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浮光掠影地溫柔---念念真情之臺灣(1)

第1天 2014-11-09

那是我第一次嚮往那片海域, 那個城市。 藍色邊際, 濃郁且真誠的人情味, 縈繞在空氣中。 樸實而可愛的當地人, 囉嗦卻像朋友一樣為你引趨導航。 生怕夜晚的溫度會驟降, 將自身的衣服為你披上。 白淨而有禮貌的男生, 笑容間也滿是薄荷葉般的香味。 仿佛春風吹的自然, 臉頰都能透出喜歡來。 溫頓且不多話的巴士司機, 居然以下班為由, 讓你白白坐了22站的車, 而不收你一分錢。 同樣是帶著軟軟臺灣音的的士司機, 因為不小心饒了遠路, 而拒收多出來的路費。 就連市集上偶然擦身遇到的賣主們,

也是笑容可掬的, 忙不迭的一直說, 謝謝你。 有人說, 你好勇敢, 居然敢一人獨身前往。 我不勇敢, 也不果斷, 用在迷路上的時間往往占每一天的大部分。 每天都在找路, 與不斷的坐錯車與反方向的無奈中。 我多麼不靠譜, 連我自己都深信不疑。 只是那恰如午後三點陽光下的地方, 暖暖的充滿著各種溫情的故事。 猶如走過那道藍色大門, 是純淨的旅行禮物。 澄明無比。

因為定了接機服務, 卻遲遲不見有人來迎接, 無奈打了電話後, 不久工作人員便像小雞啄米一樣的忙著道歉。 害得我也不好意思起來, 也是忙不迭的小雞啄米式的說沒關係。 沒有絲毫商業氣息的服務下, 我被妥妥的送到了住處。 ---【你好, 臺北】青旅社。 到達的11樓, 是一個敞開式的大廳,

前臺的人總是元氣十足的跟你微笑示好。 還會在下一秒時, 變換著語言進行交談。 廳內坐著各式人種, 或休息或看書, 就是看不到玩轉手機。

被通知說, 下午四點才能正式拿到鑰匙後, 便匆匆寄存了行李。 踏上了西門町之行。

【被雨困住的城市】---你好, 臺北--西門町 一出捷運站, 看到人潮湧動後, 第一感覺居然是餓的前心貼後背。 想來被舔舐乾淨的飛機餐到哪裡去了也是一個疑問。

單人行最明顯的特徵就是, 對錢毫無概念。 轉身走進一家日料店, 便大快朵頤起來。 待到付帳時, 才是兩行清淚。

等到酒足飯飽後, 才有精力打量起這傳說中的潮人聚集地, 只是在我看來就像明珠小百貨的地方。 開了快門, 便再也停不下來,

這一刻我又忘記手中是膠片, 拿來當數碼耍。 至於為什麼我會差不多逛完整個西門町, 原因只是我想找一杯奶茶喝。 我想臺灣之于我的意義, 除了那些文縐縐的理由外, 便是我想奶茶喝到吐。

居然遇到曼青在打鼓, 以前可是只在網上聽聞過她的名字。

這種叫楊桃汁的飲料, 居然就是小時候的味道。

有我最愛的全家便利店。

據說有72種口味的奇葩霜淇淋

PS:【西門町之奇葩冰淇淋】 這是一家位處西門町的極簡陋的冰淇淋店, 簡單的就像普通的夜宵攤一樣。 店主很隨意或臥或躺都可隨意。 之所以說他的冰淇淋奇葩, 是因為店裡有72種口味。 基本你能想到的他都能給你做成冰淇淋口味。 最奇特的是在菜單上看到豬腳冰淇淋。

有人忍不住問店主, 怎麼可以去除冰淇淋的口味, 而滿口餘留食材的味道。 店主頗為自豪的說, 這就叫作真才實料!

肉鬆味真的很好吃。

滿足的吃到一半時。 卻突遇一個美國“TRAVEL TV”的電視臺採訪。 店主力邀我上鏡, 被我惶恐的以臉大果斷拒絕了。 轉身後, 店主流利的英語讓我詫異之餘又十分欽佩。 這些看似其貌不揚的店, 才是臺灣本土十分寶貴的特色啊。

轉到西門紅樓時, 便遇上了一個週末集市。 東西小巧且頗為精緻, 最重要的是, 賣主們笑容可掬, 絲毫沒有商業架子的氣勢。 感覺隻身在手創園裡接受著各個陌生人忙不迭的說, 謝謝你。 購物欲便熊熊地蠢蠢欲動。

進了宿舍, 便認識了此次行程的第一位友人。 想知道我們關係好到什麼程度嗎,

原來我一直忘了問, 她叫什麼名字。 一見面, 她就噓寒問暖的說, 你餓嗎。 我琢磨著, 是到底餓呢還是不餓呢。 便被她拖著走向了夜市。 頗為豪爽的兩人還打了個的。 一路聽的士師傅嘮嗑。 “你看HO~這條夜市這麼短, 這個燈到那個燈就沒啦, 啊~你們要去那個最大的HO~在西門町旁的夜市HO~” 我睜著朦朧的星眼, 秉著什麼都想吃, 可是什麼都只能吃一點點的狀態。 十分努力的走完了這條不幸被言中的極短無比的夜市。

