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新時代 新征程|湖南團代表暢談法治 實現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用

當下中國的老百姓有一個很強烈的感覺, 就是社會環境越來越安全了, 而這份安全感與我們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密不可分。

十九大報告提出, 要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 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化、專業化水準。

記者特此採訪了幾位元湖南團代表, 請他們從自己的工作出發, 暢談社會治理中法治對人們的影響。

用“治”實現共建共用

毛雨時代表 (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黨委第一書記)

毛雨時

從共建共用到現在的共建共治共用, 增加了一個治, 這個治是相當重要的。 社會治理的格局要形成良好局面, 就要通過治來解決, 有治才有共用的局面, 而共建共治共用格局的形成, 關係到老百姓的安居樂業。

把共建共治共用真正落到實處, 要求黨委、政府, 社會、民眾一起參與, 形成共同管理的模式。 這需要政府拿出具體的規章制度, 使人們遵守。 譬如說, 現在對於黃賭毒, 對於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 政府要能夠對於屢教不改的進行嚴厲打擊, 通過打擊產生嚴管嚴控的效果。 目前農村在社會治理上比以前要好很多, 一是治安形勢好, 老百姓的法制觀念增強。 第二是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

大的矛盾也越來越少。 以前有一點矛盾就上報公安或者上報政府, 現在我們依託村民互動來解決矛盾, 由社會上德高望重的老人參與, 志願者參與, 促進這些矛盾得到更快解決。

當然, 要長期保持這種好的格局, 第一不能放鬆教育, 要經常對老百姓進行道德教育, 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 另一方面, 農村基層組織多在社區開展自治、法治、德治三結合的方式, 增加社會公眾的責任感, 才能夠長治久安。

把監督崗哨設到最前沿

梁金華代表 (懷化漵浦縣北斗鎮黨委書記)

梁金華

黨的十八大以來, 堅定不移推進從嚴治党, 向基層延伸, 向縱深發展, 建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作為一名鄉鎮幹部, 我有著切身的感受, 老百姓跟幹部之間的關係更密切了, 講話他們願意相信了, 我們組織幹事情, 他們願意跟著一起幹了。 所以我覺得, 通過全面從嚴治党, 老百姓確實叫好。 幹部也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輕鬆了, 所有的公務接待都是按標準來, 這對幹部本身是減負,

對單位也是減少支出。 我們只要想著去使勁幹活, 不用想著怎樣去打點關係, 所以工作起來心平氣順, 老百姓也就更加滿意。

例如在懷化, 我們搞了互聯網監督, 讓監督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村村配起了紀檢員, 把監督崗哨設到了最前沿。 我們還給他們定責, 怎麼監督, 如何監督, 並且給予待遇保障, 效果非常好。

制定扶持老齡產業法律法規

劉莉代表 (益陽南縣福利院護理組組長)

劉莉

目前基層的養老現狀,特別是農村五保戶老人、失獨老人、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比較突出,農村老人的空巢率基本達到百分之四十到五十,這群老人不僅需要資金上的説明,更需要精神上的撫慰。政府應儘快制定和完善扶持老齡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和優惠政策。

作為一名基層護理行業人員,我認為要讓老人的消費觀念與時俱進。老年人消費觀念更新與否,也關係到老齡產業是否能夠持續發展。要促進老年人消費觀念轉變,必須讓老年人意識到改善生活品質、提高生活水準、適度消費是必要的。不僅要擴大老齡產品和服務的宣傳範圍,更要加大宣傳力度,加強消費教育,使老年人敢於消費、善於消費、樂於消費。第一,加強基礎教育。提高老年人自身文化水準,如開辦老年大學等。第二,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我見過有的老人,他自己願意到機構養老,但因膝下子女多,互相推諉,老人願意去,孩子不願送,誰來支付這些錢,這些錢誰多出誰少出?因此,要讓老年人明確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的權利與義務,增強維權意識,保障老年人在消費過程中自身權益不受侵犯。第三,通過多種形式,向老年人普及消費知識,幫助老年人科學消費。

