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省招考院:我們從未將本科高校劃分若干批次!

高考批次合併已經是大勢所趨, “三本批次”取消, 併入“二本批次”, 而上海、山東、海南以及浙江從今年開始都是本科大批次招生。 為了儘量減小批次合併帶來的影響, 不少省考院也出臺相關的解釋文案。 比如某省招考院:

在高招錄取時, 教育部從未將本科高校劃分若干批次。 之所以很多省份將本科階段招生劃分若干批次, 主要是從當時的錄取條件和資訊化發展程度考慮, 為方便錄取與操作劃定的批次。 久而久之, 形成了一種習慣。

“志願”的真實意義是反映考生的“志向和意願”, 考生應根據自身情況, 選擇與自己相適應的院校和專業, 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 才是填報志願的最主要目的。

這樣類似的解釋, 在多個省招考院的文檔中出現過。 其實, 省考院確講的是實話——教育部也未劃分過一本二本院校。 比如“XX大學”在A省是一本批次生源, 而在B省是二本批次生源,

這樣的情況也是存在的。

但在高考改革之際, 本科批次的合併對於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 個人認為不能用“從未劃分”這樣的字眼來跟大家解釋。

2017年全國各省市高招批次合併如下圖, “紅色字體”表示今年新增省份。

個人認為, 本科批次的合併有如下幾方面原因:

目前的問題

一、目前高等教育已經較為普及, 不少省市入學率一超過五成。

二、目前平行志願存在明顯的缺陷, 對於院校以“投檔線”一刀切, 而不是看“學科水準”。

三、院校平行志願, 以“學校”為單位, 每學校可填報6個專業, 但不能確保被自己適合的專業錄取。

合併的意義

而批次合併之後, 以浙江、上海為例, 已經開始了“學校+專業”為單位的志願組錄取, 可以保證學生填報自己適合的專業,

而不會被“專業調劑”。 對於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來講是非常有利的。

同時, 批次合併後, 將有效的促使院校更加注重自身“學科建設”, 結合“雙一流”工程, 讓那些不是985、211的院校也可以有自己的優勢學科, 獲取相應的科研經費。

這樣解釋, 是否能夠更加讓大家接受呢?

同時, 在高招改革的過程中, 希望省招院發佈更多的資料, 學校也可以提供規劃的升學指導。 讓廣大家長、考生真正收益!

志願填報視頻

案例講解 院校錄取規則

專業錄取規則

大學專業選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