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二戰中的醬油党,蘇聯海軍戰列艦盤點

蘇聯海軍的地位次於陸軍, 其重要性與陸軍相比是微乎其微的。 1935年前, 優先得到滿足的是陸軍和空軍的要求而不是海軍的要求, 因此, 海軍建設一直沒有多大進展。

1935年以後, 建造了大批的潛艇和小型魚雷艇, 而到1941年, 蘇聯艦隊便擁有三艘戰列艦(其中兩艘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下水的)、七艘巡洋艦、五十九艘驅逐艦、二百六十九艘魚雷艇和二百一十八艘潛艇以及大批佈雷艦、掃雷艦和輔助艦。 雖然蘇聯海軍在數量上很可觀, 但它的裝備、訓練和效率都遠不及德國海軍。

1941年蘇聯海軍下轄四個相互遠離的艦隊。

最大的三個艦隊是:以塔林(雷維爾)為基地的波羅的海紅旗艦隊、以塞瓦斯托波爾為基地的黑海艦隊以及以符拉迪沃斯托克為基地的太平洋艦隊。

第四個艦隊是以不凍港波利亞爾諾耶(摩爾曼斯克附近)為基地的北方艦隊, 它比另外三個艦隊規模小得多。 除了後來降為分艦隊的以阿爾漢格爾斯克為基地的白海艦隊外, 還有屬於內河的平斯克分艦隊(在普裡皮亞特沼澤地區和第聶伯河活動, 以平斯克和基輔為基地)和多瑙河分艦隊(以伊茲梅爾為基地)。

二戰期間, 歐洲的幾個老牌列強在大西洋上死磕。 遠東地區, 有日本的艦隊和山姆的艦隊在太平洋上廝殺, 而蘇聯海軍只是一隻名副其實的存在艦隊。

戰列艦:“Севастополь”塞瓦斯托波爾級戰列艦-3艘

又名甘古特級戰列艦, 該級戰列艦是俄羅斯第一級無畏艦, 也是蘇聯海軍從沙皇海軍繼承的唯一一級戰列艦, 也是蘇聯海軍唯一的一級戰列艦。

1、馬拉特

原名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 1921年3月31日改名。 1943年5月31日, 改用原名 , 1950年11月28日再次改名為“Волхов”沃爾霍夫。

排水量 26170噸, 主尺度 184 х 26.9 х 9.3米, 功率61000馬力, 最大/經濟航速 23/14節, 續航力 2700海裡。 裝備:4 х 3 х 305/52 мм, 14 х 120/50 мм, 10 х 76.2/55 мм, 6 х 37 мм, 6 х 4 х 7.62 мм , 4 х 456 мм 魚雷發射管;此外1942年後為3 х 3 х 305/52 мм 4 х 120/50 мм, 7 х 76.2/55 мм, 1 х 37 мм, 艦員1288人。

馬拉特 號

2、 十月革號

1925.6.27改名, 原名“Гангут”甘古特。 排水量 25464噸, 主尺度 184.9 х 26.9 х 9.5米, 功率 60600馬力, 最大/經濟航速 23/14節, 續航力 2500海裡。

裝備:4 х 3 х 305/52 мм, 10 х 120/50 мм, (6 х 1 + 3 х 2) х 76.2/55 мм, (1 х 4 + 14 х 1) х 37 мм , 10 х 12.7 мм和8 - 9 х 7.62 мм , 4 х 456 мм 魚雷發射管, 搭載水上飛機 4 架, 艦員1411人。

十月革命號

3、塞瓦斯托波爾號

1921年3月31日改名為巴黎公社號, 1943年5月31日改回原名( “Севастополь”塞瓦斯托波爾)。

排水量 30395噸, 主尺度 184.5 х 26.9 х 9.6 м, 功率 61000馬力, 最大經濟航速 21.5/14 節, 續航力 2500 海裡。 裝備:4 х 3 х 305/52 мм, 16 х 120/50 мм, 6 х 76.2/55 мм, 16 х 37 мм , 14 х 12.7 мм, 艦1546 人。

塞瓦斯托波爾號

改名之後

4、米哈伊爾·伏龍芝號(未參加二戰)

原名波爾塔瓦號, 1926年1月7日改名為米哈伊爾·伏龍芝號, 1939年7月9日報廢。

蘇聯級戰列艦-4艘(未完工)

蘇聯級戰列艦(俄語: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 英語:Soviet Union class, 編號23號海軍計畫)。 是蘇聯于二戰前夕設計製造的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級別的戰列艦。 該級別是當時史達林時期設計的戰艦。

該級別的設計計畫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期提出, 但從來沒有服役過。最初計畫建造該級別15艘戰列艦,並計畫於1947年完工,使之並成為蘇聯海軍主要的攻擊力量。

蘇聯級線圖

1938年1月21日,甚至在新戰列艦尚未定型以前,蘇聯政府就決定于當年開工建造4艘23型戰列艦,預定在1939年內下水,1942年前建成服役,頭2艘下水後,馬上再開工2艘。

1938年7月15日,首艦“蘇聯”號在189廠的船臺舉行了開工典禮,但此舉不過是取悅于史達林的應付場面而已。真正的工程一直拖到1939年1月份才正式開始。在接下來的一年裡,“蘇聯”級的姊妹艦相繼開工。

該級戰列艦首批建造四艘,分別為:

“蘇聯”“蘇維埃烏克蘭”“蘇維埃白俄羅斯”“蘇維埃俄羅斯”工程代號299352101102開工日期1938-7-151938-10-311939-12-211940-7-22建造廠189廠198廠402廠402廠

戰前的工程進展如下:

