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訪王立群、張大可、李偉泰三位著名文化學者!

2017丁酉年祭祀史聖司馬遷大典暨中國韓城旅遊文化周活動期間, 韓城日報記者獨家專訪了王立群、張大可、李偉泰, 且聽三位著名文化學者緬懷史聖、暢談《史記》、寄語韓城。

以《史記》之光 樹韓城文化自信

——訪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

本報記者 楊帆

王立群是著名文化學者, 現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史記研究會顧問。

作為韓城的老朋友, 王立群與韓城有著不解之緣, 這次受邀來到來到韓城, 他說, 韓城的變化日新月異, 尤其是在市政建設上變化十分明顯, 讓人眼前一亮。 城市現代化水準更高, 新修的文化中心功能齊全,

此外, 作為祭祀現場的司馬遷祠景觀建設也較往年更加完善和漂亮。

在市文化中心, 王立群以《司馬遷的歷史貢獻》為主題進行授講, 他以經典片段《鴻門宴》為例, 就司馬遷《史記》的文學貢獻進行了仔細剖解。 在他看來, 司馬遷很了不起的地方之一,

就是他能把一部史書, 寫出很高的文學價值, 這是一般史學家所不能比的。 他以人物為中心來寫史的方式開創了先河, 對後世文學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史記》不僅是一部史學巨著, 更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學巨著, 司馬遷不僅是一位偉大的史學家, 更是成就卓越的文學家。 他不光是韓城的寶貴遺產, 更是世界的寶貴遺產, 作為史聖故里的韓城, 有義務也有責任做好祭祀活動、傳承司馬遺風, 讓這位偉大的人物在2000多年後, 為世界所認知。

司馬遷作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 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韓城旅遊的大力宣傳, 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司馬遷, 瞭解司馬遷, 但是在王立群教授看來, 這樣的程度還遠遠不夠。

他說, 在司馬遷的宣傳上, 韓城不應拘泥于傳統的宣傳角度, 現有的《司馬遷》話劇受到場地和受眾影響, 觀看的人比較少, 傳播途徑不夠廣闊。 他建議韓城拍攝以司馬遷為主角的電影和電視劇, 讓司馬遷的形象從史料中走出來, 讓更多人瞭解和熟知, 進一步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

針對當下存在的《史記》學習年齡斷層問題, 王立群說, 做好《史記》的文化傳承和普及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史記》進學校, 韓城要大力推廣《史記》, 只要能把《史記》進學校這一門功課做好就行了。 他建議, 韓城編寫專門的《史記》教材, 在學校開闢專門的《史記》講堂, 韓城作為司馬故里,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應該根據這一天然優勢, 編寫韓城地方教材,

將司馬遺風和《史記》文化代代相傳。

正如王立群教授所說,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 只有將司馬遷和《史記》文化根植在每個韓城人的心中, 形成文化自覺, 才能在全域旅遊發展中更好地發揮出司馬遷和《史記》的影響力和帶動力。 借用王立群的一句話:人們喜歡詩詞, 是因為它固有的雋永和美好, 同樣, 《史記》中也有這樣的美, 司馬遷身上也有這樣的光。 太史故里, 文化蘊藉, 沐浴在這深厚的文化河流裡, 每一位韓城人都應心懷司馬故里獨特的文化自信, 將司馬遷和《史記》文化發揚光大, 讓這文化的老樹發出新芽、結出新果。

將韓城打造成新絲綢之路的新起點

——訪著名文化學者、中國史記研究會會長張大可

本報記者 魚曉娜

“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國學之根柢, 資治之寶典”。 在3月30日的史記大講堂上, 著名學者張大可在魯迅先生評價《史記》的基礎上, 根據自己的研究成果又新增了兩句話。 他認為《史記》不僅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文學價值, 還濃縮了中華民族3000年的歷史、思想、文化, 對後世戲曲、散文、小說等文學體裁影響深遠, 其包含的政治、經濟、軍事思想等, 也教給後人如何為政、為民。 《史記》是中華民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寶藏。

