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善心得回報 乞丐力助避大難

我有一個朋友, 夫婦倆在同一家企業工作, 都是兩個老實巴交的小職員。

兩年前, 朋友所在的那家企業推行改制, 對部分職工實行下崗分流,

由於夫婦倆為人老實, 在第一批人員分流中便被下了崗。

好在夫婦倆平時便待人不錯, 在街坊鄰居中極有人緣, 下崗不久, 便在朋友、親屬以及街坊鄰居們的幫助下, 在小城新興的一個服裝市場裡開起了一家川味火鍋店。

火鍋店剛開張時, 生意冷淡, 全靠朋友和街坊照顧。 但不出三個月, 夫婦倆便以待人熱忱, 收費公道而贏得了大批的“回頭客”。 火鍋店的生意, 也便一天一天的見好起來。 為友情計, 每遇單位有了接待, 我也常常去照顧點生意。 去的次數多了, 我便發現幾乎每到吃飯的時間, 小城裡行乞的七八個大小乞丐, 都要成群結隊地到朋友的火鍋店來行乞。

說實在話, 我從未見過小城裡其他家的店主,

能夠像朋友夫婦倆一樣寬容平和地對待這些乞丐的。 其他家的店主, 一見到乞丐上門, 就會唬下臉來嚴厲地呵斥辱駡。 而夫婦倆則每次都會笑呵呵地給這些骯髒拖遝, 令人厭惡的乞丐高舉到面前來的那些五花八門的鍋碗瓢盆中, 盛滿熱飯熱菜。 而且我特別注意到, 夫婦倆施捨給乞丐們的飯菜, 都是從廚房裡盛來的新鮮飯菜, 並不是那些顧客用過的殘湯剩飯。

乞丐們好像也很知趣, 討了飯菜就走, 從不在火鍋店的門口逗留而影響夫婦倆的生意。

每遇乞丐前來行乞, 我便注意觀察夫婦倆的表情神態。 結果卻發現夫婦倆在施捨乞丐的時候, 毫無做作之態。 他們的表情是那樣的自然, 他們的神態是那樣的鎮定。 好像是在做一件原本就是屬於份內的,

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真切地感受到, 夫婦倆所做的這些善行都是發自內心的, 像水的流動一樣泰然而安祥。 有禪語說:“善心如水。 ”我想, 一定就是他們夫婦倆的這個樣子。

大約半年以前的一天深夜, 一家從事服裝批發生意的老闆, 因為沉迷於麻將桌前, 忘了將燒水的煤爐熄滅, 結果引發了一場大火。 由於整個市場中都是些絲綢化纖, 棉麻製品一類的易燃物品, 火借風勢, 眨眼的功夫, 整個市場便是一片火海。

這一天, 恰巧我的這位朋友到昆明進貨, 店裡只留下了女人照看。 一無力氣二無幫手的女店主, 眼看辛辛苦苦張羅起來的火鍋店就要被熊熊的大火所吞沒, 但就在這危急之時, 只見那班平常天天上門乞討的乞丐,

不知道從哪裡鑽了出來, 在老乞丐的率領下, 冒著危險將那一個個笨重的液化氣罐不停地往外搬運到了安全的地段。 緊接著, 他們又沖進馬上就要被大火包圍的店內, 將那些易燃的物品也全都搬了出來。 消防車很快開來了, 火鍋店由於搶救及時, 雖然也遭受了一點小小的損失, 但終於給保住了。 而周圍的那些家店鋪, 卻因為得不到及時的施救, 早己變成了一片廢墟。 參加撲火的消防員不無感慨地說, 要是火鍋店裡的那些笨重的液化氣罐子不及時搬離火場, 一旦發生爆炸, 後果將不堪設想, 整個市場都會被夷為平地, 那損失可就大了。

火災過後, 人們都說是夫婦倆平時的善行得到了回報,

要是不得這些平時接受施捨的乞丐們的力, 那火鍋店恐怕連地基都成了大彈坑了。

由於火鍋店的許多用具家什都在乞丐奮力搶救下未受大的損失, 火災發生後的第二天下午, 火鍋店便恢復了營業。 夫婦倆都思謀著在今後的日子裡, 要更加真誠地對待那些上門乞討的乞丐。 但奇怪的是, 這七八個平時天天上門行乞的乞丐, 自火鍋店恢復營業的那天起, 就再沒有見到過他們的蹤影, 都好像一下子便從小城裡消失了。 於是, 小城裡又流傳開一個神秘的說法, 說那些乞丐都是上天派來試探人心善惡的仙人。 夫婦倆善心如水, 是真善, 所以得到了好報。 對此, 夫婦倆是半信半疑。 我也感到非常的奇怪。

後來, 有小城的人到了另一個城市去出差, 又發現了這一群乞丐,不過他們己經不再行乞,而是改為拾荒撿垃圾為生了。後來,夫婦倆為感激這群乞丐的幫助,曾專程到那個城市去探望。老乞丐滿眼熱淚地對夫婦倆說:“在小城乞討的日子,從來沒有人把我們當人看待,只有你們夫婦倆把我們當人,是你們夫婦倆的尊重,使我們又重新恢復了自尊和自信。我們之所以要離開小城,是因為我們想重新開始一種新的生活。儘管我們目前僅僅只能夠靠揀拾垃圾為生,但我們感到快樂和幸福。”

又發現了這一群乞丐,不過他們己經不再行乞,而是改為拾荒撿垃圾為生了。後來,夫婦倆為感激這群乞丐的幫助,曾專程到那個城市去探望。老乞丐滿眼熱淚地對夫婦倆說:“在小城乞討的日子,從來沒有人把我們當人看待,只有你們夫婦倆把我們當人,是你們夫婦倆的尊重,使我們又重新恢復了自尊和自信。我們之所以要離開小城,是因為我們想重新開始一種新的生活。儘管我們目前僅僅只能夠靠揀拾垃圾為生,但我們感到快樂和幸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