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科普基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物館:趣味、農業與科學的完美綜合體!

農耕文化的中心畫廊

最美的科普殿堂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中國最大博物館組群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休閒之旅、自然之趣、發現之美

帶您尋找最美的“春天”

……

總是僵著 可總有一方要妥協

農業 · 趣味 · 學科

當您走進楊淩農林博覽園, 您將驚訝的發現, 那些曾今讓您感覺到枯燥的地理、動物、植物、歷史等學科竟然這麼生動有趣。 遙遠的歷史, 神奇的大自然仿佛都在眼前“活過來”。 將自然清新之氣吸入丹田,

把耕耘樹藝刻入記憶, 在茵茵綠草中探尋, 與翩翩彩蝶共舞, 一切都那麼絢麗、美妙……

楊淩農林博覽園歡迎您的到來!

博覽園內鳥語花香, 綠樹成蔭, 小橋流水, 瀑布噴泉, 蝶舞紛飛, 鮮花怒放......這裡蘊藏著人類繁衍生息的生物密碼, 這裡是茫茫中華大地的綠色明珠, 這裡是農耕文化的中心畫廊, 這裡是誕生神話和傳奇的地方。

No.1 楊淩農林博覽園

— 農業·科學 —

農業主題博物館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楊淩農林博覽園)是中國最大的農業主題博物館組群,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坐落于國家楊淩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 占地200畝, 總建築面積16000多平方米,包括昆蟲博物館、動物博物館、土壤博物館、植物博物館、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于右任教育思想紀念館6個專業博物館和蝴蝶園、樹木園、中草藥園、五穀園及多種種質資源圃等。

博覽園利用豐富的標本、實物、文物、模型和室外植物以及多種現代化展示手段, 展現了動物、昆蟲、植物、土壤的奇趣世界和農業科技歷史,

是融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觀賞性於一體的農業科技知識大觀園, 是集標本展覽、園林觀賞、科普教育、旅遊休閒於一體的農業科技旅遊景點。 被譽為“農耕文化的中心畫廊, 最美的自然天堂”。

No.2 七大博物館

—- 動物·植物·歷史·人文 —

水保知識展示

昆蟲博物館 創建於1987年6月,是中國第一個國立昆蟲博物館,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昆蟲博物館,總建築面積11000多平方米,分為展覽、收藏和科學研究三大部分。

收藏有國內外各類昆蟲標本120多萬號。展廳包括昆蟲生命廳、昆蟲家族與世界名蟲廳、昆蟲與人類廳、昆蟲文化廳及昆蟲學家周堯教授廳以及蝴蝶園等。

動物博物館 總建築面積4300餘平方米,展廳包括生命起源與動物進化、珍稀動物、寵物與觀賞動物、動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動物養殖與人類文明、動物疾病與人類健康、動物生產與生態環境、動物生物技術等8個展廳。

收藏近萬件極為珍貴的動物標本,包括大熊貓、羚牛、藏羚羊等一大批國家級保護動物,還收藏有披毛犀、恐龍蛋等珍稀古生物化石。

土壤博物館是目前國內收藏土壤剖面最多的專業博物館,收藏全國各地的典型土壤剖面240多個,礦物岩石及其它土壤標本2000餘件,展覽面積800平方米。

展廳包括礦物岩石與土壤母質、中國土壤分類與分佈、中國與世界土壤剖面、土壤與農業環境等四個展廳,並設有陶吧。

植物博物館 珍藏有自上世紀二十年代以來采自我國西北、華北、西南等地的植物標本約55萬餘份,木材標本2000餘種,是我國目前館藏量最為豐富的植物標本館之一,也是我國西北地方收集最全、規模最大、建館歷史最為悠久的植物標本館。

珍藏植物標本約55萬餘份,木材標本2000餘種,是國內目前館藏量最為豐富的植物標本館之一。展館包括植物的奧秘、植物與環境、植物多樣性、植物與人類、木材廳五個展廳和溫室。

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 是全面展示中國悠久農業歷史及其輝煌成就的大型專業博物館。建築面積4600平方米,館藏線裝古籍五萬餘冊,為全國農林院校之冠,其中善本文獻20餘種,展廳包括悠久的中國農業歷史、輝煌的古代農業科技、中外農業科技文化交流、中國農業聖地—楊淩等四個展廳,另外,館外還收藏了一批大型傳統農具。