張大可先生是重慶市人,生於動盪時期,後求學于北京大學,曾任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系教授,現任中國史記研究會會長。他大半輩子從事《史記》研究工作,著有《史記研究》、《史記全本新注》、《史記文獻研究》、《史記精言妙語》、《史記論贊輯釋》、《司馬遷評傳》及《張良蕭何韓信評傳》等多部作品。去年9月,先生與好友李永明共同為司馬遷撰寫了《史聖頌》,刻有《史聖頌》的石碑現屹立於司馬遷祠廣場,碑文無一字無來歷,無一字無根據,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 張大可先生說,司馬遷應與孔子並稱聖人,即“東聖孔子西聖司馬遷”,並通過史料證明司馬遷生於西元前145年,而不是西元前135年,韓城人應全民聲音一致,共同守護我們的先賢。

張大可先生多次來韓,早在1985年,全國首次司馬遷學術會議在韓城舉辦時,張大可先生作為研究《史記》的文化學者受邀,便與韓城結下不解之緣。他飽含深情地說,走遍全中國,韓城這塊風水寶地獨一無二。司馬遷自述“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龍門是中國山川的代表,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而黃河最寬與最窄的地方都在韓城。子夏教衍西河的故事又發生在這片土地,儒家文化在這裡生根、結果。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山水、這樣的文化積澱,才能孕育出司馬遷這樣傑出的人物。此外,歷史上眾多著名戰役和歷史故事都發生在韓城,如韓原之戰、少梁之戰……古代,韓信從韓城東渡黃河,擊破了山西南部魏王叛軍,為西漢打下半壁江山。抗戰時期,八路軍東渡黃河東征,抗擊侵華日軍。可以說,韓城發展旅遊有著得天獨厚的人文和自然資源,但其中,最重要當屬《史記》這部巨著,韓城要圍繞《史記》做文章。

司馬遷撰寫《史記》是將他所看到的、瞭解到的、理解的一切歷史進行濃縮。而韓城人今天要做的,就是要將古今中外的文化,濃縮到韓城這一塊風水寶地。他說,如果把中華五千年文明比作一棵參天大樹,《史記》就是這棵樹的樹根,要在韓原大地上把《史記》的內容再現,這必將是獨一無二的。陝西是“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起點,這也可以延伸到韓城。他建議,結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將韓城打造成新絲綢之路的新起點,因為沒有司馬遷就沒有《大宛列傳》,後人也無從得知張騫,更不會有“一帶一路”的概念。司馬遷的一個偉大創造,就是將張騫出使西域稱之為鑿空。空,同孔。鑿空即鑿孔,這是形象化的說法,意思是說張騫出使西域使雙方都互相有了瞭解,締結了一條東西文化的陸上通道——絲綢之路,開闢了中原與西域的交通要道,標誌著中西交流史上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對後來東西方文明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愚公移山把山搬走,是人們的美好希望和想像,現實中搬走大山是不可能,但是打一個山洞是可能的,而司馬遷對張騫的形容正是驗證了這一可能,由此可見司馬遷的偉大。司馬遷對張騫出使西域的行為使用“鑿空”二字,還有深刻的政治意義,當時阻擋大漢帝國發展成為強大的封建軍事強國的障礙,就是一座大山,張騫出使西域打穿了這座大山。正如我們今天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這是當代中國發展新一輪的鑿空,要打穿阻擋發展的大山。

要依靠《史記》來建設韓城,把《史記》建設成一個歷史符號,一張強有力的名片。張大可先生建議,將國家文史公園冠上司馬遷的名號,建成舉世無雙的公園,在園內建造司馬遷家族群像,歷史上司馬家族出了歷史學家、經濟學家、軍事學家等了不起的人物。此外,將司馬遷宣傳出去,因為他本人就是一個傳奇,他是中國第一位人文旅行家,憑一己之力,書寫了中華民族一半的歷史,其功績,郭沫若“功業追尼父”的形容是非常準確的。總之,司馬遷與《史記》,可以讓韓城走得更遠,以此為契機將韓城建設成為中國文化之都、旅遊之都。

讓孩子們走上傳承《史記》之路

——訪中國臺灣著名文化學者李偉泰

本報記者 范離

“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坐在千年古柏環繞的文廟,悠悠古箏,典雅清新;琅琅書聲,聲聲悅耳。

