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滴滴已贏得司機與乘客,美團在網約車市場難有機會

日前, 有消息說, 美團敲定了一筆30億美元的融資, 今後的對手並不再是餓了麼, 而是要指向滴滴, 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而據媒體報導, 美團將組成反滴滴聯盟, 對抗滴滴。 這些報導, 在我看來, 有些捕風捉影。

我們不妨問一個問題, 美團真能在網約車市場能殺出一條血路嗎?竊以為, 可能性不大。 網約車是一個燒錢的行業, 滴滴能有今天的局面, 也是燒錢燒出來的, 美團、首汽、曹操、滴答等, 誰燒得起這個錢?即便真能聯手, 也錯過了與滴滴掰腕的時機。

滴滴與快的合併

滴滴、快的兩家巨頭為了對抗, 搶奪司機, 搶奪用戶, 曾瘋狂燒錢, 司機賺得樂呵呵, 乘客笑得樂呵呵, 打一次車僅需幾元錢。 但是, 這種模式是不健康的, 是難以為繼的, 於是才有了後面的滴滴與快的合併, 才有了後面的收購優步中國, 否則, 三家公司就會在燒錢大戰把自己給燒了。

三家公司實現大一統後,

喧囂的網約車市場, 終於得以回歸本質。 儘管有司機抱怨收入減少, 儘管有乘客抱怨打車難、價格高, 但是, 這原本才是網約車應有形態, 網約車司機月入一兩萬元, 乘客打車幾乎不花錢, 那才不正常。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既想服務好, 又想資費便宜, 這種理想狀態都是人類的貪欲所致。 我以為, 之所以網約車存在一些抱怨, 主要是司機與乘客受不了前後落差。

滴滴高管柳青與程維

客觀地說, 滴滴的出現, 還是很大程度改變了人們的出行難題。 今天, 即便在小城市, 也能通過滴滴打車, 雖然價格不便宜, 但總體上比打的士稍微低一下。 更為關鍵的是, 的士行業較為淩亂, 缺乏有效的管理, 宰客現象司空見慣(主要指中小城市), 車內環境差, 乘客投訴無門。 滴滴的出現, 讓人們出行更方便, 也更放心, 以合理的價格, 享受到便捷舒適的服務。

今天, 網約車市場的格局已經定型, 滴滴一家獨大, 其他的靠輸血, 只能在部分城市打遊擊戰, 與滴滴的大兵團作戰, 不具可比性。

美團、首汽、曹操、滴答等要想反戈一擊, 不是那麼簡單的, 意味著得有大量的錢去燒, 這個錢, 目前的幾家企業都燒不起。 更何況, 因為滴滴的存在, 其他網約車似乎難有投資價值。

柳青與蘋果CEO庫克

另外, 滴滴背靠阿裡巴巴與騰訊, 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

這兩家互聯網公司對滴滴的導流明顯。 目前, 滴滴的估值已超過500億美元, 手中握有大量的現金, 美團即便跟其他網約車結盟, 也難以威脅滴滴。 滴滴的積累已經完成, 美團等後起者要想挑戰滴滴的地位, 可能燒了錢不一定有效果。 要知道, 在今日之局面下, 燒錢不是一時興起, 而是一場持久戰, 反滴滴聯盟成員, 充其量是短跑選手, 跑不了馬拉松。

今年上半年, 美團在南京上線了打車業務, 並於7月在南京取得網約車運營資格證。 另外, 最近, 滴答拼車擴大業務範圍, 上線計程車服務, 在APP中可以呼叫計程車。 但是, 這種嘗試能否取得突破, 還不好說。 今年4月, 滴滴融資55億美元(F輪融資), 帳面上躺著大量的現金。 更何況, 滴滴經走過推廣期, 進入收穫期,沒有資金壓力,對抗其他幾家中小網約車,是輕而易舉之事。文/徐上峰

進入收穫期,沒有資金壓力,對抗其他幾家中小網約車,是輕而易舉之事。文/徐上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