匆忙趕回去忙著就想睡覺時, 卻不幸走錯了路, 原本只要半小時的路, 卻活活的擠出了一個半小時來。 原來不幸的跟我同行的且不問稱呼的這位, 也是個十足的路癡。 累癱在床上之前, 我一直在尋思一個問題。 第一天,有必要這麼拼嗎。

第2天 2014-11-10

【永康街的好就是因為她剛剛好】 因為不知道有週一公休這樣的事,所以帶著昨日拼死做活的兩條大酸腿便踏上了永康街的行程。 按照的士大叔的說法,永康街這樣的地方都是被你們大陸人吹捧出來的。 我不該做何感想,因為我本身就是一枚作死的偽文藝青年。 不到永康街去拍照,真是對不起我的膠捲君。

一下捷運,便是乾淨且空蕩的可以的街道。 人們三三兩兩,慢悠悠的在路上閑晃。 就連做早餐的阿嫲也是推個小車,不急不緩的在那裡生爐點灶。 一看時間已是近九點,心想臺灣人民真是坦的可以,著實羡慕。 永康街其實並不大,雖然有婀娜崎嶇的幾條不一樣的小道,但是就是不會迷路。 就連我這樣半小時能走出一小時的路癡,也能轉轉彎彎,順利的抵達目的地。

只是週一公休的無奈,很多看似清新的小店,也緊緊關著大門。頗讓人遺憾。 走到不遠處,眼前一亮的便是一家50嵐的奶茶店,走過去一問,便被告知,永康街是越夜越美,越熱鬧。 想來我是來錯了時間。 走累了,便坐在未開業的一家日式拉麵店前, 不要臉的讓一同前行,並且馬上就要分開的不知名的友人趕快給我留個紀念。

天氣依然陰沉,偶然吹過的大風,也讓人冷冷的裹緊上衣。 ​ 對面是一家幼稚園,軟綿綿的孩子在那裡嬉笑玩耍。 街兩旁的樹木聞起來很溫和。 一切都剛剛好,似乎也在拍拍我的肩說。 “該起來,繼續上路了。”

PS:【永康街一起去喫飯】 這是那位元同行友人執意根據著攻略上的推薦去吃的台菜。 如果換了我,肯定是一晚熱騰騰的永康拉麵就解決了。 諾大的招牌,在你來來回回永康路時,便足以見到。

前臺點完看著順眼的菜,才大包小包的落了座。 不時的有本地人進進出出的小店,也分外熱鬧。 小店雖小,卻尤為乾淨且整潔。 上菜的速度尤為快,只是我一向記店名卻記不住菜名。 只知道這入口的菜,也是分外的新鮮且清香可口,且不油膩。 只是稍稍略淡的口味,一向喜歡重口的我略感遺憾。

【朦朧的海岸線--來到幾乎被日本人包圍的九份。】 又是地鐵,又是巴士的趕路,GOOGLE地圖也是臣功身退了一次。 雖然中途又不禁反方向的走了不少的一段路。 總之在中午時分還是趕上了去往九份的巴士。 天氣十分神奇的竟然露出了些許微晴的跡象。 現在想來這是這八天裡唯一一次所謂的晴天,儘管持續時間只有幾小時。 巴士很空蕩,以至於旁邊兩對日本人各自興奮的聊了兩小時之久。 一下車,一股寒意襲來,心想著這山城的寒意居然有些刺骨。 習慣了臺北的空蕩與舒緩,九份卻是意外的人聲鼎沸。 且說的不是日語便是韓語。 心想著,著實是日韓團的必經之地。

沿著山城的路,找今日棲息的民宿。卻也是擠擠嚷嚷的擦著身子前往。 街兩旁是各色各樣的食物與紀念品。 新鮮的或是陳舊的,只是這稍多的人群,也無意留下來拍照紀念。 找到留宿的“李老師”家,卻是在一個人煙頗為稀少的更高的山上。 氣喘吁吁不停地進了屋之後,卻在大廳被驚豔到了。 窗外是一片雖略顯朦朧的海岸線,但是開闊的視野也讓人足以有個好心情。 李老師熱情的招呼著說,很冷吧,先喝杯下午茶,暖暖身。 這是一間很普通的民宿,但是乾乾淨淨卻實有小時候奶奶家的感覺。 兩邊的書架上擺滿了各式書籍,不少還是大陸根本看不到的書。

李老師原本是教師,膝下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前幾天剛出嫁。 按李老師的話講,“以前都不敢催婚,現在 終於嫁出去了,好開心好開心,鼓掌鼓掌。” 原來天下所有父母都是一樣的。 被問及下午要幹什麼時,我翻出一張蒼井優轉身照片,指明只想去這裡。 誰知這竟然拉開了李老師的話閘,並且十分熱心的一定要給我設定一個不一樣的九份遊玩路線。

