建設,加強業務技能培訓,著力提升服務水準、服務品質、服務效率,致力於打造一個優質高效的、利民便民的政務服務辦事平臺。

[ 現在跑多次變跑一次 ]

鉛山縣委書記周金明在行政服務中心調研

今年,為使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更深入、再延伸,打通制度建設的“最後一公里”,破解企業和群眾辦事的堵點和痛點,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只跑一次”改革。縣行政服務中心根據工作實際,對視窗進行整合改進,依類劃分,推行“一窗通辦”工作機制,以互聯網技術為依託支撐服務流程再造和業務整合,建立線上綜合服務平臺,以更強、更快、更好的方式服務企業、群眾。

1

幹部“動起來”,化被動為主動

在推進“只跑一次”改革中,建立了“店小二”全程服務機制,要求幹部職工全力當好“店小二”,主動熱情服務,要把企業、群眾比作“客人”,自身當好“店小二”,主動與商務部門、工業園區、社區網格員進行對接,獲取資訊,提前介入,為企業、群眾主動服務、上門服務、全程服務。

2N

資訊“通起來”,化瞞目為清晰

通過“讓資訊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促進辦事人員在事前就明瞭找誰辦、怎麼辦,保證一次就辦成。一是利用“一微一網”辦理。建立了鉛山縣行政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完善了江西政務服務網鉛山平臺,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以資訊技術為依託,推行網上告知、網上申報、網上預審、網上審批“一條龍”,打造“掌上政務”“網上政務”。如:綜合服務區視窗的木材運輸證辦理,申辦人通過行政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申報業務,將電子檔材料或者紙質版照片上傳至網路審批平臺,綜合服務視窗工作人員進行預審,預審通過後直接受理,並通知林業部門在網上進行審批,辦結後通知申辦人到林業窗口領取證件。這種辦件模式解決了申報人在視窗和部門之間來回跑,實現業務辦理“只跑一次”。二是採用社區網格化管理平臺受理。群眾只需註冊上饒公眾版APP,提交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群眾所在區域的網格員便會將該問題第一時間推送給管理員(行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管理員第一時間將任務派發給職能部門網格員,職能部門網格員作出答覆。整個流程便捷高效,有的問題幾分鐘便能得到回饋;稍微複雜的事項2小時內也能得到答覆。群眾在最短時間內便能知悉所有資訊,該準備什麼、到哪個視窗辦、找誰辦、是否符合政策辦等資訊,清楚明瞭。三是通過公眾熱線受理。整合政務服務、行政服務中心、行政投訴中心服務熱線,凡是群眾和企業到部門單位辦理的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均可通過政務服務熱線電話諮詢,做到“有呼必應、有訴必理、有理必果”。

3N

流程“優起來”,化疲遝為快捷

堅持把優化辦事流程,作為改革成敗的“關鍵一招”。一是審慎穩妥公佈辦事清單。今年9月份完成了第一批“只跑一次”事項梳理公佈,全縣41個職能部門共梳理出341項事項清單(其中:行政審批159項,公共服務182項),占總數比例61.88%。在實際工作中,側重於把與企業、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納入第一批事項清單。如:國稅、地稅的開具稅收發票;殘聯的殘疾證、林業局的木材運輸與檢疫、人社的社保卡發放、市管局的企業註冊等等,讓企業、群眾真切的感受到“只跑一次”改革帶來的改變和成效。其他事項審批流程正在進一步優化,待條件成熟後分期分批向社會公佈。二是優化整合“一窗通辦”。將審批事項、審批業務相對較少的18個視窗單位進行整合,統一納入縣行政服務中心綜合服務區,聘請若干個公益性崗位,實行“一窗通辦”模式,企業和群眾在一個視窗可以申辦多個部門業務,節約資源的同時也提升了辦事效率。三是深度融合提高效率。把國稅、地稅視窗、人員、業務、資訊進行深度融合,納稅人在辦理業務時,只需在一個視窗就可以同時辦理國稅和地稅業務,不用再跑完國稅跑地稅,排完一個隊又排一個隊,納稅更加便捷。

4N

平臺“建起來”,化繁瑣為簡便

以行政審批高效快捷為總目標,堅持把行政服務中心作為重要平臺來打造。按照依類劃分、合理佈局、優化資源、整合視窗的原則把整個行政服務中心劃分為綜合服務區、商事登記區、辦稅服務區、不動產登記(房產交易)區、投資專案審批區五個功能區域。每個功能區建好明顯標識、辦事流程圖,辦事人員一目了然。在打造好行政服務中心平臺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從細處著眼,合理佈局其他辦事服務平臺。如:為方便殘疾人申辦殘疾證,把殘聯視窗從行政服務中心特意設立在縣人民醫院,辦理殘疾證從申請、鑒定、審核、發證在窗口就能一次性辦結。

監管“嚴起來”,化承諾為兌現堅持

把真督實察、嚴厲問責作為推行“只跑一次”改革的強力保障,建立了縣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縣政府辦公室、縣委改革辦,縣政府分管副縣長、縣長“四級督辦”機制,及時發現、研究、解決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對“只跑一次”改革工作實行周調度、月通報,對改革不配合、推諉扯皮、消極應對、影響改革進程的,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 未來跑一次變不用跑 ]

展望未來,中心將繼續利用“互聯網+政務服務”,逐步構建實體政務大廳、網上辦事大廳、移動用戶端、自助服務終端等線上線下一體化運行的政務服務平臺。推行“網上申請、線上服務、快遞送達”服務機制,對發放許可證書、批文實行“快遞送達”。建設應用統一公共支付平臺,方便企業、群眾“零上門”完成繳稅繳費繳款,努力實現企業、群眾辦事“一次都不跑”。

作者 | 曾鑫綜合鉛山縣行政服務中心

審核 | 蘇家福

簽發 | 傅金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