3月31日下午,暖暖春陽灑滿司馬故里。在古城文廟明倫堂,一場再現千年前尊師重教恢弘場景的文化講堂正在舉行。

我市200余名師生代表,身著漢服,手持竹簡,席地而坐,聆聽教誨。隨著臺上老師的講述,大家時而聚神凝思,時而微微一笑,時而報以掌聲,所有人渴求知識的眼神都彙聚到了臺上講課老師的身上。

這位老師就是中國臺灣著名文化學者、《史記》研究專家、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李偉泰。從事《史記》研究三十餘年的李偉泰,目前已出版了《〈史記〉敘事何以始于黃帝諸說述評》、《〈史記·循吏列傳〉的批判藝術》、《論劉、項勝負的根本原因》、《司馬遷對蕭何的褒揚與貶抑》等十餘本與《史記》相關的著作。

開講前,伴著悠悠國樂,教師代表向李偉泰教授敬茶,隨後,身著漢服的學子們,手托茶杯,俯身給老師敬茶,整齊劃一地集體作揖,生動再現了古時學子向老師行禮問安的情景,現場充滿了尊師重道的儀式感。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個個儒雅學子手持竹簡,精彩演繹古時課堂,吟誦著經典篇目《論語十則》,琅琅書聲讓這座有600餘年歷史的文廟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課堂上,李偉泰以《史記》中的經典人物項羽、劉邦、信陵君等為案例,用獨特的視角,生動的故事情節,闡釋為人處世之道,感悟《史記》文化的厚重與魅力。他希望,孩子們能夠多讀一些經典作品,在閱讀中吸收傳統文化豐富的養分。

講座結束後,李偉泰接受了本報的獨家專訪。李偉泰說:“我覺得祭祀大典是宣傳司馬遷及《史記》的一大盛事,韓城應該要堅持舉辦,而且爭取將規模擴大。司馬遷作為中國史學之父,他的成就是世界性的。《史記》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經典著作。通過祭祀活動宣傳司馬遷和《史記》,可以讓國人乃至世界瞭解司馬遷和《史記》的崇高歷史地位,推動司馬遷和《史記》研究走向世界。

李偉泰說,他本人非常崇拜司馬遷,喜愛《史記》,他用畢生精力來研究《史記》。“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史學巨匠司馬遷是具有超前卓識的人物,他具有一種強烈的歷史使命感。那時秦王朝雖然政治上一統天下,為文化的綜合奠定了基礎,但真正綜合的任務卻落到了漢朝人的肩上。‘自獲麟以來,四百有餘歲,而諸侯相兼,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余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餘甚懼焉,汝其念哉!’司馬遷承父志,自覺擔當起了完成《史記》的重任,實現了中國文化的首次歷史性的大綜合。同時司馬遷的精神令人震撼,在遭受奇恥大辱後,他仍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史記》。其中記錄的眾多堅韌不拔、戰勝挫折的歷史人物,給《史記》增添了悲壯色彩和生命力量。千載之後,仍讓人激動不已。”李偉泰激動地說:“《史記》一書,上起黃帝,下迄漢武,是對中華民族三千年歷史文化的全面總結,其氣魄之宏偉,識力之超人,態度之嚴謹,罕有其匹,奠定了傳統史學的基業。司馬遷把中華民族的歷史追溯到了黃帝時代,樹立了黃帝是中華民族祖先的旗幟,從此,中華民族有了自己的完整譜系。”

當記者問到李偉泰,韓城應該如何利用好司馬遷及《史記》這一文化品牌時,他思索良久,最後語重心長地說:“我們曾經有過一種尷尬——敦煌在中國,但敦煌學卻在國外。從這個意義上講,韓城作為司馬遷的故鄉,應該為保護、研究、宣傳司馬遷和《史記》負起更大的責任,作出更大的貢獻。首先應該將所有有關司馬遷的東西保護好,再談對司馬遷品牌進行更深更廣的開發利用問題。目前韓城把司馬遷、《史記》與旅遊業聯繫了起來,我覺得這個很好,有利於推廣和宣傳司馬遷,最好再拍一些製作精良的電視劇、電影以擴大影響力。”

李偉泰還說,要傳承司馬遷精神和《史記》,就必須從下一代抓起,“讓孩子們走上傳承《史記》之路,用發放《史記》故事讀本、舉行相關講座、開展互動活動等方式,吸引全體市民參與其中,力爭做到讓《史記》在韓城家喻戶曉,司馬故里50萬民眾人人愛《史記》,人人宣傳《史記》,這樣才能凸顯司馬故里的氣質,才能將司馬遷精神傳承下去。”