因為有【千與千尋】的原型【阿妹茶樓】的存在,所以九份常年便是日本人來臺灣的必經之地。 雖然之後,宮崎駿先生也澄清過,原型並不在九份,可是九份就是這樣莫名的在日韓間紅了起來。

儘管是崎嶇的山城之路,但是卻也是要各個穿街走巷之間來回遊動才算真正到過九份。 經過阿妹紅樓,底下便是喜愛的蒼井優照片拍攝地,只是無奈身邊無人在,手機圖元又是霧濛濛的一片。 著實無奈下,便去到觀景台那邊放空發呆。

此時那邊正端坐一位舉著手機同樣發呆的從日本來的小鮮肉,興許一個人的旅程實在無聊。 我憑著自己還未曾忘卻的日語,大大咧咧很不靠譜的結交到了此行的另一位異國朋友--きた君。 於是再一次非常不要臉的向這位異國友人說明了我十分喜愛蒼井優這件事,而目的只是想讓他幫忙拍張照片而已。 異國友人十分聽話的陪著我一直在那座階梯下等著希望人群可以略顯空閒,可以讓我有空位上前拍照。 只是這身邊來來往往不間斷的旅行團,也是讓人著實頭痛。 但凡日本團導遊肯定只會重複兩句話,拍照肯定是在下面往上拍,而各位的旁邊便是臺北最古老的戲院。

終於輪到我上場時,也因為實屬太緊張,好久不見得拍照面癱毛病不小心又犯了。 於是這張照片也就淪為只能自我欣賞的一張獨照了。 當然,小北君還是給我留下了許多照片,大概像我這樣不太要臉的阿姨,他也是醉了吧。 他總說來張正面的吧,我只能無奈的說,阿姨正面實在不能看,還是側面或者沒有面吧。

PS:【去九份吃芋圓】 在我看來九份芋圓比千與千尋更讓我著迷。 都說吃了九份的芋圓,一回杭州什麼鮮于仙根本碰都不想碰。 當然這樣說著實有些誇張,那邊芋圓確實彈性十足,糯而可口。 但是也沒有誇張到一吃忘不了的程度。 只是這入了秋的山城,晚上來一碗暖呼呼的芋圓湯,確實能抵抗住瑟瑟發抖的寒冷。

九份有名的兩家芋圓店分別為:阿柑姨和賴阿婆 阿柑姨就在李老師家樓下,據說已經開了十幾年之久。 只是嘗遍這兩家的味道,我竟然分不出孰是孰非。 想必只要是芋圓,在我看來都是一樣的吧。

值得一提的還是這轉角處,卻不小心被我忘了叫什麼名字的滷味店。 臺灣人酷愛滷味,著實讓人沒有想到。 隨手入了一包滷味綜合包,居然吃到停不下來。 沒有想像中滷味的鹹與辣,鹵的剛剛好的味道,正合我意。 連著異國友人也連連稱讚。 只是這九份的店鋪關門實在太早,轉身要回去再購一袋時,卻已經關門大吉。

第3天 2014-11-11

【舒逸自人---金瓜石】 告別九份的那天,早餐時,凝望著遠處朦朧的海岸線。 忽然想起最早知道九份應是在陳綺貞的歌聲中。 那首彈著吉他緩緩而來的歌曲。 在此時卻十分的應景。

李老師也笑眯眯的坐在身後,翻閱著報紙。 有一瞬間,突然想就這麼發呆發一個整天。 什麼都不做,泡一杯濃郁醇厚的咖啡,就著一些自產的鳳梨酥。 聽著陳老師的歌,望著雖然是陰天且朦朧的九份海岸線。 看樓下阿柑姨的芋圓店,來來往往不絕的遊客。 忽停忽有的雨滴,斷斷續續的持續在上空。 忽然想起一句話: 晴天來九份看油畫,雨天則來看水墨畫。 也許真的如此。

在決定起身去瑞芳前,李老師說如果有時間你應該去福隆看看。 一天裡什麼都不做,租一輛自行車,沿著海岸線騎上一整天。 清新于耳的海風,簡直比墾丁還要漂亮。 餓了,可以吃一份福隆便當,只要60台幣。 在海邊發呆靜坐或是拍照,然後繼續騎車前行。 聽起來無比美妙的旅行計畫,我跟李老師預約在了下次。 也許,我不知道明天是否會遲到,只是我知道我一定會再來這裡,直到看膩這些細細點點的粗枝末節。

因為有直達車去金瓜石,所以先起身去那邊的黃金博物館看看。 據說那裡曾是日劇的起源地,但凡以前的日劇都會在那裡取景。 頗為人少的參觀地,伴著星星點點的雨滴,慢悠悠的踱來閑去,也是舒逸自人。

PS:【金瓜石的便當棒棒噠。】 金瓜石在以前是出了名的黃金產地,以至於那時很多人都會過來搶奪黃金。 所以這裡也是久負盛名的黃金礦工地,直到現在也是有很多的礦工博物館存在。 還有幸的參觀了一下價值2億的黃金究竟長什麼樣。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的門票並不昂貴,很多都是很便宜甚至免費。 所以有時間的話,真的可以都參觀一下。 說到便當,有名的則是福隆便當還有就是這金瓜石的礦工便當。 端上來的時候,萌萌的造型,真是忍俊不禁。