日期“蘇聯”“蘇維埃烏克蘭”“蘇維埃白俄羅斯”“蘇維埃俄羅斯”1939-1-10.16%0.37%未開工未開工1940-1-15.964.0%未開工未開工1941-1-119.44%14.91%2.57%0.97%

蘇聯級線圖

主要參數:(1939年5月13日的技術指標)

設計標準排水量:59150噸

滿載排水量:65150噸

艦載機:6架КОР-2水上飛機

油艙貯油量:5280噸,

續航力:1890海裡/28節、4300海裡/21節和6300海裡/14.5節

尺寸:全長269.4米,水線長260米,最大寬度38.9米,水線寬36.4米,滿載吃水10.4米,型深16.7米

艦員編制:1664人

武備:3座三聯裝Б-37型406毫米主炮塔,6座雙聯裝152毫米副炮,4座雙聯裝100毫米高射炮,1941年1月,又在後甲板加裝了2座雙聯裝炮塔,8座帶穩定器的46-К四聯裝37毫米機關炮。

該級別戰列艦的取消使,得蘇聯成為二戰後眾多軍事強國中,少數沒擁有過自行建造的戰列艦的國家。

1936-1940年間蘇聯海軍戰列艦建造計畫

1、大洋艦隊建造計畫 :1937年-1943 年,8艘А型戰列艦和16艘Б型袖珍戰列艦 。1937年開工艘4А型和4艘Б型艦,1942年前完成。

2、紅海軍戰鬥艦艇建造計畫:1938年-1947年,6艘57000噸А型戰列艦和14艘35000噸Б型戰列艦。

3、海軍戰鬥及輔助艦艇建造計畫:1938年2月16日,1938年-1945年 15艘23型。(1938-1945年間提出)

4、海軍造艦計畫1號案: 1938年-1947年,海軍要求10艘23型,國防委員會建議7艘 ,海軍最終要求16艘23型,國防委員會批准14艘。

5、3號案 :1938年-1942年 , 海軍最終要求8艘23型,國防委員會批准6艘。

6、4號案 :1943年-1947年,海軍要求10艘23型,國防委員會建議7艘 海軍最終要求16艘23型,國防委員會批准14艘。

7、1940-1942年造艦修正案:1940年4月19日 1940年-1942年 - 6艘23型。

8、1941年軍事造船計畫:1940年10月19日 1941年 - 1942年前完成3艘23型。

但從來沒有服役過。最初計畫建造該級別15艘戰列艦,並計畫於1947年完工,使之並成為蘇聯海軍主要的攻擊力量。

蘇聯級線圖

1938年1月21日,甚至在新戰列艦尚未定型以前,蘇聯政府就決定于當年開工建造4艘23型戰列艦,預定在1939年內下水,1942年前建成服役,頭2艘下水後,馬上再開工2艘。

1938年7月15日,首艦“蘇聯”號在189廠的船臺舉行了開工典禮,但此舉不過是取悅于史達林的應付場面而已。真正的工程一直拖到1939年1月份才正式開始。在接下來的一年裡,“蘇聯”級的姊妹艦相繼開工。

該級戰列艦首批建造四艘,分別為:

“蘇聯”“蘇維埃烏克蘭”“蘇維埃白俄羅斯”“蘇維埃俄羅斯”工程代號299352101102開工日期1938-7-151938-10-311939-12-211940-7-22建造廠189廠198廠402廠402廠

戰前的工程進展如下:

日期“蘇聯”“蘇維埃烏克蘭”“蘇維埃白俄羅斯”“蘇維埃俄羅斯”1939-1-10.16%0.37%未開工未開工1940-1-15.964.0%未開工未開工1941-1-119.44%14.91%2.57%0.97%

蘇聯級線圖

主要參數:(1939年5月13日的技術指標)

設計標準排水量:59150噸

滿載排水量:65150噸

艦載機:6架КОР-2水上飛機

油艙貯油量:5280噸,

續航力:1890海裡/28節、4300海裡/21節和6300海裡/14.5節

尺寸:全長269.4米,水線長260米,最大寬度38.9米,水線寬36.4米,滿載吃水10.4米,型深16.7米

艦員編制:1664人

武備:3座三聯裝Б-37型406毫米主炮塔,6座雙聯裝152毫米副炮,4座雙聯裝100毫米高射炮,1941年1月,又在後甲板加裝了2座雙聯裝炮塔,8座帶穩定器的46-К四聯裝37毫米機關炮。

該級別戰列艦的取消使,得蘇聯成為二戰後眾多軍事強國中,少數沒擁有過自行建造的戰列艦的國家。

1936-1940年間蘇聯海軍戰列艦建造計畫

1、大洋艦隊建造計畫 :1937年-1943 年,8艘А型戰列艦和16艘Б型袖珍戰列艦 。1937年開工艘4А型和4艘Б型艦,1942年前完成。

2、紅海軍戰鬥艦艇建造計畫:1938年-1947年,6艘57000噸А型戰列艦和14艘35000噸Б型戰列艦。

3、海軍戰鬥及輔助艦艇建造計畫:1938年2月16日,1938年-1945年 15艘23型。(1938-1945年間提出)

4、海軍造艦計畫1號案: 1938年-1947年,海軍要求10艘23型,國防委員會建議7艘 ,海軍最終要求16艘23型,國防委員會批准14艘。

5、3號案 :1938年-1942年 , 海軍最終要求8艘23型,國防委員會批准6艘。

6、4號案 :1943年-1947年,海軍要求10艘23型,國防委員會建議7艘 海軍最終要求16艘23型,國防委員會批准14艘。

7、1940-1942年造艦修正案:1940年4月19日 1940年-1942年 - 6艘23型。

8、1941年軍事造船計畫:1940年10月19日 1941年 - 1942年前完成3艘23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