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多少女人都想活成她這樣

最近看了很多討論女人“高級感”的文章。

每篇文章都很成功的塑造了“高級女人”的概念, 但西北姐總覺得, 這些被舉例出來的人, 都美的太驚心動魄了, 就是哪怕對她們的性情毫不瞭解, 僅僅看到照片, 就足以例證。

所以, 關於“高級女人”, 今天西北姐想和大家說說另一個人。

江一燕。

她不是第一眼讓人欲罷不能的女人, 卻是第一眼就讓人想娶回家的女人。

關於她為什麼是西北姐心中更適合“高級女人”稱呼的原因, 我想先從“演員”這個職業開始說起。

江一燕11月3日有部新電影上線, 不僅被邀請參加多倫多電影節, 還拿了中加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這部電影叫《七十七天》, 跟江一燕之前所有接拍的電影一樣, 帶著野心、故事、質感的電影項目。

她曾是《南京!南京!》裡的江香君。

也曾是《無處安放的青春》裡的周蒙。

最喜歡的是《消失的兇手》裡的女囚。

這些角色都像是埋藏在沙海裡的珍珠,

也許沒有那麼多的關注, 但僅一瞥, 便能念念不忘, 風骨猶在。

《七十七天》裡的藍天, 也是這樣的角色。

藍天這個人物, 是有原型的。

藍天, 職業攝影師, 在西藏墨脫徒步旅行時為拍攝星空摔傷, 高位截癱。

高位截癱這四個字,意味著什麼?

參考知乎的問答題“什麼情況下你會失去活著的勇氣?”

這就是高位截癱。

但藍天沒有放棄生命,而是越發振作。

藍天這個角色,在娛樂圈,沒有人比江一燕更合適了。

因為她們足夠相似。

除了“演員”,江一燕和藍天一樣,也是攝影師。

不是喜歡拍照片,自己掏錢辦影展的自譽攝影師,而是獲得過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華夏典藏獎”的真正的女攝影師。

以下這些,全部都是江一燕本人拍攝的。

《火烈鳥的愛》

《如果,這是回家的路》

《你的美麗,絕對不會因為周圍的貧瘠而褪去》

還有這些無從考證名字的作品。

攝影圈有一句話:“你心裡有什麼,你眼睛就能看到什麼,攝影就能拍到什麼。”所以說,內容要比技術和器材更難得。

而這些照片裡最珍貴的東西就是,人文關懷。

江一燕這份悲天憫人的眼光,大致來源於她的第三個身份—支教老師。

她成立了“爬行公益團”,聽說在山區也捐助了很多幼稚園。

可能從一開始,江一燕就是自由的。不被娛樂圈耀眼的名利束縛,契而不舍追求的只有遠方。

心在路上,身體也在路上。

她叫自己“江小爬”,笑成要做“這個世界的爬蟲”,還出了一本書《我是爬行者小江》,書裡講的,是關於她的旅行。

還會給自己拍攝的圖片配上題語。

關於藝術的追求,不止電影、文字、攝影,她還用歌聲在不斷表達。

《七十七天》的主題曲《紮西德勒》,是她和竇唯的合作。

竇大仙出手作詞作曲,江一燕演唱。

甚至連她參演話劇時,舞臺上也在寫歌,自彈自唱,低聲淺吟。

順便提一下,江一燕第一次演話劇,就拿了話劇獎項的最佳女演員。

江一燕實在是太柔軟了,她按照自己想法挑選劇本、去做攝影師、默默去支教十年、環遊世界,生活的所有觸角、所有我們想做卻沒做到的事情,她都一一完成了。

她好像就帶著不緊不慢不爭不強的性格,緩緩走到你身邊,笑起來把眼睛彎成月牙,綿綿的開口對你說話。

怎麼形容那種感覺呢?

如沐春風吧。

這才是西北姐眼中,更溫柔更舒適的“高級”。

坦白講,我也不喜歡別人用“文藝女神”來介紹江一燕。

黃渤說她“做遍了所有文藝的事”,但也許江一燕壓根不在乎“文藝”這件事,這麼多事其實都是一件:跟隨自己的心。

最後,想用陳道明為江一燕的書作序時說的話結尾:“不少演員費盡周折地美化自己的樣子,她卻寧可花更多的時間來涵養她的才情。”

高位截癱這四個字,意味著什麼?

參考知乎的問答題“什麼情況下你會失去活著的勇氣?”

這就是高位截癱。

但藍天沒有放棄生命,而是越發振作。

藍天這個角色,在娛樂圈,沒有人比江一燕更合適了。

因為她們足夠相似。

除了“演員”,江一燕和藍天一樣,也是攝影師。

不是喜歡拍照片,自己掏錢辦影展的自譽攝影師,而是獲得過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華夏典藏獎”的真正的女攝影師。

以下這些,全部都是江一燕本人拍攝的。

《火烈鳥的愛》

《如果,這是回家的路》

《你的美麗,絕對不會因為周圍的貧瘠而褪去》

還有這些無從考證名字的作品。

攝影圈有一句話:“你心裡有什麼,你眼睛就能看到什麼,攝影就能拍到什麼。”所以說,內容要比技術和器材更難得。

而這些照片裡最珍貴的東西就是,人文關懷。

江一燕這份悲天憫人的眼光,大致來源於她的第三個身份—支教老師。

她成立了“爬行公益團”,聽說在山區也捐助了很多幼稚園。

可能從一開始,江一燕就是自由的。不被娛樂圈耀眼的名利束縛,契而不舍追求的只有遠方。

心在路上,身體也在路上。

她叫自己“江小爬”,笑成要做“這個世界的爬蟲”,還出了一本書《我是爬行者小江》,書裡講的,是關於她的旅行。

還會給自己拍攝的圖片配上題語。

關於藝術的追求,不止電影、文字、攝影,她還用歌聲在不斷表達。

《七十七天》的主題曲《紮西德勒》,是她和竇唯的合作。

竇大仙出手作詞作曲,江一燕演唱。

甚至連她參演話劇時,舞臺上也在寫歌,自彈自唱,低聲淺吟。

順便提一下,江一燕第一次演話劇,就拿了話劇獎項的最佳女演員。

江一燕實在是太柔軟了,她按照自己想法挑選劇本、去做攝影師、默默去支教十年、環遊世界,生活的所有觸角、所有我們想做卻沒做到的事情,她都一一完成了。

她好像就帶著不緊不慢不爭不強的性格,緩緩走到你身邊,笑起來把眼睛彎成月牙,綿綿的開口對你說話。

怎麼形容那種感覺呢?

如沐春風吧。

這才是西北姐眼中,更溫柔更舒適的“高級”。

坦白講,我也不喜歡別人用“文藝女神”來介紹江一燕。

黃渤說她“做遍了所有文藝的事”,但也許江一燕壓根不在乎“文藝”這件事,這麼多事其實都是一件:跟隨自己的心。

最後,想用陳道明為江一燕的書作序時說的話結尾:“不少演員費盡周折地美化自己的樣子,她卻寧可花更多的時間來涵養她的才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