當然裡面的材料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說到味道可能當時只是餓了,所以覺得分外好吃。 只是這塊紅布與這個便當盒總的價格算下來居然比食材都要貴了。 都只圖一個新鮮嘛,所以自然也就吃的開心了。

瑞芳是一個小鎮,火車站對面則是一條更小的美食街。 街兩旁張貼著選舉者的各種資訊,聽聞正逢臺灣選舉時刻,所以到處可見的拉票資訊。 以及廣播聲。 進到站內,人們自覺的坐在一邊聊天嬉笑。 對面一個長得頗為不錯的男生則仔細的看著書。 午後突然放晴的天氣,敞亮的照著這頗有些舊的火車站。

從九份途經菁桐,十份,駛往平溪。 只要有充足的時間,大可在每站下車,然後再繼續上車駛去下一站。 路過十份時,跟堆下了車,是一個更為古老的月臺站。

月臺外是一座長長的吊橋。橋的兩側掛滿了許願的竹瓶。 抬頭是星星點點望不到邊的各式天燈。

到達平溪時,天色已漸暗,到處是遊客高呼的願望,與撒手放上去的天燈。 其樂融融的景象,一點都沒有買賣之間的商業味。 店主總是親切的說,妹妹,要不要放一盞天燈。

暗夜下,橘黃色的天燈飄飄忽忽,在天空織起一道越行越遠的風景線。 突然忘記了電影,忘記了旅行。 卻莫名的有些孤單了起來。

PS:【去臺灣記得吃雞排。】 因為距離末班車還有段時間,所以便逛起了平溪老街。 只是這裡跟九份一樣,差不多六點左右便大都關了門。 只剩零零星星的幾家殘存。

在一條不起眼的小巷裡,還發現了一個特別萌的郵筒。

而就在對面,人聲鼎沸的就是一家雞排店。 點了花枝丸,與椒鹽雞排。 便穩穩的落了座。 花枝丸異常的好吃,以至於後來回了臺北也一直在尋找花枝丸吃。 雞排外脆內酥嫩,配著芥末醬,特別可口的味道。 回到青旅後,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時。 卻被告知,臺北才是真正的雞排之家。 要吃好的雞排,還是回臺北吧。

第4天 2014-11-12

【台語電影發源地,宛如身處日劇時代---北投】 還是依舊雨聲不斷的清晨,還夾著略大的風。 街上的行人,眼見著越來越少,忽涼的天氣,總顯得有些蕭條。 進入便利店,選了一杯暖手飲料後,便踏上捷運。 聽聞自進入捷運後,就不許再吃東西後,就連水也不能喝。 以至於再喝時,早已冰冷。 下了捷運,便忽然聞到一股淡淡的硫磺味。 才突然想起來,北投就是一個溫泉地。 空氣中總是滿溢著潮潮熱熱的感覺。 安靜的異常。

因為愈來愈大的雨,不得已間,鑽進了北投圖書館裡。 最莫名的便是門口寫著,嚴禁自拍。不由得笑出了聲。 人們俯首看書的景象,突然間就不好意思起來。 濃濃的學習氛圍,也會迫使你躡手躡腳。 偷偷的鑽進二樓平臺上,望著怎麼也止不住的雨聲,悄悄地發呆。 橘黃色的燈光,映照了整個北投市,原來這裡再適合讀書不過。 靜靜悄悄間,仿佛北投就是一座諾大的圖書館。

起身,往圖書館旁邊的博物館走去。 一到門口,便被要求說要脫鞋。 然後換上一雙乾乾淨淨的專屬女生的紅色拖鞋。 到處都是日系的味道,木制的結構,清新宜人的空氣。 毫無拘束感的參觀與拍照,想必這樣的方式我是最喜歡的。

鑽到一個放映廳裡,觀看一段台語電影發展史。 卻足以讓人笑彎了腰。 這種自黑到底的方式,真是可愛極了。

PS:【原來臺北也流行排隊吃美食。】 原本以為排隊吃美食這種事,只限于杭兒風。 來到臺北,才發現這裡的本地居民也流行。 二樓的餐廳,但排隊的隊伍卻延伸到了一樓以及外沿。 只是一家簡簡單單的早餐店,卻足以吸引到了這麼多的食客。 想必有他的獨特之處。 排隊的時候,經常有別的店家拿東西來試吃。 以至於排到時,通常已有酒足飯飽之勢。

突然想起,飛機上那位臺灣小哥的言論。 如此想來,臺灣的豆漿油條必將十分好吃。 點餐處一律是上了年紀的阿嫲們,動作手腳之麻利。 比新豐有過之而無不及。 害的我點餐時,居然口吃起來,恍惚之間竟 忘了要點什麼。 如要對口味略做評價,那便是油條太油。 厚餅夾蛋十分飽胃,豆漿濃鹹度適可,值得一試。

