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居住在雙流,就是這麼有都市感!

城市發展是一個地區現代化的重要標誌, 當前, 成都市雙流區以優化城市空間佈局為導向, 以強化城市功能為重點, 以建造生態宜居之城為載體, 著力推進城市現代化、環境生態化進程, 在提升城市品質、增強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市化進程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白加黑”升級改造 城市道路“表裡如一”

俗話說, 城市道路是一座城市的“面子”, 背街小巷卻是不容忽視的“裡子”, 為了做到“面子”“裡子”表裡如一, 當前, 雙流區正在對東升城區20條市政道路、40條社區自建道路進行“白加黑”升級改造, 切實改變城市容顏, 通過20多天的緊張施工, 東升城區20條市政道路陸續完成“白加黑”前期鋪設改造, 待整個工程完成後, 將大大提升我區主城區城市道路環境。

雙流區市政所所長臧雲鵬說:“道路“白加黑”是我們背街小巷治理的一個方面, 完成了道路“白加黑”工程以後以後, 整個路面看起來會更加的清爽, 道路標線也會重新施劃。 ”

新建改建公廁 28座公廁全面提檔升級

雙流區在提升城市環境方面, 除了對道路進行“白加黑”升級改造方面外, 新建改建公廁也是其中一項重點, 在迎春橋這座園林式公廁記者看到, 園林種植、文化牆等藝術元素巧妙引入, 對其進行了重新設計、改造升級, 呈現出來兩座美麗的“花房子”, 升級後的公廁極大改善了居民如廁環境, 同時美化了城市形象, 據悉, 目前我區已經對28座公廁進行了全面提檔升級, 營造了“人人參與公廁革命,

共建共用優美環境”的社會氛圍。

雙流區環衛所副所長鄧永姣說:“公廁革命開展以來, 區城管局對28座公廁進行了全面的提檔升級, 重點打造了迎龍家園、鳳翔湖、老雙九路和國奧村公廁, 在硬體配套方面更換了陳舊的設施設備,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鋪設了草坪,

然後硬化了道路, 總體目標就是要打造一個舒心於人的如廁環境, 給居民提供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

生活環境改變了越來越有都市感

無論是城市道路“白加黑”改造, 還是公廁新建改建, 都是雙流區城市環境提升的一個縮影, 在環境提升方面雙流區加快補齊城市品質短板, 從推進城市綠化景觀、進一步優化城市交通和保障城市安全運行等方面入手,強化規劃,優化城市功能佈局,有序推進城市改造開發,不斷促進城市服務提升。同時,在推進城市建設精品化精細化的道路上,以“精細、大氣、舒適”為目標,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築風格和城市風貌。

市民魏蜀秦說:“我就覺得現在的配套設施變好了, 環境衛生也好了,不像以前都是煙頭、白色垃圾, 然後讓我有了都市感,生活指數也提高了。”

生態環境已經成為一做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我區按照“合理佈局、突出重點、科學種植、講求成效”的思路,積極推進新城區主要道路、河道、公園廣場等綠化建設,做好沿街小巷綠化的提質增優,積極實現“一路一品,一街一景”,推進平面綠化、立體綠化,提升城市景觀美譽度,讓市民著實感受到了我區生態環境的巨變。

市民劉忠說:“道路暢通,居住條件好了,到處都是公園,綠化好了,越來越城市化的感覺了,農民都變成居民了。”

綠化有亮點,交通有提升,山水有靈動,居者有其屋,我區將進一步加快推進生態宜居之城建設,加快提升城市環境品質、人民生活品質、城市競爭力,全力助推我區建設成為和諧宜居、富有活力的現代新城。

從推進城市綠化景觀、進一步優化城市交通和保障城市安全運行等方面入手,強化規劃,優化城市功能佈局,有序推進城市改造開發,不斷促進城市服務提升。同時,在推進城市建設精品化精細化的道路上,以“精細、大氣、舒適”為目標,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築風格和城市風貌。

市民魏蜀秦說:“我就覺得現在的配套設施變好了, 環境衛生也好了,不像以前都是煙頭、白色垃圾, 然後讓我有了都市感,生活指數也提高了。”

生態環境已經成為一做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我區按照“合理佈局、突出重點、科學種植、講求成效”的思路,積極推進新城區主要道路、河道、公園廣場等綠化建設,做好沿街小巷綠化的提質增優,積極實現“一路一品,一街一景”,推進平面綠化、立體綠化,提升城市景觀美譽度,讓市民著實感受到了我區生態環境的巨變。

市民劉忠說:“道路暢通,居住條件好了,到處都是公園,綠化好了,越來越城市化的感覺了,農民都變成居民了。”

綠化有亮點,交通有提升,山水有靈動,居者有其屋,我區將進一步加快推進生態宜居之城建設,加快提升城市環境品質、人民生活品質、城市競爭力,全力助推我區建設成為和諧宜居、富有活力的現代新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