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兩項肝病方面的最新研究被AASLD大會收錄

中西醫結合中心王憲波教授(中)團隊

2017/10/20

美國肝病協會年會

北京地壇醫院中西醫結合中心王憲波教授團隊的兩項研究, 被AASLD接收在大會上交流,

展示了團隊在慢乙肝肝硬化急性失代償和肝癌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第六十八屆美國肝病協會年會(AASLD)10月20日在華盛頓舉行了, 今年的會議上有2268項研究成果進行了交流, 10000多名國內外醫生參會。 在這個全球三大頂級肝臟病學學術會議(另外兩個為亞太肝臟研究學會年會和歐洲肝臟研究學會年會)上, 中國學者研究成果豐碩, 有近200項研究入選大會交流。

近年來, 王憲波教授團隊致力於慢加急性肝衰竭和肝癌領域方面的研究。 “首次發現RAB27B是診斷和評價肝癌預後的血清標誌物”、"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有了東方模型"……在前不久第二十六屆亞太肝病學會(APASL)年會上, 該團隊的5項研究成果被大會收錄。

建立國際首個慢乙肝肝硬化急性失代償

個體化預後評價模型

肝硬化急性失代償是指在肝硬化基礎上出現嚴重的一個或多個併發症急性進展, 是肝硬化患者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最近, 歐洲CANONIC研究團隊提出一個新的急性失代償預後模型——CLIF-C ADs , 該模型較MELD, MELD-Na和CTP等傳統模型, 具有更好的準確性, 得到了西方肝病領域的廣泛認可。 但是, CLIF-C ADs 模型的建立主要基於酒精性肝病或丙肝人群。 當前, 國際上尚沒有關於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急性失代償預後模型的研究報導。 因此, 構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急性失代償死亡風險預測模型對於我國及亞太地區的慢乙肝肝硬化人群具有重要的意義。

王憲波教授團隊通過大樣本研究, 建立了能夠個體化評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急性失代償預後的列線圖模型,

同時與上海交通大學仁濟醫院李海教授團隊合作, 對該模型進行了驗證, 總樣本數達1119例。 結果表明, 該研究建立的個體化列線圖模型能夠方便、有效的預測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急性失代償患者的短期預後, 有利於早期識別患者病情和治療策略的選擇, 通過積極進行干預以改善愈後, 其準確性和臨床應用價值均優於CLIF-C ADs。

摘要標題:

Development and External Validation of Prognostic Nomogram for Acute Decompensation of ChronicHepatitis B Cirrhosis.(摘要編號:1929)

中西醫結合中心高方媛參會, 展示了團隊在慢乙肝肝硬化急性失代償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

發現肝癌治療潛在靶點

核受體共刺激因數5 (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5, NC0A5)是一種由579個氨基酸組成的廣泛表達的核受體輔助調節因數。 既往研究已表明, 肝癌組織中NCOA5表達異常與其惡性進展密切相關, 且有門脈癌栓組和發生復發轉移的患者癌組織中的表達量顯著降低。 NCOA5基因缺陷會併發糖耐量減退及原發性肝癌, 可導致小鼠肝癌和糖尿病的發生, 但其機制及作用通路尚未闡明。

為進一步研究其在肝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機制,

王憲波教授團隊建立了DEN誘導大鼠肝癌模型, 並檢測了相關蛋白的表達, 發現癌組織中NCOA5蛋白顯著低表達, 同時IL6、KI67表達升高。 細胞實驗也對其作用機制及作用通路進行了初步探討。 研究發現, 在肝癌細胞中, NCOA5低表達可以活化IL6進而啟動STAT3通路, 進而抑制肝癌細胞凋亡。

團隊旨在探索肝癌發展中的分子生物學機制, 闡明NCOA5是肝癌進展中潛在的治療靶點, 它的表達降低增加了肝癌發生的易感性, 為臨床上治療及判斷患者預後提供作用靶點和理論支援。

摘要標題: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5 promotes HCCcell apoptosis by targeting IL6/STAT3 pathway. 摘要編號:(753)

中西醫結合中心楊雪參會,展示了團隊在肝癌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北京地壇醫院

請掃上方二維碼,關注“北京地壇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可瞭解醫院資訊、醫療服務內容、健康科普知識、醫院文化等。

中西醫結合中心楊雪參會,展示了團隊在肝癌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北京地壇醫院

請掃上方二維碼,關注“北京地壇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可瞭解醫院資訊、醫療服務內容、健康科普知識、醫院文化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