第5天 2014-11-13

【去象山看夜景,向全臺北說晚安。】 101必然是臺北標誌,只是那邊的夜景總是讓人想起香港太平山。 雖然很多人說其實並不一樣。 但因為沒有登頂101,所以也是無從考證。 在臺北故宮,驚歎“大白菜”與“五花肉”的魅力後。 一個興致由來,卻想乘著巴士環遊著22站的風景之路抵達象山。 觀看被全臺北霓虹燈所包圍的夜景。 臺灣的巴士,幾乎都是下車刷卡。 空空蕩蕩的車上,三三兩兩閒散的人們。 睡一半,醒一半之間,巴士之旅已過大半。 望著又再一次陌生的街景,盤算著會不會坐反方向的擔憂感。 就這樣在傍晚十分,抵達了春山中學站。

下車準備刷卡時,司機說,下班啦,別刷啦,快點走啦。 害我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司機又擺手道,快走哦,快走哦。 於是秉著白坐了22站的迷糊感。開始登頂象山。

象山原本就是健身之用。 非常人性化的到山頂間都是採用階梯式。 連我這種上山下山困難戶,也可以輕鬆爬閱。 只不過這越來越黑的夜晚,隻身一人登頂在山 穀間,著實讓人手腳冰涼。 誰叫平時看了那麼多恐怖片呢,加之想像力又會無限延伸。 等到看到燈光時,方才忘卻了沒有一人的恐懼感。

看全臺北在你腳下的興奮感,足以彌補一切。 興奮地按下快門後,卻因為太黑的關係,以至於出來的影像都稍有模糊。 只是這般暗夜美景,忘了上次如此興奮是在哪裡。 也許,就在曼谷,總覺得那時的夜景比現在更好看些吧。

PS:【好吃到沒朋友的火鍋】 獨自在青旅時,碰上一群嘻嘻哈哈,並且明天就要回去的朋友。 熱情的招呼說,要不要一起吃臺北非常有名的火鍋。 我故作淡定了幾秒,也就應允了一起去。 據說此老闆已開火鍋店20多年。 就連上次小S要來品嘗一下火鍋,老闆也是十分不客氣的說,不接受預定,請到店排隊。 此事蹟被播在康熙來了,有憑有據。

雖然叫麻辣鍋,其實一點也不辣。 連我這種辣椒白癡,也能喝上一大碗濃郁的鮮湯。 店裡尤其鴨血特別有名,據說是連著秘制的高湯熬制而成的。 鴨血鮮滑幼嫩,一口咬下去,滿嘴的滿足感。 一連叫了三份,也是停不下來的想吃。 就連火鍋湯都被端了個底朝天。 老闆頗為自豪的說,你們大陸吃不到的,只有我這裡有。 只是稍讓我介意的便是,老闆一看到我們, 第一句話便是,大陸來的吧,來旅遊的吧。 吃了很多其他東西吧,別點太多,怕你們吃不下。 老闆不知道這年頭,女的比男的能吃多了嗎。

第一天,有必要這麼拼嗎。

第2天 2014-11-10

【永康街的好就是因為她剛剛好】 因為不知道有週一公休這樣的事,所以帶著昨日拼死做活的兩條大酸腿便踏上了永康街的行程。 按照的士大叔的說法,永康街這樣的地方都是被你們大陸人吹捧出來的。 我不該做何感想,因為我本身就是一枚作死的偽文藝青年。 不到永康街去拍照,真是對不起我的膠捲君。

一下捷運,便是乾淨且空蕩的可以的街道。 人們三三兩兩,慢悠悠的在路上閑晃。 就連做早餐的阿嫲也是推個小車,不急不緩的在那裡生爐點灶。 一看時間已是近九點,心想臺灣人民真是坦的可以,著實羡慕。 永康街其實並不大,雖然有婀娜崎嶇的幾條不一樣的小道,但是就是不會迷路。 就連我這樣半小時能走出一小時的路癡,也能轉轉彎彎,順利的抵達目的地。

只是週一公休的無奈,很多看似清新的小店,也緊緊關著大門。頗讓人遺憾。 走到不遠處,眼前一亮的便是一家50嵐的奶茶店,走過去一問,便被告知,永康街是越夜越美,越熱鬧。 想來我是來錯了時間。 走累了,便坐在未開業的一家日式拉麵店前, 不要臉的讓一同前行,並且馬上就要分開的不知名的友人趕快給我留個紀念。

天氣依然陰沉,偶然吹過的大風,也讓人冷冷的裹緊上衣。 ​ 對面是一家幼稚園,軟綿綿的孩子在那裡嬉笑玩耍。 街兩旁的樹木聞起來很溫和。 一切都剛剛好,似乎也在拍拍我的肩說。 “該起來,繼續上路了。”

PS:【永康街一起去喫飯】 這是那位元同行友人執意根據著攻略上的推薦去吃的台菜。 如果換了我,肯定是一晚熱騰騰的永康拉麵就解決了。 諾大的招牌,在你來來回回永康路時,便足以見到。

前臺點完看著順眼的菜,才大包小包的落了座。 不時的有本地人進進出出的小店,也分外熱鬧。 小店雖小,卻尤為乾淨且整潔。 上菜的速度尤為快,只是我一向記店名卻記不住菜名。 只知道這入口的菜,也是分外的新鮮且清香可口,且不油膩。 只是稍稍略淡的口味,一向喜歡重口的我略感遺憾。