真正做到老有所養,讓尊老敬老的孝老文化傳承下去,要從娃娃抓起,要讓傳統文化深入到每個人的心中。

聯合執法懲治車窗拋物

鄧偉代表 (岳陽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局城南管理所清掃保潔管理所職工)

鄧偉

車窗拋物是駕駛員和乘車人員從車內向外亂扔雜物的不文明行為。這種行為不僅造成環境污染,影響市容市貌,對環衛工人來說也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嚴重的還會導致人身傷害。我們時常注意到,因為駕乘人員車窗拋物,環衛工人到馬路中間清理垃圾時,被車輛撞到、刮傷。還有在環衛工人清掃馬路時,駕駛員搖下窗戶往外吐痰、扔煙頭到環衛工人身上的。

對於這種情況,希望交警部門和運管部門能聯合執法,對車窗拋物行為,參照闖紅燈、車輛壓斑馬線等違規行為給予處罰,逐漸杜絕這種行為,形成人們的一種自覺。環衛工人屬於比較弱勢的群體。近幾年隨著人們慢慢開始關注環衛工人,社會上出現的送溫暖活動也越來越多,例如高溫天送水送清涼,冬季送暖手爐送午餐等等。在感謝大家關注環衛工群體的同時,我也希望能加強普法,因為環衛工人的受教育水準普遍比較低,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淡薄,通過加強普法,讓環衛工人遇到問題懂得維權,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享受法律帶給每一個老百姓的公平正義。

文│《金鷹報》記者 郭薇燦

劉莉

目前基層的養老現狀,特別是農村五保戶老人、失獨老人、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比較突出,農村老人的空巢率基本達到百分之四十到五十,這群老人不僅需要資金上的説明,更需要精神上的撫慰。政府應儘快制定和完善扶持老齡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和優惠政策。

作為一名基層護理行業人員,我認為要讓老人的消費觀念與時俱進。老年人消費觀念更新與否,也關係到老齡產業是否能夠持續發展。要促進老年人消費觀念轉變,必須讓老年人意識到改善生活品質、提高生活水準、適度消費是必要的。不僅要擴大老齡產品和服務的宣傳範圍,更要加大宣傳力度,加強消費教育,使老年人敢於消費、善於消費、樂於消費。第一,加強基礎教育。提高老年人自身文化水準,如開辦老年大學等。第二,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我見過有的老人,他自己願意到機構養老,但因膝下子女多,互相推諉,老人願意去,孩子不願送,誰來支付這些錢,這些錢誰多出誰少出?因此,要讓老年人明確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的權利與義務,增強維權意識,保障老年人在消費過程中自身權益不受侵犯。第三,通過多種形式,向老年人普及消費知識,幫助老年人科學消費。

真正做到老有所養,讓尊老敬老的孝老文化傳承下去,要從娃娃抓起,要讓傳統文化深入到每個人的心中。

聯合執法懲治車窗拋物

鄧偉代表 (岳陽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局城南管理所清掃保潔管理所職工)

鄧偉

車窗拋物是駕駛員和乘車人員從車內向外亂扔雜物的不文明行為。這種行為不僅造成環境污染,影響市容市貌,對環衛工人來說也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嚴重的還會導致人身傷害。我們時常注意到,因為駕乘人員車窗拋物,環衛工人到馬路中間清理垃圾時,被車輛撞到、刮傷。還有在環衛工人清掃馬路時,駕駛員搖下窗戶往外吐痰、扔煙頭到環衛工人身上的。

對於這種情況,希望交警部門和運管部門能聯合執法,對車窗拋物行為,參照闖紅燈、車輛壓斑馬線等違規行為給予處罰,逐漸杜絕這種行為,形成人們的一種自覺。環衛工人屬於比較弱勢的群體。近幾年隨著人們慢慢開始關注環衛工人,社會上出現的送溫暖活動也越來越多,例如高溫天送水送清涼,冬季送暖手爐送午餐等等。在感謝大家關注環衛工群體的同時,我也希望能加強普法,因為環衛工人的受教育水準普遍比較低,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淡薄,通過加強普法,讓環衛工人遇到問題懂得維權,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享受法律帶給每一個老百姓的公平正義。

文│《金鷹報》記者 郭薇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