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陳寶生:這五年是人民對教育獲得感不斷增強的五年

10月22日, 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記者招待會, 邀請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滿足人民新期待, 保障改善民生有關情況, 並回答記者提問。 圖為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 新華網 郝廣鵬攝

新華網北京10月22日電 十九大新聞中心10月22日上午十點舉辦記者招待會, 邀請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滿足人民新期待, 保障改善民生有關情況, 並回答記者提問。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

記者朋友們,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我們教育系統的全體教育工作者, 向長期以來關心、愛護、支援教育事業發展的記者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

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國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對十八大以來教育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 他說, 教育事業全面發展, 中西部和農村教育明顯加強。 這兩句話, 前面一個是總體判斷, 後面一句講的補短板, 政策傾斜的重點。 兩句話加起來, 高度概括了我們十八大以來的教育發展。 教育戰線同志們聽到這個總體判斷和評價後很受鼓舞。

這個變化表現在幾點:

第一點, 這五年是教育事業中國特色最鮮明的五年, 這五年, 我們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

引導教育戰線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加強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 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們把這個作為一個基礎性的工程來對待, 引導教育我們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和文化觀, 目的就是要打牢、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在這方面要加強。

第二點, 這五年是教育現代化加速推進的五年。 我給大家報三個方面的數, 一個是教育的保障條件。 我們五年時間, 用於教育的投入, 由兩萬億元突破了3萬億元大關, 正在邁向四萬億元大關。 我們國家的教育投入, 2012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 這五年一直堅持4%。 第二個, 我們各級各類學校互聯網的接入, 五年前是20%多, 現在90%多。

第三個, 教育系統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獲國家三大獎的比例, 這五年一直穩定在2/3以上, 這就為我們提高教學品質提供了堅強的支撐。 還有, 這五年共培養輸送了近八千萬高校和中職畢業生, 人力資本總量大幅提升。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有力地支撐了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

第三點, 這五年是人民對教育獲得感不斷增強的五年。 我在這裡也給大家報一個數, 一個是這五年, 我們堅持一個都不能少這樣一個原則, 加強對農村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投入。 這五年, 沒有一個孩子因家庭困難而輟學的目標基本實現, 這也是了不起的成就。 還有, 90%以上的殘疾兒童享有了受教育的機會, 這也是了不起的。 還有農民工隨遷子女,

現在80%以上的孩子在流入地公辦學校就學, 還可以在流入地參加高考。 2017年, 農民工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 報名15萬人, 這是什麼概念呢, 是五年前的36.5倍。

五年來, 我們建立起了從幼稚園到大學, 覆蓋各學段的資助體系。 家庭困難的孩子, 可以通過資助體系進入學校上學。 今年甘肅的學生叫魏祥, 河北考生龐眾望, 通過農村專項計畫被清華大學錄取了。

第四個, 這五年是中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加強的五年。 現在18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我們國家建立了教育合作關係, 有47個國家和地區與我們國家簽訂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 就是說雙方之間的學歷互認了, 走向國際了。 還有一個, 我們在140多個國家建立了516所孔子學院, 1000多所中小學課堂,

對漢語教學、中華文化的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 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地國。

最後, 這五年是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五年。 可以這樣講, 一批標誌性引領性的教育改革方案都已出臺, 教育新體制四梁八柱搭建起來。 我們現在整體上已經進入了全面施工, 內部裝修的階段, 像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上海、浙江今年落地, 經協力廠商評估獲得了成功。 以上我們這五年五個特徵。 十九大報告提出, 經過長期努力,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下一步, 我們的任務就是研究教育領域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現形式, 抓主要矛盾,主動回應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新期待,落實好十九大精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抓主要矛盾,主動回應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新期待,落實好十九大精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