【朦朧的海岸線--來到幾乎被日本人包圍的九份。】 又是地鐵,又是巴士的趕路,GOOGLE地圖也是臣功身退了一次。 雖然中途又不禁反方向的走了不少的一段路。 總之在中午時分還是趕上了去往九份的巴士。 天氣十分神奇的竟然露出了些許微晴的跡象。 現在想來這是這八天裡唯一一次所謂的晴天,儘管持續時間只有幾小時。 巴士很空蕩,以至於旁邊兩對日本人各自興奮的聊了兩小時之久。 一下車,一股寒意襲來,心想著這山城的寒意居然有些刺骨。 習慣了臺北的空蕩與舒緩,九份卻是意外的人聲鼎沸。 且說的不是日語便是韓語。 心想著,著實是日韓團的必經之地。

沿著山城的路,找今日棲息的民宿。卻也是擠擠嚷嚷的擦著身子前往。 街兩旁是各色各樣的食物與紀念品。 新鮮的或是陳舊的,只是這稍多的人群,也無意留下來拍照紀念。 找到留宿的“李老師”家,卻是在一個人煙頗為稀少的更高的山上。 氣喘吁吁不停地進了屋之後,卻在大廳被驚豔到了。 窗外是一片雖略顯朦朧的海岸線,但是開闊的視野也讓人足以有個好心情。 李老師熱情的招呼著說,很冷吧,先喝杯下午茶,暖暖身。 這是一間很普通的民宿,但是乾乾淨淨卻實有小時候奶奶家的感覺。 兩邊的書架上擺滿了各式書籍,不少還是大陸根本看不到的書。

李老師原本是教師,膝下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前幾天剛出嫁。 按李老師的話講,“以前都不敢催婚,現在 終於嫁出去了,好開心好開心,鼓掌鼓掌。” 原來天下所有父母都是一樣的。 被問及下午要幹什麼時,我翻出一張蒼井優轉身照片,指明只想去這裡。 誰知這竟然拉開了李老師的話閘,並且十分熱心的一定要給我設定一個不一樣的九份遊玩路線。

因為有【千與千尋】的原型【阿妹茶樓】的存在,所以九份常年便是日本人來臺灣的必經之地。 雖然之後,宮崎駿先生也澄清過,原型並不在九份,可是九份就是這樣莫名的在日韓間紅了起來。

儘管是崎嶇的山城之路,但是卻也是要各個穿街走巷之間來回遊動才算真正到過九份。 經過阿妹紅樓,底下便是喜愛的蒼井優照片拍攝地,只是無奈身邊無人在,手機圖元又是霧濛濛的一片。 著實無奈下,便去到觀景台那邊放空發呆。

此時那邊正端坐一位舉著手機同樣發呆的從日本來的小鮮肉,興許一個人的旅程實在無聊。 我憑著自己還未曾忘卻的日語,大大咧咧很不靠譜的結交到了此行的另一位異國朋友--きた君。 於是再一次非常不要臉的向這位異國友人說明了我十分喜愛蒼井優這件事,而目的只是想讓他幫忙拍張照片而已。 異國友人十分聽話的陪著我一直在那座階梯下等著希望人群可以略顯空閒,可以讓我有空位上前拍照。 只是這身邊來來往往不間斷的旅行團,也是讓人著實頭痛。 但凡日本團導遊肯定只會重複兩句話,拍照肯定是在下面往上拍,而各位的旁邊便是臺北最古老的戲院。

終於輪到我上場時,也因為實屬太緊張,好久不見得拍照面癱毛病不小心又犯了。 於是這張照片也就淪為只能自我欣賞的一張獨照了。 當然,小北君還是給我留下了許多照片,大概像我這樣不太要臉的阿姨,他也是醉了吧。 他總說來張正面的吧,我只能無奈的說,阿姨正面實在不能看,還是側面或者沒有面吧。

PS:【去九份吃芋圓】 在我看來九份芋圓比千與千尋更讓我著迷。 都說吃了九份的芋圓,一回杭州什麼鮮于仙根本碰都不想碰。 當然這樣說著實有些誇張,那邊芋圓確實彈性十足,糯而可口。 但是也沒有誇張到一吃忘不了的程度。 只是這入了秋的山城,晚上來一碗暖呼呼的芋圓湯,確實能抵抗住瑟瑟發抖的寒冷。

九份有名的兩家芋圓店分別為:阿柑姨和賴阿婆 阿柑姨就在李老師家樓下,據說已經開了十幾年之久。 只是嘗遍這兩家的味道,我竟然分不出孰是孰非。 想必只要是芋圓,在我看來都是一樣的吧。

值得一提的還是這轉角處,卻不小心被我忘了叫什麼名字的滷味店。 臺灣人酷愛滷味,著實讓人沒有想到。 隨手入了一包滷味綜合包,居然吃到停不下來。 沒有想像中滷味的鹹與辣,鹵的剛剛好的味道,正合我意。 連著異國友人也連連稱讚。 只是這九份的店鋪關門實在太早,轉身要回去再購一袋時,卻已經關門大吉。

