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世界的科技巨頭都在紮堆搞汽車

從工業革命開始, 世界的進步、經濟的發展背後的最大推手莫過於科技, 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推動著世界不停地加速向前發展。

而到了最近的幾十年, 這種新技術的名字叫“計算”, 一代又一代更小體積更高性能的晶片在摩爾定律的驅動下狂暴地推拽著世界往前走, 計算能力發展的速度非常驚人, 如果從1971年開始, 汽車也以與電腦晶片相同的速度發展, 那麼到2017年底最新型的汽車最高時速將達到每小時 8.54億英里左右, 這大約是光速的1.27倍, 如果繞地球轉圈, 其車頭會在啟動的瞬間撞上自己的車屁股。

反過來說, 如果跟電腦的發展速度相比, 汽車的發展可以說數十年以來沒有拿得出手的突破和革新。 龐大的汽車製造商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真皮的、精美的儀錶盤和看似更流線的車外形上, 而涉及到汽車革新進化的核心環節則基本沒變, 如,

驅動汽車前進的方式。

今天的汽車跟250年前世界上第一台汽車可能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差異, 更加舒適、奢華, 但其工作原理基本上是一樣的, 都是通過在燃料在氣缸內燃燒, 導致氣體膨脹, 產生巨大壓力推動活塞上下運動, 通過連杆把力傳給曲軸, 最終轉化為旋轉運動,

再通過變速器和傳動軸, 把動力傳遞到驅動車輪上, 從而推動汽車前進。 其工作原理基本上還是遵循1861年法國的德•羅夏提出了進氣、壓縮、作功、排氣等容燃燒的四衝程內燃機工作迴圈方式。 可以說, 汽車自發明以來, 其發展一直停滯不前。

但這個局面可能很快就會被打破。

隨著香農定理、摩爾定律逐漸走到盡頭, 當前IT基礎理論已經難以支撐傳統IT繼續快速發展, 原來馳騁在IT領域的一眾科技巨頭一方面在積極在無人區遊弋, 探索未來發展之路, 一方面積極拓展疆土, 紛紛把目光放在了汽車上。

最近幾年時間, 汽車領域前所未有地湧進了大量跨界過來的IT巨頭。 如——

穀歌早在七八年前就開始研製自動駕駛的無人車,

至今無人車隊已經安全行駛了幾百萬英里;

蘋果投入巨額資金推進名為Titan的自動駕駛汽車專案, 最近疑似蘋果自動駕駛測試汽車被曝光行駛在中央高速公路進行路測;

黑莓, 曾經的手機巨頭放棄手機業務後手持巨額資金挺進自動駕駛汽車領域, 希望能與蘋果的較量中扳回一城, 黑莓的自動駕駛汽車最近已開始上路測試。

華為, 設備商巨頭也在悄悄地進入無人駕駛汽車領域, 研發團隊多達數百人, 並已經開展了一系列重要的測試。

富士康, 不甘只吃蘋果的製造業巨頭, 將投入近100億人民幣設立汽車科技基金, 目標對準自動駕駛、人工智慧和電池開發等領域。

而國內互聯網三大霸主, 百度、阿裡、騰訊也分別聯合北汽、上汽和廣汽,

投入重磅資金, 力圖打造無人車。

這些科技巨頭, 再加上福特、通用、豐田等傳統的汽車巨頭, 以及特斯拉等後起之秀, 汽車這塊當前的戰略高地上雲集了數以百計的具有非常強技術實力的企業和數以萬億計的資金, 接下來, 汽車的發展肯定很快將迎來一個轉捩點。

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科技一步一步地推動人類社會一次又一次地變革,如果說過去科技是通過資本、通過市場去發揮作用,那今天及未來,科技的力量可能會更直接影響人類社會,所以我們看到過去控制這個世界的都是埃克森美孚、道達爾等能源巨頭和洛克菲勒、摩根等財團大鱷,而今天,控制這個世界的變成了蘋果、穀歌、微軟、亞馬遜、facebook、阿裡巴巴、騰訊等以科技為核心和主要價值的科技巨頭。

可能真的如馬雲所說的,人類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革。那就汽車領域而言,變革將在哪裡發生呢?當前有兩個比較清晰的方向,智慧化和新能源,在應用層面就是自動駕駛的無人汽車,無處不在的共用出行,快速充電的純電動汽車,這些都是是已知的、可預料的未來,但更具魅力的還是那些未知、可能與當前技術方向背道而馳的顛覆式未來。

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科技一步一步地推動人類社會一次又一次地變革,如果說過去科技是通過資本、通過市場去發揮作用,那今天及未來,科技的力量可能會更直接影響人類社會,所以我們看到過去控制這個世界的都是埃克森美孚、道達爾等能源巨頭和洛克菲勒、摩根等財團大鱷,而今天,控制這個世界的變成了蘋果、穀歌、微軟、亞馬遜、facebook、阿裡巴巴、騰訊等以科技為核心和主要價值的科技巨頭。

可能真的如馬雲所說的,人類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革。那就汽車領域而言,變革將在哪裡發生呢?當前有兩個比較清晰的方向,智慧化和新能源,在應用層面就是自動駕駛的無人汽車,無處不在的共用出行,快速充電的純電動汽車,這些都是是已知的、可預料的未來,但更具魅力的還是那些未知、可能與當前技術方向背道而馳的顛覆式未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