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愛養生」諸暨人,你頸椎的問題居然出在這裡!我是第7種!

頸椎問題, 估計現在打開這條微信的諸暨人, 十個裡面九個都有一些, 但是小編也是頭一回知道, 原來頸椎問題還分這7種類型。

看到第七種, 小編默默對號入座了。

頸椎病的臨床症狀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噁心、嘔吐, 甚至視物模糊、心悸、吞咽困難等。 其臨床症狀與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及個體差異有一定關係, 可有不同的表現。

1

神經根型

臨床症狀以頸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無力為主。

2

椎動脈型

常在站立或走路時因突然扭頭出現身體失去支持力而猝倒, 倒地後能很快清醒, 不伴有意識障礙, 亦無後遺症。 此類病人可伴有頭暈、噁心、嘔吐、出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

3

脊椎型

早期表現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 易跌僕, 有的患者在走路時有如踏棉花的感覺, 個別患者還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礙,

如尿頻、尿急、排尿不暢或大小便失禁, 癱瘓等。

4

交感神經型

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症狀。

5

食管壓迫型

吞咽時有梗阻感、食管內有異物感, 少數人有噁心、嘔吐、聲音嘶啞、乾咳、胸悶等症狀。

6

頸型

也稱局部型頸椎病, 僅有頭、肩、頸、臂的局部疼痛及相應的壓痛點。

7

混合型

或可兼有上述各型症狀者。

中醫認為, 肝主筋, 腎主骨, 頸椎病以肝腎虧虛、氣血不足為本, 風寒濕痹、經絡阻滯為標。 核心病機為:肝腎虧虛, 氣血不足, 風寒濕痹。

治療上, 以“補肝腎, 強筋骨, 益氣血, 通經絡, 祛風濕”這15字訣為主, 急性發作期以祛標實為主, 緩解期以補本虛為主, 具體辨治時, 可有風、寒、痰濕、瘀血, 氣虛, 血虛, 肝腎虧虛等側重點的不同, 進行處方用藥。

看完終於知道自己是哪裡出問題了

趕緊放到朋友圈讓更多人看到吧!

欄目協辦:

諸暨市元泰堂名中醫館

(醫保定點零售藥店 )

地址:諸暨市東一路28號

電話:87221827

—— end ——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省中醫院主任酈永平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長按二維碼關注 觸摸真實的諸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