第3天 2014-11-11

【舒逸自人---金瓜石】 告別九份的那天,早餐時,凝望著遠處朦朧的海岸線。 忽然想起最早知道九份應是在陳綺貞的歌聲中。 那首彈著吉他緩緩而來的歌曲。 在此時卻十分的應景。

李老師也笑眯眯的坐在身後,翻閱著報紙。 有一瞬間,突然想就這麼發呆發一個整天。 什麼都不做,泡一杯濃郁醇厚的咖啡,就著一些自產的鳳梨酥。 聽著陳老師的歌,望著雖然是陰天且朦朧的九份海岸線。 看樓下阿柑姨的芋圓店,來來往往不絕的遊客。 忽停忽有的雨滴,斷斷續續的持續在上空。 忽然想起一句話: 晴天來九份看油畫,雨天則來看水墨畫。 也許真的如此。

在決定起身去瑞芳前,李老師說如果有時間你應該去福隆看看。 一天裡什麼都不做,租一輛自行車,沿著海岸線騎上一整天。 清新于耳的海風,簡直比墾丁還要漂亮。 餓了,可以吃一份福隆便當,只要60台幣。 在海邊發呆靜坐或是拍照,然後繼續騎車前行。 聽起來無比美妙的旅行計畫,我跟李老師預約在了下次。 也許,我不知道明天是否會遲到,只是我知道我一定會再來這裡,直到看膩這些細細點點的粗枝末節。

因為有直達車去金瓜石,所以先起身去那邊的黃金博物館看看。 據說那裡曾是日劇的起源地,但凡以前的日劇都會在那裡取景。 頗為人少的參觀地,伴著星星點點的雨滴,慢悠悠的踱來閑去,也是舒逸自人。

PS:【金瓜石的便當棒棒噠。】 金瓜石在以前是出了名的黃金產地,以至於那時很多人都會過來搶奪黃金。 所以這裡也是久負盛名的黃金礦工地,直到現在也是有很多的礦工博物館存在。 還有幸的參觀了一下價值2億的黃金究竟長什麼樣。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的門票並不昂貴,很多都是很便宜甚至免費。 所以有時間的話,真的可以都參觀一下。 說到便當,有名的則是福隆便當還有就是這金瓜石的礦工便當。 端上來的時候,萌萌的造型,真是忍俊不禁。

當然裡面的材料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說到味道可能當時只是餓了,所以覺得分外好吃。 只是這塊紅布與這個便當盒總的價格算下來居然比食材都要貴了。 都只圖一個新鮮嘛,所以自然也就吃的開心了。

瑞芳是一個小鎮,火車站對面則是一條更小的美食街。 街兩旁張貼著選舉者的各種資訊,聽聞正逢臺灣選舉時刻,所以到處可見的拉票資訊。 以及廣播聲。 進到站內,人們自覺的坐在一邊聊天嬉笑。 對面一個長得頗為不錯的男生則仔細的看著書。 午後突然放晴的天氣,敞亮的照著這頗有些舊的火車站。

從九份途經菁桐,十份,駛往平溪。 只要有充足的時間,大可在每站下車,然後再繼續上車駛去下一站。 路過十份時,跟堆下了車,是一個更為古老的月臺站。

月臺外是一座長長的吊橋。橋的兩側掛滿了許願的竹瓶。 抬頭是星星點點望不到邊的各式天燈。

到達平溪時,天色已漸暗,到處是遊客高呼的願望,與撒手放上去的天燈。 其樂融融的景象,一點都沒有買賣之間的商業味。 店主總是親切的說,妹妹,要不要放一盞天燈。

暗夜下,橘黃色的天燈飄飄忽忽,在天空織起一道越行越遠的風景線。 突然忘記了電影,忘記了旅行。 卻莫名的有些孤單了起來。

PS:【去臺灣記得吃雞排。】 因為距離末班車還有段時間,所以便逛起了平溪老街。 只是這裡跟九份一樣,差不多六點左右便大都關了門。 只剩零零星星的幾家殘存。

在一條不起眼的小巷裡,還發現了一個特別萌的郵筒。

而就在對面,人聲鼎沸的就是一家雞排店。 點了花枝丸,與椒鹽雞排。 便穩穩的落了座。 花枝丸異常的好吃,以至於後來回了臺北也一直在尋找花枝丸吃。 雞排外脆內酥嫩,配著芥末醬,特別可口的味道。 回到青旅後,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時。 卻被告知,臺北才是真正的雞排之家。 要吃好的雞排,還是回臺北吧。

第4天 2014-11-12

【台語電影發源地,宛如身處日劇時代---北投】 還是依舊雨聲不斷的清晨,還夾著略大的風。 街上的行人,眼見著越來越少,忽涼的天氣,總顯得有些蕭條。 進入便利店,選了一杯暖手飲料後,便踏上捷運。 聽聞自進入捷運後,就不許再吃東西後,就連水也不能喝。 以至於再喝時,早已冰冷。 下了捷運,便忽然聞到一股淡淡的硫磺味。 才突然想起來,北投就是一個溫泉地。 空氣中總是滿溢著潮潮熱熱的感覺。 安靜的異常。