王蒙寄語韓城

認真研究司馬遷和《史記》裡的中國精神

王蒙,中國當代作家、學者,文化部原部長、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代表作《青春萬歲》《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活動變人形》《這邊風景》等。

此次祭祀司馬遷大典,王蒙老先生因故沒有來到韓城,但是他對韓城有寄語。寄語中,王蒙表達了他個人對司馬遷先賢的敬仰之情,他認為《史記》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遺產,既是文學作品,又是史學作品。他說,弘揚傳統文化目前在國內非常熱,這是因為經濟上發展非常快,再加上大家在精神上、文化生活上,需要更豐厚、更充實的精神資源,所以這時候,大家感覺到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有許多東西依然和我們很貼近,這是一個富礦,有很多東西可挖掘。

就當下如何具體弘揚傳統文化,王蒙先生的觀點是:弘揚,不僅僅是溫故知新,還要使我們的文化能有更多創造性的發展和轉變,我們也要看到,中華傳統文化長久以來面對現代世界,尤其是面對歐美的強勢文化和強勢的科學技術,它有時候做不出自己應有的回應。所以他覺得弘揚的關鍵在於中國傳統文化是關注世道人心的文化,重點還是在我們心靈塑造上接受傳統文化裡美好的、美德的東西,而不僅是流於表面的形式。我們應該認真研究司馬遷和《史記》作品裡所謂中國精神、中國人的價值觀、中國人的思想方法。

3月31日,一群身著漢服的學子手持竹簡,吟誦經典篇目《論語十則》。當日,丁酉年祭祀史聖司馬遷大典暨中國韓城旅遊文化周的重要活動之一——“師道尊嚴”大講堂在古城景區文廟明倫堂開講。學生向老師敬茶、鞠躬、吟誦《論語十則》,再現千年前尊師重教的恢弘場景。

本報記者 吳亞鋒 攝

張大可先生是重慶市人,生於動盪時期,後求學于北京大學,曾任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系教授,現任中國史記研究會會長。他大半輩子從事《史記》研究工作,著有《史記研究》、《史記全本新注》、《史記文獻研究》、《史記精言妙語》、《史記論贊輯釋》、《司馬遷評傳》及《張良蕭何韓信評傳》等多部作品。去年9月,先生與好友李永明共同為司馬遷撰寫了《史聖頌》,刻有《史聖頌》的石碑現屹立於司馬遷祠廣場,碑文無一字無來歷,無一字無根據,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 張大可先生說,司馬遷應與孔子並稱聖人,即“東聖孔子西聖司馬遷”,並通過史料證明司馬遷生於西元前145年,而不是西元前135年,韓城人應全民聲音一致,共同守護我們的先賢。

張大可先生多次來韓,早在1985年,全國首次司馬遷學術會議在韓城舉辦時,張大可先生作為研究《史記》的文化學者受邀,便與韓城結下不解之緣。他飽含深情地說,走遍全中國,韓城這塊風水寶地獨一無二。司馬遷自述“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龍門是中國山川的代表,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而黃河最寬與最窄的地方都在韓城。子夏教衍西河的故事又發生在這片土地,儒家文化在這裡生根、結果。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山水、這樣的文化積澱,才能孕育出司馬遷這樣傑出的人物。此外,歷史上眾多著名戰役和歷史故事都發生在韓城,如韓原之戰、少梁之戰……古代,韓信從韓城東渡黃河,擊破了山西南部魏王叛軍,為西漢打下半壁江山。抗戰時期,八路軍東渡黃河東征,抗擊侵華日軍。可以說,韓城發展旅遊有著得天獨厚的人文和自然資源,但其中,最重要當屬《史記》這部巨著,韓城要圍繞《史記》做文章。

