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準確量化“雪峰山模式” 雪峰山旅遊公司開展入戶調查核實農戶收益

懷化新聞網訊旅遊開發為貧困山區帶來了哪些變化、為貧困群眾帶來了多少收益?從 10 月 16 日開始, 雪峰山旅遊公司牽頭組織專家、學者, 深入到公司旗下景區開展為期一周的入戶調查, 瞭解發展動態、核實扶貧收益、總結典型經驗, 為進一步引導景區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夯實基礎。

作為一家自負盈虧的民營企業, 雪峰山旅遊公司不是精准扶貧的責任主體, 但公司的旅遊開發是貧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的重要平臺, 公司對此高度重視, 積極探索了務工扶貧、就業扶貧、創業扶貧、資源入股扶貧、救濟扶貧等多種扶貧模式,

被全省旅遊扶貧促進大會推薦為“雪峰山模式”。 三年來, 雪峰山旅遊公司累計投入資金 3 億多元, 修建公路 50 公里、橋樑 11座, 先後建成了穿岩山、陽雀坡、山背梯田三個國家 3A 級景區, 建設了楓香瑤寨、豬欄灑吧、時珍園、情侶谷、雁鵝界露營基地、山背梯田別墅群、花瑤挑花創業園等一批核心業態, 安排貧困戶就業 110 人, 組織貧困戶參工參建 2000 多人, 創辦農家客棧 62 家, 惠及貧困地區 10 萬群眾。

為準確量化旅遊扶貧帶給農戶的實際收益, 進一步提升雪峰山旅遊開發在扶貧幫困領域的準確性、有效率、可持續, 雪峰文化研究會組織 10 名會員深入統溪河生態小鎮、穿岩山森林公園、山背花瑤梯田、陽雀坡抗戰古村落公司旗下四大景區,

進村入戶展開調查, 分別就景區公路建設的受益面、景區就業人員工資收入、景區建設務工人員實際收入、合作經營的農家樂經營利潤、以土地和房屋入股參與旅遊開發的分紅收入以及雪峰山旅遊公司成立三年來的旅遊扶貧成果進行瞭解、系統總結。 公司實控人陳黎明表示:貧困地區是旅遊資源的富集區, 貧困群眾是旅遊開發的中堅力量, 他們將按照中央和省市縣黨委政府精准脫貧的部署, 做好登記造冊、量化分析等基礎工作, 進一步精准發力、加強幫扶, 為旅遊扶貧做出新貢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