因為愈來愈大的雨,不得已間,鑽進了北投圖書館裡。 最莫名的便是門口寫著,嚴禁自拍。不由得笑出了聲。 人們俯首看書的景象,突然間就不好意思起來。 濃濃的學習氛圍,也會迫使你躡手躡腳。 偷偷的鑽進二樓平臺上,望著怎麼也止不住的雨聲,悄悄地發呆。 橘黃色的燈光,映照了整個北投市,原來這裡再適合讀書不過。 靜靜悄悄間,仿佛北投就是一座諾大的圖書館。

起身,往圖書館旁邊的博物館走去。 一到門口,便被要求說要脫鞋。 然後換上一雙乾乾淨淨的專屬女生的紅色拖鞋。 到處都是日系的味道,木制的結構,清新宜人的空氣。 毫無拘束感的參觀與拍照,想必這樣的方式我是最喜歡的。

鑽到一個放映廳裡,觀看一段台語電影發展史。 卻足以讓人笑彎了腰。 這種自黑到底的方式,真是可愛極了。

PS:【原來臺北也流行排隊吃美食。】 原本以為排隊吃美食這種事,只限于杭兒風。 來到臺北,才發現這裡的本地居民也流行。 二樓的餐廳,但排隊的隊伍卻延伸到了一樓以及外沿。 只是一家簡簡單單的早餐店,卻足以吸引到了這麼多的食客。 想必有他的獨特之處。 排隊的時候,經常有別的店家拿東西來試吃。 以至於排到時,通常已有酒足飯飽之勢。

突然想起,飛機上那位臺灣小哥的言論。 如此想來,臺灣的豆漿油條必將十分好吃。 點餐處一律是上了年紀的阿嫲們,動作手腳之麻利。 比新豐有過之而無不及。 害的我點餐時,居然口吃起來,恍惚之間竟 忘了要點什麼。 如要對口味略做評價,那便是油條太油。 厚餅夾蛋十分飽胃,豆漿濃鹹度適可,值得一試。

第5天 2014-11-13

【去象山看夜景,向全臺北說晚安。】 101必然是臺北標誌,只是那邊的夜景總是讓人想起香港太平山。 雖然很多人說其實並不一樣。 但因為沒有登頂101,所以也是無從考證。 在臺北故宮,驚歎“大白菜”與“五花肉”的魅力後。 一個興致由來,卻想乘著巴士環遊著22站的風景之路抵達象山。 觀看被全臺北霓虹燈所包圍的夜景。 臺灣的巴士,幾乎都是下車刷卡。 空空蕩蕩的車上,三三兩兩閒散的人們。 睡一半,醒一半之間,巴士之旅已過大半。 望著又再一次陌生的街景,盤算著會不會坐反方向的擔憂感。 就這樣在傍晚十分,抵達了春山中學站。

下車準備刷卡時,司機說,下班啦,別刷啦,快點走啦。 害我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司機又擺手道,快走哦,快走哦。 於是秉著白坐了22站的迷糊感。開始登頂象山。

象山原本就是健身之用。 非常人性化的到山頂間都是採用階梯式。 連我這種上山下山困難戶,也可以輕鬆爬閱。 只不過這越來越黑的夜晚,隻身一人登頂在山 穀間,著實讓人手腳冰涼。 誰叫平時看了那麼多恐怖片呢,加之想像力又會無限延伸。 等到看到燈光時,方才忘卻了沒有一人的恐懼感。

看全臺北在你腳下的興奮感,足以彌補一切。 興奮地按下快門後,卻因為太黑的關係,以至於出來的影像都稍有模糊。 只是這般暗夜美景,忘了上次如此興奮是在哪裡。 也許,就在曼谷,總覺得那時的夜景比現在更好看些吧。

PS:【好吃到沒朋友的火鍋】 獨自在青旅時,碰上一群嘻嘻哈哈,並且明天就要回去的朋友。 熱情的招呼說,要不要一起吃臺北非常有名的火鍋。 我故作淡定了幾秒,也就應允了一起去。 據說此老闆已開火鍋店20多年。 就連上次小S要來品嘗一下火鍋,老闆也是十分不客氣的說,不接受預定,請到店排隊。 此事蹟被播在康熙來了,有憑有據。

雖然叫麻辣鍋,其實一點也不辣。 連我這種辣椒白癡,也能喝上一大碗濃郁的鮮湯。 店裡尤其鴨血特別有名,據說是連著秘制的高湯熬制而成的。 鴨血鮮滑幼嫩,一口咬下去,滿嘴的滿足感。 一連叫了三份,也是停不下來的想吃。 就連火鍋湯都被端了個底朝天。 老闆頗為自豪的說,你們大陸吃不到的,只有我這裡有。 只是稍讓我介意的便是,老闆一看到我們, 第一句話便是,大陸來的吧,來旅遊的吧。 吃了很多其他東西吧,別點太多,怕你們吃不下。 老闆不知道這年頭,女的比男的能吃多了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