司馬遷撰寫《史記》是將他所看到的、瞭解到的、理解的一切歷史進行濃縮。而韓城人今天要做的,就是要將古今中外的文化,濃縮到韓城這一塊風水寶地。他說,如果把中華五千年文明比作一棵參天大樹,《史記》就是這棵樹的樹根,要在韓原大地上把《史記》的內容再現,這必將是獨一無二的。陝西是“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起點,這也可以延伸到韓城。他建議,結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將韓城打造成新絲綢之路的新起點,因為沒有司馬遷就沒有《大宛列傳》,後人也無從得知張騫,更不會有“一帶一路”的概念。司馬遷的一個偉大創造,就是將張騫出使西域稱之為鑿空。空,同孔。鑿空即鑿孔,這是形象化的說法,意思是說張騫出使西域使雙方都互相有了瞭解,締結了一條東西文化的陸上通道——絲綢之路,開闢了中原與西域的交通要道,標誌著中西交流史上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對後來東西方文明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愚公移山把山搬走,是人們的美好希望和想像,現實中搬走大山是不可能,但是打一個山洞是可能的,而司馬遷對張騫的形容正是驗證了這一可能,由此可見司馬遷的偉大。司馬遷對張騫出使西域的行為使用“鑿空”二字,還有深刻的政治意義,當時阻擋大漢帝國發展成為強大的封建軍事強國的障礙,就是一座大山,張騫出使西域打穿了這座大山。正如我們今天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這是當代中國發展新一輪的鑿空,要打穿阻擋發展的大山。

要依靠《史記》來建設韓城,把《史記》建設成一個歷史符號,一張強有力的名片。張大可先生建議,將國家文史公園冠上司馬遷的名號,建成舉世無雙的公園,在園內建造司馬遷家族群像,歷史上司馬家族出了歷史學家、經濟學家、軍事學家等了不起的人物。此外,將司馬遷宣傳出去,因為他本人就是一個傳奇,他是中國第一位人文旅行家,憑一己之力,書寫了中華民族一半的歷史,其功績,郭沫若“功業追尼父”的形容是非常準確的。總之,司馬遷與《史記》,可以讓韓城走得更遠,以此為契機將韓城建設成為中國文化之都、旅遊之都。

讓孩子們走上傳承《史記》之路

——訪中國臺灣著名文化學者李偉泰

本報記者 范離

“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坐在千年古柏環繞的文廟,悠悠古箏,典雅清新;琅琅書聲,聲聲悅耳。

3月31日下午,暖暖春陽灑滿司馬故里。在古城文廟明倫堂,一場再現千年前尊師重教恢弘場景的文化講堂正在舉行。

我市200余名師生代表,身著漢服,手持竹簡,席地而坐,聆聽教誨。隨著臺上老師的講述,大家時而聚神凝思,時而微微一笑,時而報以掌聲,所有人渴求知識的眼神都彙聚到了臺上講課老師的身上。

這位老師就是中國臺灣著名文化學者、《史記》研究專家、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李偉泰。從事《史記》研究三十餘年的李偉泰,目前已出版了《〈史記〉敘事何以始于黃帝諸說述評》、《〈史記·循吏列傳〉的批判藝術》、《論劉、項勝負的根本原因》、《司馬遷對蕭何的褒揚與貶抑》等十餘本與《史記》相關的著作。

開講前,伴著悠悠國樂,教師代表向李偉泰教授敬茶,隨後,身著漢服的學子們,手托茶杯,俯身給老師敬茶,整齊劃一地集體作揖,生動再現了古時學子向老師行禮問安的情景,現場充滿了尊師重道的儀式感。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個個儒雅學子手持竹簡,精彩演繹古時課堂,吟誦著經典篇目《論語十則》,琅琅書聲讓這座有600餘年歷史的文廟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課堂上,李偉泰以《史記》中的經典人物項羽、劉邦、信陵君等為案例,用獨特的視角,生動的故事情節,闡釋為人處世之道,感悟《史記》文化的厚重與魅力。他希望,孩子們能夠多讀一些經典作品,在閱讀中吸收傳統文化豐富的養分。

講座結束後,李偉泰接受了本報的獨家專訪。李偉泰說:“我覺得祭祀大典是宣傳司馬遷及《史記》的一大盛事,韓城應該要堅持舉辦,而且爭取將規模擴大。司馬遷作為中國史學之父,他的成就是世界性的。《史記》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經典著作。通過祭祀活動宣傳司馬遷和《史記》,可以讓國人乃至世界瞭解司馬遷和《史記》的崇高歷史地位,推動司馬遷和《史記》研究走向世界。

