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數說版|“獲得感”是種什麼感?數數民生“大紅包”!

新華網北京10月22日電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是民之所盼, 亦是黨之所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

在10月22日上午黨的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 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衛生計生委五部門主要負責人介紹了不同領域滿足人民新期待、保障改善民生的有關情況, 並答記者問。

新華網帶你一起細數中央五大部門“掌門人”亮出的民生“大紅包”。

1、五年間, 教育投入由兩萬億元突破了3萬億元大關, 正在邁向四萬億元大關。

2、這五年, 創造了超過6500萬就業崗位。 解決了2790多萬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 解決了880多萬城鎮困難人員的就業問題。

3、養老保險覆蓋超過9億人。 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

4、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月平均水準超過2300元,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水準超過120元。

5、五年來, 棚戶區改造大力推進, 有6000多萬棚戶區居民出棚進樓。 公租房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有1900多萬住房困難的群眾住進了公租房。

6、80%以上的居民15分鐘內就能到達最近的醫療點。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已經覆蓋了4.3億人。 縣域內的就診率已經達到了82.5%。 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從醫改前2008年40.4%下降到30%以下。

7、實施健康扶貧工程, 因人因病施策, 分類救治了貧困患者360多萬人。

8、全國農村低保標準4079元, 已超過國家扶貧的標準2952元。 全國農村低保標準到目前為止低於國家扶貧標準的縣, 從2015年底的1521個, 減少到目前72個。

9、各級政府用於社會救助的財政資金, 從2012年的1800多億元, 已經增加到2017年的2500億元,

10、到2020年, 學前教育(即幼稚園)毛入園率要達到85%;普惠性幼稚園要占到幼稚園的80%以上。

11、義務教育階段著力化解“擇校熱”、“大班額”, 到2020年大班額必須完全消除。

12、到2020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0%以上,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