于右任教育思想紀念館 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以于右任教育思想為主題的文化紀念館,展覽面積200餘平方米,整體以于右任先生在推進教育發展方面所做的貢獻為主線,展館通過生平簡介、教育思想與辦學實踐、農業教育理念與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籌建和深切緬懷四個部分,集中展示頌揚先生力圖“民族復興”的事蹟和“教育救國”思想。

展覽通過大量珍貴歷史文獻資料、圖片、實物、視頻展示和場景再現的形式展開陳列,收藏與于右任有關的標準草書、碑文、拓片、詩詞、傳記等書籍及文本100餘冊。

蝴蝶園 是昆蟲館的室外展示部分,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蝴蝶放飛園。蝴蝶園種植有蝴蝶的寄主植物20餘種,蜜源植物30余種,園林觀賞植物10餘種。

蝴蝶園的寄主植物和蜜源植物大多數來自秦嶺、巴山和廣西、雲南、海南、安徽等蝴蝶自然生態棲息地。在蝴蝶園可以看到蝴蝶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生長發育的四個階段,每年4月下旬——10月中旬為蝴蝶放飛時間。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物館

No.2 七大博物館

—- 動物·植物·歷史·人文 —

水保知識展示

昆蟲博物館 創建於1987年6月,是中國第一個國立昆蟲博物館,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昆蟲博物館,總建築面積11000多平方米,分為展覽、收藏和科學研究三大部分。

收藏有國內外各類昆蟲標本120多萬號。展廳包括昆蟲生命廳、昆蟲家族與世界名蟲廳、昆蟲與人類廳、昆蟲文化廳及昆蟲學家周堯教授廳以及蝴蝶園等。

動物博物館 總建築面積4300餘平方米,展廳包括生命起源與動物進化、珍稀動物、寵物與觀賞動物、動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動物養殖與人類文明、動物疾病與人類健康、動物生產與生態環境、動物生物技術等8個展廳。

收藏近萬件極為珍貴的動物標本,包括大熊貓、羚牛、藏羚羊等一大批國家級保護動物,還收藏有披毛犀、恐龍蛋等珍稀古生物化石。

土壤博物館是目前國內收藏土壤剖面最多的專業博物館,收藏全國各地的典型土壤剖面240多個,礦物岩石及其它土壤標本2000餘件,展覽面積800平方米。

展廳包括礦物岩石與土壤母質、中國土壤分類與分佈、中國與世界土壤剖面、土壤與農業環境等四個展廳,並設有陶吧。

植物博物館 珍藏有自上世紀二十年代以來采自我國西北、華北、西南等地的植物標本約55萬餘份,木材標本2000餘種,是我國目前館藏量最為豐富的植物標本館之一,也是我國西北地方收集最全、規模最大、建館歷史最為悠久的植物標本館。

珍藏植物標本約55萬餘份,木材標本2000餘種,是國內目前館藏量最為豐富的植物標本館之一。展館包括植物的奧秘、植物與環境、植物多樣性、植物與人類、木材廳五個展廳和溫室。

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 是全面展示中國悠久農業歷史及其輝煌成就的大型專業博物館。建築面積4600平方米,館藏線裝古籍五萬餘冊,為全國農林院校之冠,其中善本文獻20餘種,展廳包括悠久的中國農業歷史、輝煌的古代農業科技、中外農業科技文化交流、中國農業聖地—楊淩等四個展廳,另外,館外還收藏了一批大型傳統農具。

于右任教育思想紀念館 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以于右任教育思想為主題的文化紀念館,展覽面積200餘平方米,整體以于右任先生在推進教育發展方面所做的貢獻為主線,展館通過生平簡介、教育思想與辦學實踐、農業教育理念與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籌建和深切緬懷四個部分,集中展示頌揚先生力圖“民族復興”的事蹟和“教育救國”思想。

展覽通過大量珍貴歷史文獻資料、圖片、實物、視頻展示和場景再現的形式展開陳列,收藏與于右任有關的標準草書、碑文、拓片、詩詞、傳記等書籍及文本100餘冊。

蝴蝶園 是昆蟲館的室外展示部分,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蝴蝶放飛園。蝴蝶園種植有蝴蝶的寄主植物20餘種,蜜源植物30余種,園林觀賞植物10餘種。

蝴蝶園的寄主植物和蜜源植物大多數來自秦嶺、巴山和廣西、雲南、海南、安徽等蝴蝶自然生態棲息地。在蝴蝶園可以看到蝴蝶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生長發育的四個階段,每年4月下旬——10月中旬為蝴蝶放飛時間。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物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