李偉泰說,他本人非常崇拜司馬遷,喜愛《史記》,他用畢生精力來研究《史記》。“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史學巨匠司馬遷是具有超前卓識的人物,他具有一種強烈的歷史使命感。那時秦王朝雖然政治上一統天下,為文化的綜合奠定了基礎,但真正綜合的任務卻落到了漢朝人的肩上。‘自獲麟以來,四百有餘歲,而諸侯相兼,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余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餘甚懼焉,汝其念哉!’司馬遷承父志,自覺擔當起了完成《史記》的重任,實現了中國文化的首次歷史性的大綜合。同時司馬遷的精神令人震撼,在遭受奇恥大辱後,他仍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史記》。其中記錄的眾多堅韌不拔、戰勝挫折的歷史人物,給《史記》增添了悲壯色彩和生命力量。千載之後,仍讓人激動不已。”李偉泰激動地說:“《史記》一書,上起黃帝,下迄漢武,是對中華民族三千年歷史文化的全面總結,其氣魄之宏偉,識力之超人,態度之嚴謹,罕有其匹,奠定了傳統史學的基業。司馬遷把中華民族的歷史追溯到了黃帝時代,樹立了黃帝是中華民族祖先的旗幟,從此,中華民族有了自己的完整譜系。”

當記者問到李偉泰,韓城應該如何利用好司馬遷及《史記》這一文化品牌時,他思索良久,最後語重心長地說:“我們曾經有過一種尷尬——敦煌在中國,但敦煌學卻在國外。從這個意義上講,韓城作為司馬遷的故鄉,應該為保護、研究、宣傳司馬遷和《史記》負起更大的責任,作出更大的貢獻。首先應該將所有有關司馬遷的東西保護好,再談對司馬遷品牌進行更深更廣的開發利用問題。目前韓城把司馬遷、《史記》與旅遊業聯繫了起來,我覺得這個很好,有利於推廣和宣傳司馬遷,最好再拍一些製作精良的電視劇、電影以擴大影響力。”

李偉泰還說,要傳承司馬遷精神和《史記》,就必須從下一代抓起,“讓孩子們走上傳承《史記》之路,用發放《史記》故事讀本、舉行相關講座、開展互動活動等方式,吸引全體市民參與其中,力爭做到讓《史記》在韓城家喻戶曉,司馬故里50萬民眾人人愛《史記》,人人宣傳《史記》,這樣才能凸顯司馬故里的氣質,才能將司馬遷精神傳承下去。”

王蒙寄語韓城

認真研究司馬遷和《史記》裡的中國精神

王蒙,中國當代作家、學者,文化部原部長、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代表作《青春萬歲》《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活動變人形》《這邊風景》等。

此次祭祀司馬遷大典,王蒙老先生因故沒有來到韓城,但是他對韓城有寄語。寄語中,王蒙表達了他個人對司馬遷先賢的敬仰之情,他認為《史記》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遺產,既是文學作品,又是史學作品。他說,弘揚傳統文化目前在國內非常熱,這是因為經濟上發展非常快,再加上大家在精神上、文化生活上,需要更豐厚、更充實的精神資源,所以這時候,大家感覺到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有許多東西依然和我們很貼近,這是一個富礦,有很多東西可挖掘。

就當下如何具體弘揚傳統文化,王蒙先生的觀點是:弘揚,不僅僅是溫故知新,還要使我們的文化能有更多創造性的發展和轉變,我們也要看到,中華傳統文化長久以來面對現代世界,尤其是面對歐美的強勢文化和強勢的科學技術,它有時候做不出自己應有的回應。所以他覺得弘揚的關鍵在於中國傳統文化是關注世道人心的文化,重點還是在我們心靈塑造上接受傳統文化裡美好的、美德的東西,而不僅是流於表面的形式。我們應該認真研究司馬遷和《史記》作品裡所謂中國精神、中國人的價值觀、中國人的思想方法。

3月31日,一群身著漢服的學子手持竹簡,吟誦經典篇目《論語十則》。當日,丁酉年祭祀史聖司馬遷大典暨中國韓城旅遊文化周的重要活動之一——“師道尊嚴”大講堂在古城景區文廟明倫堂開講。學生向老師敬茶、鞠躬、吟誦《論語十則》,再現千年前尊師重教的恢弘場景。

本報記者 吳亞鋒 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