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院士授課、學生住單間 中外合作辦學還有啥新舉措?

新京報快訊六成以上的課由外教授課、3位院士兩位千人計畫等名師執教、每位學生都住單人間寢室……日前, 被譽為浙大“最美麗校區”海甯國際校區全部啟用, 面向全球招生。 這也是浙江大學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舉措。

除了浙大海甯校區外, 今年9月中旬, 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分別向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開學典禮致賀辭, 兩國元首同向一所大學致賀辭實屬罕見。

那麼, 當前的中外合作辦學有哪些新進展?還有哪些知名的中外合作辦學的學校?

中俄元首同向一所大學致賀辭實屬罕見

今年9月13日,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開學, 迎來了首批113名2017級本科生。

當天, 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分別向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開學典禮致賀辭。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 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是由深圳市政府、莫斯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三方合作舉辦的非營利性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是國內第一所引進俄羅斯優質教育資源的中外合作大學。

據介紹, 該校使用俄語、漢語和英語進行教學。 主要招收中國學生, 將招收中國以及俄羅斯、東歐和中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留學生, 承擔起東西方文化交流等專案。 50%以上教師來自于莫斯科大學。

浙大海甯校區六成課由外教授課

據媒體報導, 浙大海甯國際校區, 除了校園風景好、設施先進外, 還有強大的師資隊伍。 師生比達到了1∶8——這是美國頂尖私立大學才能達到的比例。

浙大校長助理傅強介紹, 學校有六成以上的課, 是外教完成的。 教師隊伍中有3名院士、2名國家“千人計畫”專家、1名國家“萬人計畫”教學名師、2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書院制的學生管理模式, 是海甯國際校區的一大特色, 每個學生擁有獨立的居住空間, 可以在這裡住宿、自習、研討、就餐、休閒與交流;資深導師、學業導師、生活導師和學生同住書院, 幫學生解決成長的煩惱。 每位學生都住單人間寢室。 據瞭解, 本科生一年學費12萬元。

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近90所

據瞭解, 中外合作辦學目前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如寧波諾丁漢大、上海紐大、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等;二是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截至2016年11月, 我國共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專案)2469個, 比2010年翻了一番。 其中, 本科及以上的機構(項目)有1216個, 涵蓋了除青海、寧夏和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區市。

據統計, 截至2017年6月, 經教育部批准的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數量近90所, 這一數字在2016年7月是66所。

這近90所中, 包括10所具有法人資格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其餘多為“校中院”, 即不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辦學機構, 辦學主體為高校。

具有法人資格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包括長江商學院、寧波諾丁漢大學、北師大香港浸會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上海紐約大學、溫州肯恩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昆山杜克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和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等。

“雙一流”建設促中外合作辦學提速

在中外合作辦學不斷發展的背後,是政策不斷縱深的過程。

2003年國務院頒佈《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規範中外合作辦學。

2015年10月頒佈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明確將“推進國際交流合作,加強與世界一流大學和學術機構的實質性合作,加強國際協同創新,切實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作為五項改革任務之一。

今年9月,“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佈,各高校的建設方案正在加速推進。此次浙大海甯國際校區的全面啟動,就是浙大加快建設“雙一流”的舉措之一。

“雙一流”建設促中外合作辦學提速

在中外合作辦學不斷發展的背後,是政策不斷縱深的過程。

2003年國務院頒佈《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規範中外合作辦學。

2015年10月頒佈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明確將“推進國際交流合作,加強與世界一流大學和學術機構的實質性合作,加強國際協同創新,切實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作為五項改革任務之一。

今年9月,“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佈,各高校的建設方案正在加速推進。此次浙大海甯國際校區的全面啟動,就是浙大加快建設“雙一流”的舉措之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