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漠視國際譴責,日本又大肆捕殺鯨魚,其理由呢?原因呢?

據外媒報導, 日本捕鯨船隊在南極水域捕殺333頭小須鯨後於3月31日返回。 日本水產廳稱,此次捕鯨活動是“以南極海洋生態系統研究為目的”。

然而,國際法院和許多動物保護組織譴責日本打著科研的幌子進行非法商業捕殺。 他們認為, 1986年頒佈的《全球禁止捕鯨公約》,嚴格禁止商業捕鯨,但允許科捕鯨, 30年來日本就是利用了這一漏洞, 大肆捕殺鯨魚。

據悉, 有一年日本在南極海域捕殺了2665頭藍鯨、3344頭長鬚鯨及883頭座頭鯨和647頭抹香鯨。

據估算, 被日本捕殺的鯨魚數量占全球非法捕殺鯨魚量的60%以上。 由於長期捕殺, 有些鯨魚種類已瀕臨滅絕, 現存鯨魚數量急劇下降, 給海洋生態系統帶來了嚴重災難。 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海豚灣》呈現了日本血腥和殘酷屠殺鯨魚的真實場景。 儘管面對全球捕鯨禁令和遭受國際社會強烈譴責, 但日本仍計畫在未來12年捕殺近4000頭鯨。

為何日本會不顧一切地捕殺鯨魚呢?總結起來主要有4大理由。

理由一:日本進行的捕鯨活動是為了“科學研究”, 而不是用於商業, 對於鯨類資源的妥善管理和保護很有必要, 完全符合《全球禁止捕鯨公約》。

理由二:世界各國都關注水產資源, 然而鯨類所吃的魚是人類漁獲量的5倍, 為了保護水產資源, 有必要適當捕鯨。

理由三:為了更好的保護和傳承日本捕鯨傳統和鯨肉飲食文化。

理由四:多數日本人仍然支持商業捕鯨, 國際社會反對是不尊重日本傳統文化, 是在欺負和打壓日本。

而針對日本捕鯨活動的根本原因, 綜合各類觀點, 主要有三點。

原因一:維護日本農林水產省自身利利益。 進行“科研捕鯨”的是“日本鯨類研究所”和“共同船舶株式會社”, 前者負責“科研“, 後者負責捕鯨和銷售鯨肉。 兩個機構辦公地點在同一座大樓同一層,

“共同船舶株式會社”的社長同時也是“日本鯨類研究所”的理事。 “日本鯨類研究所”名義上負責“科研”, 實際上每年花費大量預算推進捕鯨的宣傳。 而日本市場上流通的鯨肉中, 70%由“共同船舶株式會社”銷售, 價格也由它來定。 “日本鯨類研究所”每年接受水產廳補貼, 多名成員更是前水產廳官員, 年收入上千萬日元。 而“共同船舶株式會社”97%的股份由農林水產省主管的5個財團法人擁有, 不少成員原先也供職於農林水產省。 由此看來, “科研捕鯨”其實成了日本農林水產省及其下屬部門水產廳的利益。

原因二:自民黨為了拉選票。 捕鯨業還涉及大約10萬日本人的生計。 就黨派利益而言, 從事農林漁業和出身農村的選民是自民黨的重要支持基礎, 自民党自然不會放棄這部分票源。

原因三:日本長遠戰略考量。因為捕鯨活動是要通向遠洋的,日本可以通過科研的名義進行捕鯨,來對整個的海洋地質、海洋氣候、水文地理等等進行多方面勘測。而這種勘測對日本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以備不時之需的一個非常明確戰略考慮。(以上圖片來自網路)

自民党自然不會放棄這部分票源。

原因三:日本長遠戰略考量。因為捕鯨活動是要通向遠洋的,日本可以通過科研的名義進行捕鯨,來對整個的海洋地質、海洋氣候、水文地理等等進行多方面勘測。而這種勘測對日本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以備不時之需的一個非常明確戰略考慮。(以上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